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資要點:
1、PPP成為資產荒新出口。
2、環保投資邊際改善,PPP訂單增長顯著。
PPP成為資產荒的新出口:國內流動性寬松的局面依舊有望持續,但權益類資產的流動性配置卻在收緊,監管層在今年希望真正引導資金服務于實體經濟。理財新規對于資產端杠桿資金的擠出,而投資者預期收益率在降低,以PPP為代表的具有相對低風險下的較高收益,同時質地優質、有政府背書的項目,很有可能在這種資產配置大環境下獲得進一步的青睞。
環保投資邊際改善,PPP訂單增長顯著:環保行業的投資需求在“十三五”期間將顯著放大,預計到十三五末環保產業真實年投入將達到1.5萬億。截止2016年6月底,全國PPP項目庫的入庫項目達到9,285個,較今年初增長了32.7%,對應總投資額10.6萬億元,較年初增長了30.7%。同時項目落地率也從年初的20%增長到近24%。項目庫的擴容和落地都在加速,其中環保及公用事業類項目是項目數量最多的領域。按照往年的經驗,政府基礎設施項目的招投標的高峰期往往在下半年,2016年環保上市公司的PPP訂單數量大概率將創新高。
環保龍頭公司優勢顯現:PPP項目新的市場和商業模式的特征對環保公司的綜合能力提出了更高要求。從過去兩年的PPP訂單情況看,碧水源、東方園林無論是從項目數量還是金額上均遠超其他公司;而啟迪桑德、高能環境、鐵漢生態等綜合性環保公司的訂單數量也較為領先。我們認為未來PPP模式將會為綜合實力強勁的民營企業在市場上的競爭格局中打開一條新的通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