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83歲的老人想“退休”很久了,但他卻做不到。因為,他是日本天皇。
終于,在東京時間8月8日下午兩點,已經繼位達27年之久的日本明仁天皇在視頻講話中公開表示,由于身體原因,很難履行自己的職責。但這只是這位身份特殊的老者所流露出的“生前退位”的愿望而已,距離他真正的退位還遠著呢。
半個多月前,日本當地時間7月13日晚7時,日本放送協會(NHK)在晚間新聞中播放了一條“大消息”,稱明仁天皇有意生前將皇位傳給皇太子,并準備在未來幾年內付諸實施。這條消息在日本社會產生了極大沖擊力。日本人感到震驚的,不僅是天皇退位這事本身,更是明仁天皇“年紀大了、無法勝任象征天皇工作”的理由。
對于日本民眾而言,他們習慣了自己所無比尊敬的天皇在各種場合的崇高、儒雅、親切。而當聽到天皇親口說自己老了的時候,他們才突然清楚地意識到,這些種種讓人崇敬的表現背后,也有著一個年過八旬的老人所難以承受之負累。
每年要出席200多場各類活動,參加超過20場的祭祀儀式,還要過目1000多份文件并署名蓋章,對于已經83歲的明仁天皇來說,這樣的公務太過繁重了。更何況,明仁天皇的身體并不是很好。他曾在2002年被發現患上前列腺癌,為并此接受手術治療;2012年,他又做了心臟冠狀動脈搭橋手術。
但明仁天皇“生前退位”的意愿要想落地非常之難。日本天皇最近一次的生前退位還要追溯到明治維新時期。而在1947年制定的作為日本皇室法典的《皇室典范》里,沒有對于天皇可以“提前退位”的規定。其第四條規定,天皇駕崩后,皇嗣才能即位。通俗一點說,相較于可以自由退位的歐洲王室,日本天皇是一個“必須工作到死的崗位”。
如果明仁天皇要“生前退位”,就需先修改包括《皇室典范》在內的相關法律。這帶來另外一方面的問題,因為這是涉及國會修改法律的問題,而根據日本法律,如果天皇提出讓國會修改法律的要求,又會與天皇不得 “過問國政”的規定相悖。而且,一旦法律認可天皇退位的自由,那也就得認可天皇即位的自由。可日本女性天皇的問題已經討論了數十年,卻從未得出任何結論。
在這種情況下,明仁天皇公開表達自己“生前退位”的想法,其現實作用更多只能是以此來促使日本政府和國會來正視這一議題。
也有觀點認為明仁天皇打破皇室傳統藩籬來公開“生前退位”,是想以自身為賭注對抗日本首相安倍晉三修改憲法的舉動。因為NHK的“大消息”放出來的時機,是在安倍領導的日本執政黨自民黨在7月10日舉行的上議院選舉中取得壓倒性勝利的三天后。而如果日本國會真要著手修改皇室典范的話,至少需要一兩年的爭論時間,那么,安倍的修憲工作,在其2018年任期結束前就來不及了。
明仁天皇確實是現行日本憲法的“護憲派”,也一直呼吁日本要繼續走和平道路。2015年8月15日,在日本政府主持的“全國戰歿者追悼儀式”上,明仁天皇表示“對先前戰爭的深刻反省”。這是日本天皇在“全國戰歿者追悼儀式”上首次用了“深刻反省”的說法。而在1992年10月,明仁天皇攜皇后美智子訪華,是日本第一位訪華的天皇。
但愿日本半個多世紀前制定的《和平憲法》不需要83歲的明仁天皇以身護衛!
愿老先生能安享晚年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