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魚
很多人經常會犯困,即使晚上睡眠充足白天也是哈欠連天、昏昏欲睡。從中醫理論方面看,這是身體發出來的健康警報:經常犯困需警惕8種疾病找上你。
1.睡眠性呼吸障礙
病兆表現:嗜睡且鼾聲如雷
睡眠性呼吸障礙除了導致人白天困倦、乏力、嗜睡,還易導致人夜晚入睡后鼾聲如雷,并伴有呼吸間歇性停止的現象。呼吸暫停會導致人肌體缺氧,肌體缺氧會使人體所有的器官得不到很好的休息,而頻繁的呼吸暫停會使深睡眠不斷被打斷,從而導致睡眠質量嚴重下降。
2.缺血性中風
病兆表現:乏力、手指麻木
現代人生活節奏加快,中老年人腦血管疾病發病率明顯升高,如果大腦血管出現血栓,大腦的供血和供氧就會出現問題,表現在日常生活中,即人常覺得困倦、乏力,此外還會伴有手指麻木、原因不明的跌倒、精神狀態發生變化等癥狀,這很可能是缺血性中風的先兆,—定要引起高度重視。
3.身體虛弱
病兆表現:經常嗜睡
中醫學認為,經常嗜睡多由脾虛濕困、氣血不足,或腎精虧損所致,多見于身體虛弱的婦女,具體表現為少氣懶言、倦怠乏力、頭暈目眩、心悸不安。
4.肝病
病兆表現:犯困且皮膚發黃
2009年,衛生部出臺了一項規定,取消了入學、就業體檢中的乙肝檢測項目。很多人對此松了一口氣,對預防乙肝病毒感染也放松了警惕。有的人忙于應酬,餐不離酒,不知不覺中身體亮起了紅燈,常常覺得倦怠不已,多數人還伴有皮膚粗糙、發黃,食欲不振、厭油膩、惡心等癥狀,這些癥狀十有八九與肝病相關。
5.心臟病
病兆表現:睡醒后也覺得非常疲勞
心臟病可導致患者血液循環不暢,細胞新陳代謝時釋放出來的二氧化碳、乳酸等“廢物”在體內會積累得越來越多,當達到一定的數值,人體就會產生疲勞感,即使睡醒也常常覺得渾身酸困。由于心臟病引發的機體疲勞感沒有特殊性,與其他疾病引發的疲勞感常難以區分,不易被及時發現,不過,心臟病引發疲勞感的同時常伴有胸悶、氣短等癥狀,可加以區分。
6.糖尿病
病兆表現:嗜睡且難以睡醒
糖尿病患者出現白天嗜睡的可能性是正常人的兩倍,這是因為糖尿病患者的血糖高于正常人,大量糖分隨尿液排出,會導致體力減退、精神萎靡、嗜睡。此外,當糖尿病發展至糖尿病酮癥酸中毒或糖尿病高滲性昏迷時,由于代謝紊亂及脫水會引發病人極度嗜睡且難以睡醒,此時患者要立即就醫,一旦延誤診治,往往會危及生命。
7.貧血
病兆表現:犯困且面色蒼白
現代人的飲食雖然很豐富,但因機體吸收有別,加之烹飪方式不當,長此以往會導致人體鐵元素及某些氨基酸的吸收不足,不能夠滿足肌體所需,時間久了可能會導致貧血。疲乏、困倦、面色蒼白是貧血最常見的癥狀,有些人還有頭暈、頭痛、耳鳴、眼花、注意力不集中等癥狀,這些都是因為貧血致使肌肉或神經系統缺氧的機體表現。
8.大腦嚴重缺氧
病兆表現:犯困且反應遲鈍
大腦長期缺氧除了引起困倦、乏力、嗜睡外,還可以使人產生一系列的精神和神經系統癥狀,如記憶力下降、行為異常、個性改變、反應遲鈍等,甚至有的人看起來會有點呆呆的。大腦是人體的信息處理中心和指揮中心,大腦的耗氧量占全身總耗氧量的25%,辦公場所長期空氣不流通也是導致大腦慢性缺氧的原因之一。
由此可見,經常犯困不可大意,要盡早做好疾病防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