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芳
“參照日本和中國臺灣的經驗,經濟降速絕不是世界末日,如果經濟的質量是往上走的話,大家可能更多會從過去的實業投資,慢慢更關注金融資產的投資,所以這個時候整個大陸的財富管理市場才剛開始。”黃偉綸表示。
從臺灣到深圳再到北京,他從傳統銀行來到了互聯網金融公司;從臺灣銀行、美國花旗銀行、德國安聯投資再到招商銀行、人人貸WE理財,他由一名傳統理財顧問轉型為互聯網財富管理公司的高管。他就是人人貸WE理財副總裁黃偉綸。
在位于清華大學東門附近的人人貸WE理財總部,黃偉綸接受了記者的采訪,分享了他對于財富管理市場發展的獨到見解。
“我在銀行當過債券的交易員,后來到花旗銀行做財富管理,接下來是到資產管理公司安聯投資,做的是渠道,上一個工作是在招商銀行的總行做財富顧問的負責人,”有著深厚財富管理背景的黃偉綸告訴記者,“財富管理這一塊,從整個大陸的發展來說,它只是剛開始而已。”
畢業于臺灣大學財務金融研究所,主修財務工程的黃偉綸認為,從臺灣的經濟發展規律來看,大陸的財富管理市場才剛剛開始。
臺灣財富管理市場的發展,整個大的趨勢可以分為3個時間段。70年代到80年代是臺灣經濟的高速增長期,持續大概20年的時間,經濟增長率保持在8到10個百分點;90年代臺灣開始轉型,經濟增速開始下降,這就是第二個階段,降到大概5個百分點。2000年之后,臺灣經濟又再往下走一個臺階,到現在大概就是維持經濟增長率1到2個百分點的樣子,這是第三個階段。
日本其實也一樣,日本50年代到70年代的時候是第一波的經濟高速增長,當時是維持20多年大概8到10個百分點的經濟成長率,80年代的時候開始下了一個臺階,大概差不多4到6,接下來是1995年之后日本的經濟幾乎是不成長了。
第一階段的高經濟增長一定是來自于人口紅利,因為便宜的勞工,所以只要用簡單的出口加工基本上可以高速帶動整個地區的經濟增長,但是經濟成長到一定的范圍時,接下來整個勞工價格不再便宜了,這個時候開始尋求轉型。以臺灣的經驗來說,90年代轉型的時候會發現臺灣是往科技轉,因為搭上了美國克林頓上臺時的科技創新,所以臺灣順利轉過去了,可是這個時候經濟降速了,但是資本市場反而在經濟降速的階段出現更繁榮的情況。日本也是一樣,日本股市的高點是在1989年,幾乎是在年底最后的時候,38900點左右。臺灣的指數高點在80年代的時候是12682,然后在90年代的時候是有兩次上萬點,這兩次上萬點雖然以絕對數字來說沒有破前高,但是如果是還原全值其實已經創造了新高點。
臺灣和日本的故事能帶給我們當下整個大陸經濟怎樣的意義,黃偉綸告訴記者:“目前大陸推進供給側改革,經濟降速是肯定的,之前權威人士也說,經濟將呈現長期的L型。不過參照日本和中國臺灣的經驗,經濟降速絕不是世界末日,如果經濟的質量是往上走的話,大家可能更多會從過去的實業投資,慢慢更關注金融資產的投資,所以這個時候整個大陸的財富管理市場才剛開始。”
在黃偉綸看來,傳統的金融機構要往互聯網金融發展,傳統的互聯網公司也要涉水互聯網金融,大家都想搶占這個高地。但是現在看起來這個高地基本上還是空白的,這也是他選擇由傳統銀行財富管理部門加入互聯網公司的重要原因。
另一方面,財富管理市場發展的兩個重要方向,一個是私人銀行,另一個就是互聯網金融。私人銀行是一對一或者1+N的模式,一個客戶經理背后可能有N個不同的中后臺專家支持,客戶經理去服務好高端客戶。如果這種財富管理模式“下沉”或者是普惠的話,它實際上就是互聯網金融。因為針對中小客戶群,客戶經理提供比較深入的一對一服務,成本非常高,所以這方面的服務應該由互聯網金融這種相對低成本的運營來提供。

人人貸WE理財副總裁黃偉綸。
針對互聯網金融過去“草莽式”發展所帶來的一些問題,黃偉綸覺得,互聯網金融的發展趨勢是漸進的,在漸進的過程中,包含了政府對于整個產業的松綁。但松綁并不是完全的自由化,它還包含逐步規范,因為規范某種程度上也是一種松綁。他表示,“現在整個P2P算是在風口浪尖上吧,我反而覺得這是一件好事,為什么?因為之前的P2P更像是第一階段的無序發展,在降速,轉軌,轉型的過程當中,一定會淘汰掉魚目混珠的項目。”
