鹽城市實驗小學足球校本課程的開發與創新實踐(一)—開展小學足球校本課程應具備的基礎和要解決的問題
“讓每個孩子發展,讓每個生命精彩”作為鹽城市實驗小學的辦學理念,如何讓學生在六年中得以健康發展,展現其生命的精彩?鹽城市實驗小學在辦學的過程中,在尋求體育工作新突破的道路上,逐漸找到一個讓孩子們圓夢童年的理由——校園足球。
教育部頒發《基礎教育課程改革綱要(試行)》中指出的:改變課程過于集中的狀況,實行國家、地方、學校三級課程管理,增強課程對地方、學校及學生的適應性。在基礎教育課程改革不斷向縱深推進的過程中,我們發現校園足球只有與體育與健康課程改革緊密聯系,吸收其精華,形成一種符合學生需求和身心狀態的校本化課程,才能具有生命力和持久力。那么,怎樣才能將小學足球課程進行校本化開發呢?鹽城市實驗小學以中央7號文件精神為抓手,將足球作為學校實施素質教育的突破口,圍繞校園足球布點城市的頂層設計,立足于校情和學情,以尊重學生個性特點、發揮教師優勢特長、發展學校特色為落腳點,有效利用校內外的各種體育資源,進行了小學足球校本課程開發的可行性研究與創新實踐,完成了足球校本教材《我們一起來踢球》等內容的編寫,力求使教材具有自身特點、易實施、易推廣的足球校本課程建設體系。



在課程改革推進過程中,鹽城市實驗小學足球校本教材開發立足學校實際,以尊重學生個性特點、發揮教師優勢特長、發展學校特色為落腳點,有效利用校內外體育資源,創造性地形成有自身特點的內容和形式,形成一定的教材體系。
1.以生為本——放飛孩子足球夢想
足球運動自身的魅力,為校本教材開發和有效實施提供了可能。在開發過程中,鹽城市實驗小學緊緊抓住“人”這一關鍵因素,尋找教材與人的結合點。學生有自身的生活經歷、興趣愛好、情感體驗和個性特點,因此,以兒童生命為本是課程開發的出發點。足球校本教材不僅可以拓寬學生的知識面,開闊學生的視野,展示學生的特長,還為他們的個性發展提供了良好的機遇。在學習方式上,通過師生的有效互動,學生主動學習的積極性得以提高。在能力發展上,使學生在運動技能、活動能力和交往能力等方面有較大提高。在情感態度上,學習足球的興趣更加濃厚,團結合作的意識大大增強。在體能素質上,學生更加積極主動參與學練,體質健康得到有效改善,學生的綜合素質能得到明顯提高。

2.以師為重——發揮教師團隊作用
目前,鹽城市實驗小學有專職體育教師18名,其中,省特級教師2名,省教學能手3名、市學科帶頭人1名、市教學能手5名,有7名教師在市級以上教學比賽中獲一等獎,有8名教師擔任足球梯隊教練員,1名教師獲足球D級教練員稱號,有10名教師分別參加過國家、省、市級足球教練員培訓,多名教師獲得全國、省、市優秀教練員、優秀裁判員稱號。教研組先后承擔和參與了國家、省級、市級10多項課題研究工作,其中獲“十五”學校體育衛生規劃重點課題科研成果一等獎。近年來,在省級以上刊物上發表文章50余篇,國家級、省市論文獲獎100余篇,有較高的體育理論水平。體育教研組年年被評為“先進教研組”。他們有持之以恒的堅持、有風雨無阻的付出、有以苦為樂的奉獻,所以一支素質過硬的教師隊伍是校本教材的開發重要保證。
校本課程開發的主體是教師,而不是專家。如何引領學生走進足球世界,讓他們的童年增添別樣的快樂,作為一線體育教師,有責任為學生提供最實際、最實用的課堂教學資源,教師是校本課程開發的主人,而不是消極的接受者,必須充分發揮教師在課程開發中的主動性和創造性。一是在教育觀念上,通過參與校本教材的開發,以學生終身發展為本的理念將在教師們的思想中扎根,并逐步落實在體育教師的行動中,落實在教學現場中。二是在知識技能上,通過搜集資料、整合資料、編寫教材、實施教材,鍛煉了體育教師開發教材的能力,體現出教師的主人翁精神。三是在師生關系上,校本教材拉近了師生之間的距離,體育教師能進一步了解學生的興趣、需要、能力和特點,為學生創設民主、平等、和諧的教學氛圍提供了可能。四是在價值實現上,通過學習和研討,能較好地把握校本教材的意圖,勝任課程的開發,編制出具有較高質量的校本教材,會獲得滿足感和成就感。五是在綜合素質上,通過校本教材開發,不斷提高知識水平、教學技能、科研能力、教育智慧和課程視野,并在實踐中積累人文底蘊,提高自身綜合素質。
3.立足學校——彰顯足球品牌魅力

