屈宇軒
摘要:綠色建筑能夠有效促進社會的可持續發展,目前公共建筑綠色改造設計成為了人們的關注焦點,針對于此,本文展開了公共建筑綠色改造方案設計討論。
關鍵詞:公共建筑;綠色改造;方案設計
前言
環境污染問題日益嚴重,建筑綠色改造方案設計成為人們高度關注的熱點,發展建筑綠色改造方案設計評價對我國建筑行業的發展有著非常重要的作用。
1 公共建筑綠色改造方案設計理念
公共建筑綠色改造設計應該從以下幾個理念出發:實現需要節約能源,利用太陽能供電,并且減少暖氣和空調的使用,用太陽能代替其他能源來保持供暖和空調;多利用自然采光和自然通風,使建筑的設計與當地的氣候條件相協調,更好地實現綠色建筑改造設計。同時也應該實現節約資源的目的,在建筑材料的選擇上,盡量使用可再生能源,在原有建筑材料的基礎上進行改造,進行重復再利用。建筑綠色改造也應該協調好與周圍環境的關系,實現環境友好,與周邊環境相融合,實現保護自然環境的目標。從居住者的角度來看,建筑綠色改造應該為居住者營造一個適宜居住、安全無毒的居住環境,使居住者有良好的居住體驗。建筑綠色改造設計目標應該是盡量減少能源的使用,盡量減少建筑材料的使用,建筑具有良好的居住環境,并且與周圍環境相協調。進行建筑綠色改造的材料應該多使用天然材料,相關的涂料油漆應該是綠色無毒環保的,對居住者不產生身體健康方面的危害。在新的發展時期,綠色發展將成為社會發展的重要方向,建筑綠色改造問題也將成為重要的部分。
2 公共建筑綠色改造方案設計要點
2.1 總體方案設計
(1)總體規劃
施工項目部門應當積極與業主進行溝通,根據工程的具體特點進行公共建筑綠色改造總體規劃的設計,具體來說有以下幾個方面:a.安全施工規劃:安全問題是工程中的首要問題,因此應當做項目的安全施工規劃,影響施工安全的因素有很多,例如施工環境、施工工藝、施工人員、施工設備等,因此在安全施工規劃設計中應當包含各種安全因素的相關規劃。b.降塵、降噪以及資源化規劃:綠色改造以綠色為主,在規劃的過程中應當涉及到降塵、降噪等問題的規劃,同時要保證在施工的過程中做到資源的合理優化配置。c.節能、節水方案規劃:節能設計是公共建筑綠色改造中的重要內容,施工項目部應當與業主積極協商,做好節能節水方面的規劃,例如使用太陽能設備等可再生能源設備,使用節水開關、優化水管道設計等。d.施工監督管理規劃:對施工過程中的各個方面進行監督管理,例如投資管理、進度管理、質量管理等。
(2)外形設計
外形設計主要指的是公共建筑體型以及結構,在公共建筑綠色改造方案設計中,應當根據建筑改造之后的功能定位進行外形設計,外形設計要符合業主的客觀要求,要以建筑安全性技術鑒定結果為基礎,并結合節約資源、室內環境等相關改造內容,對公共建筑綠色改造整體的外形進行設計。具體來說主要有以下兩個方面.a.加固設計:加固設計的過程中應當對多種設計方案進行比較,與業主進行探討,對原有公共建筑的構件、結構等充分利用,保證資源的節約利用,實現綠色改造,對于改造過程中的廢舊材料應當物盡其用,同時避免對環境的污染。b.公共建筑綠色改造的體型設計和裝飾設計:應當盡可能的遵循原設計,對技術可行性、經濟可行性等因素綜合考慮,在進行設計的過程中避免裝飾性構件造成浪費。
(3)風格設計
建筑風格設計是公共建筑綠色改造方案設計中的重要內容,不同的地區可能有著不同的文化,區域內的建筑類型和風格上也存在一定的區別。因此施工項目部門應當與業主進行積極溝通,在滿足節約資源、保護環境的基礎上,遵循當地的建筑型式、人文背景、風土人情等進行建筑風格的設計。此外還可以征求周邊群眾的意見,了解公共建筑周圍的人文素養,以此為基礎進行建筑風格的設計。
(4)規劃設計方案審查
公共建筑綠色改造規劃與設計方案的審查主要包括以下幾個方面:a.節能性審查:改造設計方案應當遵循綠色節能的原則,對于改造后公共建筑的節能性進行評估。b.技術性審查:審查省級以上技術行政主管部門的技術鑒定結果,審查施工部門施工技術或產品的許可證明,審查相關材料的質量分析報告等。c.經濟性審查:對整個改造項目的投資量進行分析評價,結合業主的具體要求對整個公共建筑綠色改造的競技性進行審查。
