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昊
自古禮尚往來,所謂禮多人不怪。各國領導人之間互贈禮品,更是必不可少的外交禮儀。這種元首“禮物文化”折射出來的種種寓意、人情、事故,十分耐人尋味。
布什堪稱收禮大戶
布什任美國總統期間每年都會從世界各國收到價值不菲的禮物。據英國媒體估算,自上任以來,布什每年收到的禮品總價值多達百萬英鎊,堪稱各國元首中的收禮大戶。
美國白宮曾公布了正副總統的年度財務狀況,當時總統布什和副總統切尼過去一年中不僅各自收到五花八門的禮物,而且還“互通有無”—布什送給切尼一個價值425美元的落地式地球儀,而切尼則贈給布什一尊價值595美元的座鐘。
2001年是布什就任總統的第一個整年。也許考慮到這位總統出身西部,自小受牛仔文化熏陶,各國元首送給他的禮物普遍具有美國西部片的風格,其中包括各式各樣的刀劍、牛仔帽和馬靴。
到了2002年,也許是布什上臺后對外政策過于咄咄逼人,各國元首皆認為此風不可助長,故送給他的禮物多為藝術品、書籍、珠寶等,可能是希望他“重文輕武”吧。
時任羅馬尼亞總統伊利埃斯庫送給布什的禮物用意明顯與眾不同—一幅蠟筆漫畫,其中描繪的是布什手持獵槍,抓住了一只兔子,而兔子的臉酷似伊拉克前總統薩達姆,寓意非常清楚,希望布什如愿打倒薩達姆政權。當時正值2002年11月,布什正在積極準備對伊拉克發動戰爭。
不過,2002年布什收到的禮物中,更多的是勸人向善的具有宗教意義的物品,比如《圣經》《古蘭經》、俄羅斯圣像等。同時,大概是為布什的健康著想,各國元首送給布什的美酒數量急劇下降,從上一年的80瓶降到9瓶。
2002年,布什收到的最貴重的禮物來自沙特國王,這是一幅價值100萬美元的油畫,大有“一擲千金”的味道。
大國元首與布什之間的禮尚往來,更多地包含了政治含義。比如,在2003年布什結束對英國的國事訪問時,英國女王伊麗莎白二世贈給他一把銀尺子作為禮物。“尺子”在英語中同時也有“統治者”之意,其寓意可見一斑。這把特殊的尺子長13英寸半,純銀打制,價值約244英鎊,上面刻有美國歷史上43位總統的名字。
與此同時,伊麗莎白二世及其夫君愛丁堡公爵還送給布什夫婦一本標價650英鎊、用來裝點咖啡桌的畫冊—名為《皇室珍品:伊麗莎白二世登基50周年慶典》。
在當年的伊拉克戰爭爆發前夕,英國首相布萊爾特意送禮物給布什,目的是要為這位鐵桿盟友打氣鼓勁。布萊爾送給布什一個以英國戰時領袖命名的“丘吉爾”禮盒套裝,其中包括鋼筆、墨水、雪茄和一本印有丘吉爾名言的綠色燙金人造革小冊子。這件禮物讓人聯想起1990年時任英國首相撒切爾夫人在海灣戰爭前向時任美國總統老布什發出的呼吁—“別再猶豫!”
這一年,布萊爾夫婦還送給布什夫婦其他一些禮物,包括給勞拉的一個價值220英鎊的黑緞子晚宴坤包,以及布萊爾夫人切麗送給美國第一夫人的一個皇冠德比瓷器禮包。此外,比較注重生活細節的布萊爾還送給布什一個男性洗漱化妝包,可謂體貼之至。
作為伊拉克戰爭的堅決反對者,法國總統希拉克2003年送給布什夫婦的是法國的時尚用品,大概含有“化干戈為玉帛”之意。其中送給布什一瓶CD男用香水以及配套的香皂,還有一個皮制高級男性洗漱用品包;送給勞拉的則是一條藍色的愛馬仕絲巾。
普京是個送禮高手
俄羅斯總統普京素以辦事果斷、雷厲風行著稱。但在外交方面,他卻心細如絲,周到之至,這充分體現在給各國元首送禮上。普京是個愛送禮的人,無論是出國訪問、外賓來訪還是外國元首過生日,他都不忘送禮,而且在禮物的選擇上也頗為講究。
盡管俄美之間一直明爭暗斗,但兩國關系對俄羅斯極為重要,為改善關系,普京在送禮方面頗費心思。
2003年9月,普京到戴維營與布什舉行會談時,向主人贈送了一件昂貴的禮物:美國歷史上43位總統的水彩肖像集。禮盒封面為紅色天鵝絨,鑲嵌著寶石;禮盒蓋上是美國地圖,由琥珀鑲嵌而成。據美國國務院禮賓司估計,這件禮品價值高達4.5萬美元。