他舉例說道,在80、90年代的時候,臺灣一個公司跟現在的類P2P非常像,然而最后被曝出它是一個龐氏騙局。“當時臺灣受影響的人大概是20萬,你可能覺得20萬人還好,但臺灣當時總人口也才兩千萬,所以說全臺灣有1%的人受到影響。但是從整個社會來說,它反而是一種對于風險的震撼教育。”黃偉綸補充道。
從單身到結婚,從結婚到有小孩,有小孩到小孩要念書,然后小孩成家,然后到自己要退休,然后到真的進入退休生活,每一個人生的不同階段,需要的金融解決方案都是不一樣的,這其實都是屬于所謂的金融售后服務。
“我覺得金融服務業跟其他行業差距最大的就是售后服務,一般的快消品售后服務,它可能大部分都是,這個東西買了看起來怎么有瑕疵,我打客服請他做個退換或是怎樣。但是金融產品的售后服務,套用周星馳的話它其實應該是,‘我希望是一萬年,它可能是非常非常長的,”黃偉綸表示,“只要你跟我發生往來,接下來你只要不離開我們的平臺,你未來人生的一輩子其實都屬于我售后服務的范疇。”
為什么說所謂的金融售后服務其實是一輩子呢?因為財富管理其實有三個階段:第一個階段是現金管理,第二個階段叫做現金流管理,第三個階段叫做人生現金流的規劃。大部分的銀行金融機構,主要做的還是現金管理。但其實第三階段才是真正財富管理的核心,是一生的現金流的平衡。
人生幾個重要的節點,也一定都是大筆支出的節點,比如說子女教育、退休養老。一般的人可能對于買車買房,感受是比較強烈的。但對于更長遠的子女教育、退休養老可能現階段是感受不到的。但是其實這方面的壓力是非常龐大的,而且也是需要提早規劃的。“大部分的小白用戶,或者是沒有太多思考,即使深刻思考的客戶可能也不見得會想到這么遠,想到這么多,這時候他會去做很多跟自己實際深層次需求不匹配的投資行為,”黃偉綸談道,“所以我覺得,整個財富管理其實很多時候不只是單純地去做買賣,而是在為客戶的人生財富規劃去負責。”
WE理財現在有300多人的團隊,團隊成員的構成主要是兩個方面的背景,一個是金融專業團隊,另一個是互聯網技術團隊。黃偉綸介紹到,金融團隊主要是兩種專業的人才,一種是和金融市場相關的專業,例如金融產品的設計研究、機構合作、市場定價、風險管理,以及投資策略的制定等金融專業團隊;另一種是和客戶關系相關的專業,包括市場運營、理財顧問、客戶服務等。金融團隊成員有一些來自于外資銀行,比如花旗銀行、匯豐等,也有來自于國內銀行比如招商銀行、國有四大行等。另外,由于WE理財要做“智能金融”,也就是人和機器相結合的理財方式,因而大數據技術及人工智能團隊是必不可少的。據黃偉綸介紹,技術團隊成員素質非常高,都是名校畢業生,他笑著說:“北大清華的有一大堆,還有從谷歌等知名高科技公司過來的技術人員。”
在黃偉綸看來,雖然互聯網金融本身可能更多的是看一些數據的變化,然后根據數據來決定下一步的策略,但是大數據事實上也有一個很重要的特性,它只能看出數據之間的關系,但沒辦法去辨別數據之間的因果。“數據之間的因果必須還是要由具有專業經驗的人來做判斷的,”他談道,“所以我覺得這也是為什么我們需要財富顧問團隊跟我們的數據團隊一起,去解讀這種關聯數據,理解數據背后客戶的行為,透過冷冰冰的數據來找出客戶行為的原因。因此,模型的建立與數據的解讀同樣重要。”
從臺灣到大陸,具有豐富財富管理經驗的黃偉綸為什么會選擇互聯網金融公司人人貸WE理財,對此,他這樣解釋:“選擇人人貸WE理財的團隊,我覺得恰恰是因為“風險”這件事情。他們這個團隊對于風險的重視,讓我會覺得在互聯網金融的大浪淘沙中他們是有機會的。因為我們要做財富管理,其實永遠優先考慮的都是風險。這和我一直以來在財富管理行業的積淀以及我本人的信仰都是一致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