(5)與結構設計的協調
公共建筑綠色改造方案設計要與結構設計協調,在設計的過程中,結構設計人員應當充分考慮地震與風荷載的作用,同時要注重對土地資源的節約,注重以技術條件為基礎,注重結構設計與綠色改造設計之間的協調統一。a.綠色改造設計要與節水排水也相互協調,在保證專業的排水設計基礎上,要注重設計的節水性能,此外還應當考慮到與暖通設計與電氣設計的協調。b.公共建筑綠色改造方案設計還應當與勘探專業相互協調,做好對環境的勘測,保證綠色改造設計能夠順利實行。c.公共建筑綠色改造設計還應當與社會環境相互協調,對項目區域的資源進行了解分析。包括綠色建材、適宜種植的植物、人文環境、文化理念以及人們的生活水平等各個方面的協調統一。
3 公共建筑綠色改造技術
3.1 公共建筑綠色改造技術要求
公共建筑綠色改造項目的技術可行性分析主要有以下三個方面:(1)先進性要求:應當對所采用的改造技術進行專業的技術審查和評估,保證使用改造技術的先進性。(2)成熟度要求:對施工企業的技術能力、經濟實力等進行分析評估,考察企業的實際工程案例。(3)實用性要求:應當與業主進行積極溝通,確定公共建筑的綠色改造標準,綜合考慮公共建筑所在區域的人文環境、氣象環境、經濟環境等因素,保證綠色改造技術的實用性。
3.2 公共建筑綠色改造技術措施
公共建筑綠色改造技術有很多,施工項目部門應當與業主進行積極溝通,結合公共建筑特點以及所處環境合理的選擇綠色改造技術。
(1)空間結構改造:當以公共建筑改造后的使用功能為基礎進行原公共建筑的空間改造和外觀改造時,應當注重建筑圍護結構的節能性要求,同時對室內的采光技術、通風技術、降噪技術以及體型改造技術等進行合理化的選擇,如果確定對原公共建筑的結構進行改造,則應當以相關公共建筑的安全鑒定評估為基礎,保證改造的安全性,例如可以選用經濟合理且技術先進的改造加固技術。
(2)綠色改造:應當與業主積極溝通協調,根據公共建筑的類型、使用功能、建筑規模以及業主的對綠色改造的節能要求等進行相關節能設計,選擇國家及地方相關標準規定的節能產品,例如屋面及外墻的保溫隔熱技術、節能型玻璃幕墻體系等相關綠色改造節能技術。
(3)被動建筑節能技術:在公共建筑綠色改造的過程中可以應用被動建筑節能技術,具體來說,主要是要對公共建筑綠色改造通風設計進行合理規劃,采用有利于自然風進入的開口設計,降低室內空氣流通對于機械設備的依賴,實現節能目的,通過以上技術的應用來實現“冬暖夏涼”的自然調節效果。
(4)遮陽技術:不同公共建筑區域的氣候條件不同,因此在進行公共建筑綠色改造方案設計的過程中可以根據建筑本身的結構及特點以及當地的氣候條件選擇適宜的遮陽技術,例如遮陽窗、遮陽板的使用,或在公共建筑玻璃上粘貼光控制膜等。
(5)節能節水技術:根據業主的節能性要求以及經濟可行性要求來選用高效的電氣節能設備、綠色光源技術等,例如節能型電梯和節能型LED燈等,此外,從節水的角度來講,可以積極利用高效的節水設備,并采用中水利用技術、雨水回收技術等。
(6)空調系統改造:對于空調系統來說,應當對空調系統的運行狀況進行具體分析根據公共建筑改造后的規模,以節能、安全、經濟為原則,合理的對空調系統進行改造,例如可以采用空調系統的局部改造技術、熱回收技術等。
(7)可再生能源的利用:如果公共建筑綠色改造符合可再生能源的應用條件,應當選用太陽能與建筑一體化技術等,積極利用可再生能源。
4 結語
我國公共建筑綠色改造起步比較晚,但是我國其發展速度比較快,在綠色公共建筑中,只有對公共建筑綠色改造方案進行合理的設計,才能夠為公共建筑綠色改造的施工打下基礎,以促進我國公共建筑的可持續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