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正林
(莊浪縣畜牧獸醫局,甘肅莊浪 744699)
夏雜和秦雜牛生長性能對比試驗
唐正林
(莊浪縣畜牧獸醫局,甘肅莊浪744699)
為了更好發展當地肉牛產業,尋求適合當地肉牛品種改良的父本品種,設立專項試驗,以研究夏雜和秦雜肉牛的生長性能。方法是隨機將體況相同的200頭肉牛分為兩組,互為對照,兩組分別用夏洛萊和秦川肉牛細管凍精作為父本進行人工輸配,對所產犢牛出生、3月齡、6月齡體尺體重進行測定。結果顯示,夏雜牛出生、6月齡平均體重分別為36.25 kg、190.75 kg。較秦雜牛出生重提高30.30%(P<0.01)、6月齡重提高96.14%(P<0.01),差異顯著;其他各項體尺數據夏雜牛均顯著高于秦雜牛。從而得出夏雜牛與秦雜牛相比具有初生重大,生長快,耐粗飼,飼料轉化率高等特點,夏雜牛較秦雜牛更適宜于在當地進行推廣。
夏雜和秦雜;肉牛;生長性能
2005年以來,莊浪縣為改良地方黃牛品種,發展莊浪縣養牛業,組織實施細管凍精人工授精技術,前期推廣上一直以南德溫肉牛為主,長期的單一品種改良致使當地的基礎母牛品種多數為秦雜、南雜母牛,這樣再用單一的南德溫父本改良已體現不出雜交優勢,因此急需一些有生長性能優勢的其他品種來改良當地肉牛。而夏洛萊牛原產于法國中西部到東南部的夏洛萊省和涅夫勒地區,是舉世聞名的大型肉牛品種,自育成以來就以其生長快、肉量多、體型大、耐粗放而受到國際市場的廣泛歡迎。研究夏雜和秦雜牛生長性能,對建立良種肉牛繁育體系,加快全縣肉牛產業發展,提高養牛效益具有重大的現實意義。
一是實施地點在永寧鄉養殖戶、趙墩鄉養殖戶。二是時間是2012年10月~2013年10月。
2.1材料
以當地基礎母牛經南德溫輸配所產南雜一代母牛為母本,在農戶中選擇健康、繁殖機能正常,膘情中等,無生殖疾病、難孕、胎衣不下病史和其他相關疾病的,經產后60 d以上,年齡4~6歲之間的南雜一代健康基礎母牛200頭,隨機分為2組,每組100頭,開展不同品種肉牛作為父本進行雜交試驗。
2.2飼養管理方法
飼養管理按照當地傳統的方法。即:妊娠和哺乳母牛每頭牛每天飼喂混合精料1~2 kg(組成:玉米粉50%、麩皮22%、胡麻餅24%、食鹽1%、石粉2%、含硒生長素1%),粗飼料不限量。犢牛出生后,1~20日齡跟隨舍飼母牛哺乳,20~60日齡,犢牛留舍與母牛隔離,定期哺乳,在飼槽撒鍘短的苜蓿、青干草和少量的精料誘食。60日齡以后,跟隨母牛自由采食,精料由少到多補飼0.2~0.8 kg/d。
2.3授精操作方法
兩組牛分別采取夏洛萊、秦川肉牛細管凍精人工授精。細管凍精從液氮罐取出(不得超過5 s),立即投入到38~40℃溫水中,輕輕搖動(5~11 s)取出,待全部溶化方可使用。采用直腸把握子宮頸輸精,發情母牛每次輸精2次,每次間隔6~12 h。
2.4測定項目及方法
2.4.1繁殖情況統計對輸配及繁殖情況全面進行統計觀測不同品種凍精與基礎母牛人工授精受胎率、犢牛繁活率。
2.4.2產犢后三組均以出生為順序選公、母犢各30頭作為測定試驗牛,從牛犢出生開始按期到農戶家,現場用電子秤、卷尺、測丈測定初生、3月齡、6月齡的體重、體高、體斜長、胸圍、管圍等數據。
3.1繁殖情況
從表1看出,夏洛萊組受胎率為95%,秦川組受胎率為93%;夏洛萊組成活率為91%,秦川組成活率為90%;夏洛萊組和秦川組人工授精的受胎率和成活率均無顯著差異。

表1 繁殖情況統計

表2 夏雜牛體重體尺測定

表3 秦雜牛體重體尺測定
3.2體重
從表2、表3看出,夏雜牛出生、3月齡、6月齡平均體重分別為36.25kg、130.05kg、190.75kg。較秦雜牛出生重(27.82kg)提高30.30%(P<0.01)、3月齡重(51.35kg)提高153.26%(P<0.01)、6月齡重(97.25kg)提高96.14%(P<0.01)。
3.3體尺
夏雜牛出生時體高、體斜長和胸圍分別為72.35 cm、69.56 cm和74.5 cm,較秦雜牛體高提高14.03%(P<0.05),體斜長提高7.45%(P>0.05),胸圍提高7.27%(P>0.05)。3月齡時體高、體斜長和胸圍分別為90.14 cm、102.41 cm和109.5 cm,較秦雜牛體高提高12.89%(P<0.05),體斜長提高13.35%(P<0.05),胸圍提高27.70%(P<0.05)。6月齡時體高、體斜長和胸圍分別為114.85 cm、126.42 cm和136.33 cm,較秦雜牛體高提高22.90%(P<0.05),體斜長提高21.62%(P<0.05),胸圍提高24.06%(P<0.01)。
3.4結論
經飼養觀察和試驗測定,按照當地農戶傳統飼養管理方式條件下,夏洛萊作為人工授精父本,受胎率達到95%,成活率91%,夏洛萊組和南德溫組人工授精的受胎率和成活率均無顯著差異。
夏雜牛出生、6月齡平均體重分別為36.25 kg、190.75 kg。較秦雜牛出生重提高30.30%(P<0.01)、6月齡重提高96.14%(P<0.01)。夏雜牛與秦雜牛相比具有初生重大,生長快,耐粗飼,飼料轉化率高等特點。兩項數據對比,夏洛萊肉牛適合于當地肉牛養殖中作為父本推廣,建議在全縣肉牛育肥小區中大力推廣該品種。
(編輯:趙鵬飛)
S823
B
1006-799X(2016)15-0096-02
唐正林(1968-),男,甘肅莊浪人,畜牧師,主要從事畜牧技術推廣,動物疫病防控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