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曉明 王鑫
兵團第十二師網絡信息中心
?
互聯網+創新創業平臺設計與實現
李曉明 王鑫
兵團第十二師網絡信息中心
組建“互聯網”+創新創業平臺是推動科技創新,順應時代發展要求的需要。近年來,兵團信息創新創業建設在各級黨委、政府的大力支持下,發展迅速、特色鮮明,為全師經濟社會又好又快發展提供了強有力的信息與技術支撐。但各類公共“互聯網”+創新創業平臺由于受行業、領域、資金、人才以及運營模式、服務范圍等因素的影響,還存在著服務面不廣、服務手段單一、服務效率不高等問題。
互聯網+ 創新創業 設計 科技
今年兩會期間,“互聯網+”被寫進政府工作報告,上升為國家發展戰略,作為兵團,只有積極主動地適應經濟新常態,充分激發出后發優勢,實現網上網下互相推動、同步發展、深度融合,才能在時代變革中立于不敗之地。因此,充分整合和優化各類資源,加快建設一個社會化、網絡化、專業化、多功能的“一站式”公共“互聯網”+創新創業平臺,這對于促進兵團社會資源高效配置和綜合利用,提高兵團自主創新能力,推動智慧城市建設具有重要意義。
1.1組建“互聯網”+創新創業平臺是服務企業,培育和發展優勢產業的需要
目前,兵團中小企業規模和實力還不夠強,存在著信息渠道不暢、自主研發能力不強、技術創新和產品創新能力滯后等問題,相關產業發展也由于缺乏系統的科技支撐,呈現出市場競爭力不強、發展后勁明顯不足的態勢。因此,建設一個以網絡技術為基礎、信息服務體系為支撐、共享機制為保障的綜合性公共服務大平臺,實現資源整合、系統集成、便利服務,積極為企業、高校、科研機構等創新主體提供優質、高效的服務,才能有效改善兵團產業規模小、實力弱和集約化程度低的狀況,這是增強自主創新能力的有力措施,是促進產業轉型升級和全面提升產業競爭力的需要。
1.2組建“互聯網”+創新創業平臺是促進科技資源共享,提高資源利用率的需要
條塊分割體制導致各種社會信息機構和社會組織單位各自為政,一般只從本單位的職能和服務對象來考慮信息資源的配置,造成知識信息資源重復建設,存在分散、遺漏、重復、浪費情況,同時也加大了知識信息獲取的難度和知識流動障礙,不利于區域創新發展。因此,“互聯網+”“互聯網”+創新創業平臺建設在不改變專業服務機構原有隸屬關系、資產關系、人事關系的基礎上統一規劃、共建共享、互惠互利,發揮儀器設備、人才資源、科學數據、圖書文獻等信息資源的共享,將避免資源的浪費和重復建設,提高資源使用效率,使科學資源使用更加便捷。
2.1業務架構
“互聯網”+創新創業平臺平臺是師創新創業重要的基礎:一是各縱向業務信息系統網絡匯接;二是實現各縱向業務信息系統之間的信息交換;三是為本級公共服務和公共管理科技資源提供基礎的應用支撐;四是承載科技局公共服務和公共管理的基礎應用。下圖1為“互聯網”+創新創業平臺業務構架。

圖 1 “互聯網”+創新創業平臺業務架構圖
2.2技術架構
依據平臺業務需求和建設思路,結合國內外成熟先進的大型面向互聯網服務平臺的先進經驗,形成了先進、可靠的“五橫兩縱”總體技術架構。“五橫”,自底向上依次為基礎設施層、數據資源層、應用支撐層、業務應用層、門戶展現層,各層均通過統一的服務接口為上一層提供服務;“兩縱”,分別為信息安全保障體系和運維管理服務體系,主要面向“五橫”提供安全保障和綜合管理支撐服務。
平臺建設按照“政府引導、市場配置、模式創新、政策支撐、服務集成”五位一體的建設思路,通過建立科技企業科技創新、技術轉移、科技信息咨詢、知識產權、儀器共享、科技金融、園區建設等7項服務體系,為全社會科技創新創業提供高效、便捷、專業、多樣的公共科技服務。
首次在登錄界面輸入用戶名和密碼,系統將進入區域選擇界面。選擇對應的區域,系統將加載對應社區的數據。效果圖如圖2所示。

圖2 平臺區域選擇界面
按照統籌規劃、規范建設“互聯網”+創新創業平臺平臺,建立完善“互聯網”+創新創業平臺標準規范體系,通過資源共享方式可較大程度的節省項目建設投資,形成可共用、共享的全兵團科技創新公共基礎設施資源,為各級各部門業務應用的開展提供基礎技術支撐和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