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這暖暖的季節,有一群時髦的人正過著一邊旅行一邊養老的斑斕生活。他們每到一地,小住十天半月,一邊像當地人一樣自由自在地生活,一邊慢慢欣賞著周遭的一山一水、一景一物。對于他們來說,這種方式既健康養生,又開闊視野。這就是時下流行的旅居養老中的一幕。
今年3月份,6名撫順老人感受了一回揚州特色的“旅居養老”。他們通過兒女報名,入住了揚州某度假區。在揚州的十天里,老人們先后游覽了瘦西湖風景區,觀看淮揚菜大廚的廚藝表演,到有機菜園采摘蔬菜,品嘗了有機蔬菜老年餐。十天的時間里,老人們慢游慢品,細細欣賞揚州的風土人情。短短十天的時間稍縱即逝,活動結束時,有些老人選擇了在揚州再呆上幾天,也有老人表示,“老了不想走,走了不想來”。
浙江68歲的錢阿姨一輩子勤儉持家,她一直認為,旅游是既浪費錢又很辛苦的一件事。退休之后,子女們數次要帶她出去旅游,都被她一口回絕。2014年冬天,多年的老姐妹報名參加旅居養老團隊去廈門,苦口婆心地一番勸說下,錢阿姨總算心動。她們在廈門的一個養老機構里住了一個月,時不時出去一日游,輕松自在。這趟旅居養老回來后,錢阿姨的觀念也發生了轉變,“趁現在身體還行,是得出去走走。在廈門一個月,我感覺身體很舒服,睡覺也特別香。”錢阿姨的子女說,“父親去世了,母親一個人挺寂寞,我們想陪她但又忙于工作和自己的家庭。有了旅居養老這樣的方式,母親可以跟著同齡人一起出去走走看看,既輕松又自在。她玩得開心,我們作為子女的也很開心。”
更有甚者,哈爾濱的王長安老夫婦索性賣掉了老家的房子,一起入住了揚州的老年公寓。夫妻倆準備在揚州常年體驗小橋流水、細雨如織的江南風情。在揚州的老年公寓,王長安還跟朋友們學會了拉手風琴。“今后我再也不走了,我們的遺體捐獻也在揚州做了。”王長安老人發出了“直把揚州當故鄉”的感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