近年來,鹽城市實驗小學全面實施陽光體育運動,把握時代機遇,努力推進體育工作,先后成為“全國青少年校園足球布點學校”和“江蘇省培養足球后備人才重點學校”。學校成立了“鹿鳴足球俱樂部”,學生家長和社會的愛心人士主動捐款,為俱樂部提供資金支持,學校擬訂了“鹿鳴足球俱樂部”章程、“鹿鳴足球俱樂部”家長委員會章程以及鹽城市實驗小學足球基金使用,并和鹽城市電視臺聯合成立“鐵軍少年足球文化發展公司”等辦法。通過本課程的研究,進一步在全校普及足球的基本知識和技能,拓展學生視野,讓每一個學生在足球課程中受益,以提高學生素質為己任,扎實推進校園足球運動的深入開展,立足學校硬件設施的資源優勢,做大做強校園足球品牌,加大足球俱樂部建設力度,為校園足球增添一抹亮色,為國家培養足球后備人才奠定良好基礎。
4.依托家長——支持校園足球發展

在校園足球發展的進程中,還有一道不得不提的獨特風景:家長后援團。鹽城市實驗小學充分利用家長的有效資源,助推校園足球穩步向前發展。他們當中許多人從不喜愛足球到喜愛足球,再到參與足球,和學校、教練、孩子一起風雨兼程,無怨無悔,出錢出力,出謀劃策,他們是校園足球發展不可缺少的生力軍。為了進一步凝聚家校合力,促進校園足球工作,在2015年舉辦第十三屆校園“體育節”之際,在原有“鹿鳴足球俱樂部”家長委員會的基礎上,又成立了各年齡段足球隊家長委員會。2015年,鹽城市教育局組織的“樹核心價值觀,贊身邊好青年”主題演講活動中,鹽城市實驗小學選手的演講稿中這樣描述:每一次比賽,無論是市內還是省外,無論是海門還是北京,只要有孩子們比賽的地方,總少不了這些“瘋狂”的“鐵桿球迷”。甚至有些完全不懂足球的媽媽,在孩子的述說中、在教練員的影響下,也深深地愛上了足球。以至,在各地比賽場邊,她們的吶喊聲蓋過場內所有“純爺們”!

1.落實中央7號文件精神,全面實施陽光體育運動,通過課堂教學、業余訓練、足球文化建設等平臺,保證學生每天一小時鍛煉,努力推動校園足球工作。以校本化足球課程實施綱要和方案為指導,逐步形成“課內與課外”、“學習與娛樂”、“健身與健心”、“育體與育人”相結合的“校本化”特色課程。
2.彌補傳統小學體育教材和《體育與健康課程標準》中無實用的足球教學內容和相關的課程體系的脈絡,特別是針對目前小學一線體育教師中(還有兼職教師)大部分是沒有足球專長的情況下,提供可參照、可學習、可借鑒的較系統的足球校本化課程體系。教材主體部分即足球技術學習,以“教案”的形式呈現,具有可操作性,改變過去籠統、單一的表述方式,體現出系統性、層次性、多樣性和遞進性。
3.在小學階段,純足球技術的教學往往會枯燥乏味,讓孩子們喪失了學習的熱情。體育與健康課程目標指出:在小學階段注重引導學生體驗運動樂趣,激發、培養學生的運動興趣和參與意識。要注重體育游戲學習,發展學生的基本運動能力。在編寫過程中,鹽城市實驗小學的體育教師們始終堅持課標理念,遵循教育教學規律,學生身心發展規律,動作技能形成規律等,從實際出發,以實踐為證,以學生為本,通過借鑒、吸收、改造、創新,把準內容的“趣味”之點,突出“游戲”之味。“適合的才是最好的。”作為體育教師就是要為學生們想要的童年量身定制一份“足球大餐”。教材編寫以“游戲”為載體,在“趣字”上做文章,實現戲中促體驗,趣中促提高,讓每個學生能夠通過豐富的足球游戲,體驗運動技術的動作方法,培養足球學習興趣,強化足球運動特長,在普及的基礎上強化大課間活動、業余訓練、梯隊建設等等,源源不斷為國家、省、市級足球隊伍培訓和輸送足球后備人才。
4.作為足球校本教材,應體現足球的教育功能。足球教學不僅僅是教學生學會一些足球知識和技能,一些方法和手段,足球帶給學生的應該是由身及心的愉悅,一種人性的自然流露,一種情感的自然宣泄和盡情釋放,體育應該以其獨特的方式去關心學生、愛護學生,滿足學生的生理和心理的需要。重視學生合作意識、興趣愛好、情感意志和良好習慣的培養。要重視學生的生命整體性教育,讓學生們在提高技能的同時獲得快樂,收獲身心健康體驗。通過足球游戲,構建游戲活動中的交往禮儀,培養學生的規則意識,實現體育的育人功能,感悟安全活動的方式方法。
5.如何能讓更多的學生喜愛足球,通過足球運動提高身體素養,鹽城市實驗小學從提高學生體質的目標出發,利用足球精心設計多種體能訓練,在趣味化的練習中提高靈敏、協調、力量、速度、平衡、心肺耐力和健身能力。
6.足球是運動,更是文化,是長期缺失的體育教育中的一環。能否在青少年中扎根,與校園文化,乃至整個社會的文化氛圍息息相關。重視足球運動文化對學生的教育價值,使學生了解足球運動的起源與發展,同時激發學生參與足球運動的興趣,培養學生參與足球運動的意識和習慣。要以足球運動技能為載體,增加足球的知識信息量,激發學生對足球學習的興趣,不斷豐富足球的內涵。鹽城市實驗小學希望通過實實在在的努力和堅持,讓每位學生通過足球運動鍛煉好身體,樹立良好的體育運動意識、健康的理念和生活心態,真正讓全民體育的意識得到普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