耿 劍 / 文
花家地實驗小學成立連環畫社團
耿 劍 / 文

花家地實驗小學成立連環畫社團
2016年6月16日,北京市朝陽區花家地實驗小學成立了“口袋書畫苑”連環畫社團。中國美術出版總社總編輯林陽、北京教育科學研究院德育研究中心冷雪玲、中國美術家協會少年兒童美術藝術委員會副主任龍念南、人民美術出版社連環畫編輯室主任何玉麟參加了此次活動,為社團成立及培養計劃進行指導。
花家地實驗小學成立“口袋書畫苑”連環畫社團是為積極響應《2015年北京市中小學優秀少兒影片及連環畫進校園系列活動實施方案》,確保優秀少兒影片及連環畫進校園工作扎實開展、不斷拓展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教育的抓手和載體而建立的。“連環畫進校園”項目啟動自2014年。人民美術出版社、連環畫出版社與北京市教委基礎教育一處、北京教育科學研究院德育研究中心合作已,連續兩年推出《北京市小學生連環畫》,為北京市上千所小學配備連環畫圖書。2014年,配送了兩百七十四種優秀的連環畫,2015年為兩百種,今年預計還將配送一百八十種,將連環畫與小學階段各學科緊密結合,更好地為教學服務。
北京市教委、教育科學研究院為著眼于對連環畫的實際應用,調動各學校在實際教學工作中充分發揮連環畫對學生的教育引導作用,曾開展過“我最喜歡的十部連環畫”評選、優秀繪本征集、看連環畫講故事等活動。而此次,花家地實驗小學連環畫社團的成立也是“連環畫進校園”項目實際運用的典型案例。該社團“為促進學生全面發展,抒發愛國熱情、培養學生的良好思想道德品質;傳承祖國優秀文化、審美情趣和審美素養,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宗旨也正是“連環畫進校園”項目宗旨的切實體現。
成立儀式上,展現了學生們根據學習、生活創作的連環畫,故事簡單而生動。龍念南老師更是結合社團了解、閱讀、拓展、臨摹創作連環畫的活動內容為學生們進行了生動的第一堂課,介紹了連環畫的產生歷史和閱讀、欣賞、創作方法。
中國美術出版總社總編輯林陽表示,連環畫的題目最簡單的就是用多幅的畫面講述自己經歷的故事。它雖然不一定長,但是同樣的故事,你寫一篇作文、寫一篇日記,用文字把它表現出來,你會覺得它并不是很難;但是當你把喜歡的故事,編成連環畫腳本再把它畫出來,難度大了,但你的收獲也更大。他鼓勵學生們大膽、努力創作連環畫,希望他們通過連環畫這一形式的鍛煉,成長為日后的大畫家。
之后,在與花小校長、德育主任等多位老師的交流中,林陽也指出,與西方的繪本相比,中國的連環畫更具有民族性,尤其是白描形式的連環畫。這種完全用線條來表現物象的畫法,有別于西方繪畫的“以線界形”。白描舍棄了色彩,舍棄了筆墨,只保留了最樸實、最基本的線的營造、敘述功能,這一點有別于繪本對色彩運用的高度依賴。他建議社團運用白描連環畫這一形式,培養孩子們對傳統故事、傳統中國畫的深刻認知和傳承,從眾多文化藝術類社團中脫穎而出。

花家地實驗小學成立連環畫社團
連環畫出版社
為弘揚民族文化,在廣大青少年讀者中普及連環畫藝術,連環畫出版社近日推出了《小學生連環畫課外閱讀系列·推薦書》,首批出版三種,書目是《大鬧天宮》(章伯奇繪)、《童年》(董洪元繪)和《東郭先生》(劉繼卣繪》,三十二開平裝本。
中國連環畫經典故事系列近日出版兩輯,書目是《聊齋志異》和《成語故事》,盒裝六十四開平裝本。

連環畫《東郭先生》
上海人民美術出版社
三十二開精裝本系列新出版連環畫三種,書目是《銅墻鐵壁》(四冊張令濤等繪)、《濟公斗蟋蟀》(劉錫永繪)和《秋翁遇仙記》(陳光鎰繪)。
黑龍江美術出版社
新創作連環畫套書《武松》出版第二冊,書目是《斗殺西門慶》(孫福林繪);《袁崇煥》出版第六冊,書目是《悲烈憾千秋》(仲偉為繪)。以上圖書以五十開和三十二開精裝本兩種形式出版。
嶺南美術出版社
出版著名畫家陳永鏘三部連環畫代表作,書目是《司馬遷》、《三女屠龍》(《江湖三女俠》第六集)和《智斗三妖仙》。
河南美術出版社
以十六開平裝本形式出版楊瑞民編繪的連環畫《列子》。
清華大學出版社
出版王振華繪畫的連環畫《洛神》。王振華是中國美術家協會會員。他在20世紀80年代創作的《洛神》、《楊業盡節》、《海盜》(下冊)、《義俠撲天雕》(上下冊)、《野人之謎》和《意大利童話》等多部連環畫由上海、江蘇、湖南、湖北等美術出版社出版,并創作眾多短篇連環畫作品在《香港商報》和《香港文匯報》之《百花》周刊專欄連載。
小林/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