此前,在圣彼得堡建城300周年紀念活動上,普京也向美國貴賓慷慨贈送。其范圍更是擴大到了白宮高官—送給布什一座鑲有珍珠的玉臺鐘,價值7500美元;還送給布什夫婦一套紀念瓷器(1000美元)和一本精裝圣彼得堡建城紀念冊(300美元)。時任美國國家安全事務助理賴斯和白宮辦公廳主任均收到了由圣彼得堡萊蒙索夫瓷器廠生產的茶具,每套價值為535美元。
當年,剛過完50大壽的賴斯接任美國國務卿。普京送給她一個精致的黑色金銀絲蟠花錦匣作為生日禮物。
普京訪問德國。白天的工作日程結束后,普京應邀到德國總理施羅德家中作客。考慮到新年快到了,普京特意給施羅德的兩個小女兒帶來了裝點新年樅樹的掛球,上面是手工描繪的俄羅斯風格花飾。
此外,普京還專門給施羅德不到4歲的養女帶來一個毛絨玩具—切布拉什卡—俄羅斯著名兒童動畫系列片中的主角。
送給法國總統希拉克的禮物同樣體現了普京的細心。眾所周知,法國領導人對北極情有獨鐘,于是,普京讓禮賓司專門給希拉克定制了一個純銀的白熊雕像,這個小禮物讓希拉克愛不釋手。
除了為大國元首度身定做禮品外,普京還有一些送給外國友人的常規禮品,包括列寧墓模型陶器、《千年之交的克里姆林宮》畫冊和總統牌手表。后者是一種表殼鍍金、上弦鈕為藍寶石、表盤為珠母貝的特制手表。表盤上半部是俄羅斯國徽,下半部則是“俄羅斯總統”的落款。
畫冊則分為三個級別:送給西方國家總統的為皮面精裝、帶金邊和用專用紙印刷;送給外國議長的也是皮面精裝,用專用紙印刷,但不帶金邊;送普通外國友人的則是用普通紙張印刷的精裝畫冊。
普京的“多禮”是繼承了俄羅斯及蘇聯在外交場合崇尚送禮的傳統。
1985年被蘇聯列為貴賓的是共產黨國家領導人和資本主義國家兄弟黨領導人。送給這些貴賓的禮物是繪有全世界無產階級領袖頭像的盤子或孔雀石頭像,以及傳統漆器和格熱利陶器。
戈爾巴喬夫上臺后,國家的送禮習慣有了變化。禮賓部門廣泛調查各國領導人的愛好,比如英國女王喜歡收集法熱貝的復活蛋,里根愛馬,撒切爾夫人喜歡風景畫。結果,送給英國女王的是古老的塑像,美國總統得到的是馬鞍,“鐵娘子”收到的是畫。
葉利欽送禮更為講究,他幾乎與西方各國領導人都有私交,比如他專門為時任美國總統克林頓定制了表現這位美國總統吹奏薩克斯的格熱利小陶人。
選送國禮費心思
國家元首之間贈送禮品,并不只是代表私交,更表示了兩國之間的關系,因而被稱為“國禮”。國禮代表了送禮國的文化習俗及兩國之間的友誼,所贈禮物當然要經過精挑細選。
在領導人身邊,有專門負責選擇禮品的禮賓司官員。俄羅斯的禮賓司官員就反映說,替總統選擇禮品實在是件難事。首先,禮品的檔次要恰如其分,既不能太過俗套,又要合乎收禮者的“口味”。為此,禮賓司的官員費盡心思去了解收禮者喜歡什么,什么樣的禮品適合他。此外,禮品既不能很貴,又能讓對方感到開心。
許多國家都設有專門的禮物管理部門,由禮賓官員和藝術家一起確定國禮清單。
亞洲國家常送古董或良種馬;非洲國家愛送鑲著寶石的象牙;南美國家則喜歡以鑲有瑪瑙的鎧甲送人。意大利領導人在相當長時間內對外贈送的國禮是藝術大師米開朗琪羅作品的銀制復制品;英國首相贈送的則是為來賓專門制造的帶有英國象征的器皿,而且絕無重樣。鍍金蘭花是新加坡政府為領導人出訪準備的特選禮品;約旦國王愛送本國出產的橄欖油;而阿富汗總統卡爾扎伊喜歡送手工刺繡地毯。
在國家元首和政要之間,送禮要考慮不同的文化背景,要恰如其分,否則就會弄巧成拙。有一次,時任俄羅斯總統葉利欽得知時任美國總統克林頓好吹薩克斯,便在對方來訪時送給他一支薩克斯管。孰料對方卻顯不悅之色。原來,在西方,吹薩克斯管的人認為,送新薩克斯管意味著收禮者沒有修養。葉利欽不知這個掌故,結果適得其反。
(摘自《讀天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