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隨著經濟的發展和社會各項建設水平的提升,很多技術都得到了較大的進展,由此為很多項目的研究和深化,提供了足夠的支持。從現代化的角度來分析,機械制造工藝及精密加工技術成為了主導性的內容,在很多方面都具有突出的表現,包括產品性能的提升、使用壽命的延長、使用舒適度的鞏固等等,都在為居民的生產、生活提供足夠的幫助。文章針對機械制造工藝及精密加工技術展開討論,并提出合理化建議。
關鍵詞:機械制造;精密加工;技術;現代
DOI:10.16640/j.cnki.37-1222/t.2016.19.001
0 前言
與過往工作不同的是,所有的機械制造工藝及精密加工技術,都必須隨著時代的改變而改變,不能總是停留在基礎階段,否則將容易被社會所遺棄。機械制造工藝及精密加工技術對現代工作具有非常重要的意義,能夠在很多方面將工作變得高效、快捷,整體上獲得的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都是非常值得肯定的。因此,我們在日后的工作中,應從客觀需求的角度出發,將機械制造工藝及精密加工技術的優勢、功能充分展現出來,一方面對現代社會的建設做出積極貢獻,另一方面在今后的發展中深入鉆研,從而推動技術體系的健全和技術方法的整體鞏固。
1 機械制造工藝及精密加工技術的特點分析
1.1 相互關聯性
機械制造工藝及精密加工技術,雖然是兩種截然不同的技術類型,但是互相的關聯性是比較突出的。以現代工作的觀點來看,任何一項工作的執行,都需要通過兩種,或者是兩種以上的技術手段來協同完成,這樣才可以創造出最大的經濟效益。首先,機械制造工藝在應用的過程中,能夠在整體上對產品進行一個全面的把控,無論是產品的定位,還是產品的具體功能類型,都可以得到良好的明確,避免對消費者構成誤導,能夠為市場的銷售打下堅實的基礎[1]。其次,精密加工技術在應用的過程中,可以將產品的各個方面進一步的完善。例如,手表作為高精密的儀器,其在加工生產過程中,絕對離不開精密加工技術的幫助,通過改善細小零件的應用和整體上的運轉模式,能夠延長手表的使用壽命,減少外部的損害。兩種技術在共同應用后,就可以為市場推廣出更多的產品,為人類社會的需求予以充分的滿足。
1.2 具有一定的系統性
與過往工作不同的是,機械制造工藝及精密加工技術的操作過程中,必須要按照系統的方法來完成,主觀上的經驗僅僅是一種參考,不能作為決定性的依據。機械制造工藝及精密加工技術在研究當中,并非單純從技術本身出發,還在很多方面充分借助了外界因素的幫助,包括計算機系統、自動化系統、連貫性的生產線等等,這些輔助性的配備,都能夠為機械制造工藝及精密加工技術的系統性做出較大的保障。首先,機械制造工藝的操作過程中,從設計到加工,從加工到量產,都是一條龍的服務體系,既可以在質量上取得理想的成績,又可以在效率上達到標準,從而最終創造的綜合價值比較突出。其次,精密加工技術在得到良好的應用后,為各個行業的整體進步提供了有力的依據。例如,某些產品不斷的追求高精密性,包括手機、電子儀器等等,通過應用精密加工技術,可以不必大規模的更換生產線,直接更換某一項設備即可,由此來實現了整體工作的全面革新,保持理論指標與實際工作成果的統一。
2 機械制造工藝及精密加工技術的應用
經過長久的發展和積累,我國現代機械制造工藝及精密加工技術已經得到了完善的技術體系和操作模式,能夠適應不同產品的需求,為差異化的消費群體,提供足夠的支持與幫助。值得注意的是,機械制造工藝及精密加工技術在應用時,一定要考慮到很多方面的工作內容,包括技術的具體分類應用、技術的重點推薦、技術的深化研究、技術的數據資料收集等等,不可出現嚴重的缺失和遺漏現象。
2.1 現代機械制造工藝
從主觀的角度來分析,現代機械制造工藝在應用的時候,有很多的類別,尤其是在焊接工藝上,更加是表現出了先進性的狀態。我國作為一個制造大國,雖然正在走向“創造”的路上,但無法完全的脫離制造工作,應該在基礎和拓展兩個層面,均得到健全和發展,這樣才能在最終得到理想的工作成果。結合以往的工作經驗和當下的工作標準,認為現代機械制造工藝的應用,在以下幾個方面表現突出:第一,氣體保護焊焊接工藝,主要是指以電弧為熱源的一種焊接工藝,該焊接工藝的主要特征就是被焊接物體的保護介質是氣體[2]。其工作原理是:在焊接過程中,會在電弧四周形成氣體保護層,并將電弧和熔池與空氣相分割,從而有效的預防有害氣體對焊接產生影響。第二,攪拌摩擦焊焊接工藝,該焊接工藝的優點就在于焊接時不需要除了焊接攪拌頭之外的任何焊接消耗性材料。比如,焊絲、保護氣體、焊條和焊劑等統統不要[3]。尤其是在焊接鋁合金時,一個焊接攪拌頭能焊八百米的焊縫且焊接的溫度較低。
2.2 精密加工技術
隨著社會的快速發展,很多設備、產品的應用,都希望在細節上得到較大的提升,從而改變以往的各種缺失問題。建議精密加工技術在日后的應用中,重點在以下幾項內容上努力:第一,提高組成元件的精密特點,不僅要在體積上合理的控制,同時更加注重具體功能的發揮,減少理論指標的狂熱研究。第二,精密加工技術的應用需保持多元化。不同產品的精密性存在較大的差異,尤其是在現代社會中,各類產品的需求不一,應確保技術的科學、合理應用。
3 總結
本文對現代機械制造工藝與精密加工技術展開討論,從得到的成果來看,兩項技術的應用均取得了預期成果,整體上的工作效率、質量較高。日后,應加強技術深度研究、拓展,創造出更大的價值。
參考文獻:
[1]黃慶林,張偉,張瑞江.現代機械制造工藝與精密加工技術[J]. 科技創新與應用,2013,17:33.
[2]王越,王乾,王明紅,杜向陽.現代機械制造工藝及精密加工技術研究[J].科技創業家,2013,14:61.
[3]吳壬佳.現代機械制造工藝與精密加工技術探析[J].中國高新技術企業,2015,12:76-77.
作者簡介:盧曉東(1978-),男,長春人,本科,講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