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松(華北分公司工程技術研究院, 河南 鄭州 450006)
DST測試技術在渭河盆地氦氣地熱井的應用與實踐
李松(華北分公司工程技術研究院, 河南 鄭州 450006)
為了準確評估渭河盆地氦氣資源量及開發價值,應用DST測試技術求取渭新1井地層參數,分析區塊價值 結合前期地熱井測井錄井參數,優選了渭新1井的測試工藝,優化工作制度、開關井時間、液墊高度等,準確取得了該井地層參數,初步形成了渭河盆地地熱氦氣井的測試關鍵技術,為渭河盆地地熱及氦氣勘探進程提供了有利的技術保障。
渭河盆地;地熱;水溶性氦氣;DST測試;測試工藝;開關井時間;液墊
渭河盆地經過前期地熱開發井的錄井顯示,其地熱水伴生氦氣超過了工業品位,2012年在該地區成功實施第一口氦氣探井拉開了該地區氦氣勘探開發的序幕。
渭河盆地是喜山期構造運動裂陷、伸展形成發展而來的新生代斷陷盆地,具有凹陷深、地層新、形成晚的特點[1]。盆地凹陷斷裂構造帶其分布規律明顯受斷裂控制,主要沿斷裂成帶狀分布,成為地熱異常帶。地熱異常帶往往相伴生有高含氦異常帶,斷裂成為水溶氦氣的運移通道和富集帶[2]。
2.1總體制度優化
(1)增加三開井。DST測試增加三開階段,即增加自然求產階段和抽汲求產階段,可以求得兩個求產階段測試層位的產水量、產氣量和氦氣含量及氣水比值。
(2) 壓力計點密優化。二開二關點密模式:15min/ h→10min/→5min/h;三開二關點密模式:10min/→5min/ h→1min/h→30secd/h。
2.2液墊高度優化
計算方法采用美國ConocoPhillips公司計算方法;

式中: ΔPmin—最大負壓,MPa; ΔTas—相鄰泥巖聲波時差,μm/s; ΔPtub,max—井下管柱或水泥環最大安全負壓,MPa。

表1 渭新1井1-8層測試解釋結果
根據測試過程中需要施加的最小壓力值。液墊高度范圍:800~600~500~300m。
3.1獲取地層參數
測試解釋結果如表1所示。
3.2產能分析
渭新1井各層位產出情況:第一層:水量47m3;第二層:水量46m3氦氣1.55%;第三層:水量66m3氦氣2.36%;第四層:水量60m3氦氣3.32%;第五層:水量48m3氦氣2.68%;第六層:水量62.73m3氦氣3.1%;第七層:水量59.1m3氦氣2.65%;第八層:水量62.5m3氦氣3.1%。
各層的氦氣含量在2.36%~3.32%之間,渭新1井的氦氣濃度達到了工業標準,具有后續可開采可行性。
①DST測試是獲取地熱氦氣井地層參數有效手段之一。②渭新1井氦氣濃度達到了工業標準,具有后續可開采可行性。
[1]王冬,王瑩.陜西渭河盆地地熱資源賦存特征研究[J].西安科技學院學報,2004,24vol:82-85.
[2]邢國海.天然氣提取氦氣技術現狀與發展[J].天然氣工業,2008.114-116.
李松(1986-),男,湖北武漢人,中國石油大學碩士研究生,工程師,現從事致密低滲油氣田增產工藝技術研究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