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以上都是老年人在婚姻問題上出現的一些問題。下面我們來仔細分析一下為什么會出現這樣的問題。
觀念
不難看出,案例中的王老漢是一位有一定素質的退休干部,他的出軌對象是一位“時髦”的中年婦女。在中國傳統的婚姻里,基本都是經介紹,甚至是包辦的婚姻。這樣的婚姻雙方很難說有共同的愛好興趣,甚至缺少愛的基礎。在那樣的時代,也不允許他們做出選擇。現代社會,思想觀念的轉變以及受到很多影視劇的影響,一些老人也開始找尋屬于他們的“真愛”。再加上離開管理嚴格的單位,自己思想的管理也就開始松懈了,這就導致了很多老年人的婚姻發生了危機。
單身
截至2014年底,中國60歲以上老年人口已經達到2.12億,根據國家衛計委公布的《中國家庭發展報告2015》,獨居老人占老年人總數的近10%。而隨著老年人口規模不斷壯大以及家庭小型化和人口城鎮化的影響,老年人單獨居住的比例越來越大。在第五次人口普查中,單身老人戶為784萬戶,到第六次人口普查,這一數據就變為1444萬戶。
這些老人中,有的是老伴去世,有的是終身未婚,有的是離異。他們之中有的受經濟條件所限,無錢結婚或再娶;有的雖然具備相應的經濟條件,但抵制不住子女的反對。中國絕大多數的子女都忌諱“半路夫妻”,這主要跟一些傳統觀念有關。
這些老人的身體逐漸衰老,他們要考慮很多問題。子女大多獨立生活,甚至都生活在另一個城市。老人身邊沒有人照顧,雖然物質生活充裕,但是精神生活很空虛。還有就是生病了,身邊也沒有人照顧等諸多問題。所以,單身老人想再婚,找到生活的伴侶是一個非常現實的問題。
性需求
上世紀90年代,上海性社會學研究中心曾主持展開“性文明”調查,涉及全國范圍內的15個省市、自治區,共抽樣23000例。結果顯示,中國女性在51歲以后停止性生活的,城市占35.3%,農村占58.3%;中國男性51歲以后停止性生活的,城市占56.8%,農村占80.6%。
有關研究表明,男性在性需求方面可以達到六七十歲。近幾年,還有一些很不好的現象出現。央視曾報道過,在查處的賣淫嫖娼案件中,老年人涉案比例增大,而且呈上升趨勢。在很多城市里出現了一些主要針對老年人的賣淫活動,交易場所多在公園、江邊、天橋、地下道等人群流量較大的地方。這種現象的出現,除了道德問題,還有很多深層次的社會原因,不能不引起人們的思考。
在現實生活中,有時候會出現中老年男性有性需求,而遭到妻子的拒絕,認為這是老不正經的表現,而性生活不和諧,也會導致婚姻生活的不穩定。
經濟富足也會“惹禍”
改革開放以來,中國的經濟飛速發展,這使得人們的生活水平大大地提高了。尤其是年輕一代,他們有著高學歷,并且生活在大城市,收入頗豐。上面幾則案例中的老年人基本沒有經濟上的困難,他們要不就有著不錯的退休金,要不就是子女能在生活中滿足其經濟需要。經濟富足是好事情,但古書上說“飽暖思淫欲”,在物質富裕的前提下,也會讓人產生“非分之想”。這就更需要提高個人修養,有道德約束和規范。
個人道德問題
對于案例三中的張三來說,最主要的就是個人道德出現了問題。不但婚內出軌,而且有多名出軌對象。他思想的圍墻已經坍塌,為了自己的一己私欲,最終害人害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