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元喜
提起貝爾法斯特(Belfast),在世界層面上,人們一般都會聯想到兩件事:一是泰坦尼克號建造于此,首航即沉沒于大西洋;二是愛爾蘭共和軍堅持30年“北愛獨立”,造成數萬人死傷。
于是,“傷城”—這個名字逐漸就成了貝爾法斯特的別名。
貝爾法斯特位于愛爾蘭島東北沿海的拉干河河口,在貝爾法斯特灣的西南側,是英國北愛爾蘭的最大海港。
上個世紀初世界最大造船廠—哈南德·沃爾夫船廠即位于該灣內。
時光回溯到1908年,哈南德·沃爾夫船廠時任老板皮爾里勛爵和投資方白星公司主席布魯斯·伊斯梅,在皮爾里勛爵的豪宅中,初步達成建造“泰坦尼克號”的意向。
1909年3月31日,泰坦尼克號開始建造,船體于1911年5月31日下水,全部工程于次年的3月31日完成。
巨輪整整建造3年。游輪于1912年4月10日首航,開往紐約,4月14日晚11點40分在北大西洋撞上冰山,15日凌晨2點20分沉沒。船上共有705人得救,1502人遇難,這其中還有十幾位華人勞工。
泰坦尼克號的沉沒使貝爾法斯特蒙受恥辱,讓這座靠工業起家的欣欣向榮的城市經濟遭受打擊。市標建筑—市政廳院內除矗立著造船廠的創建者—愛德華·哈南德·沃爾夫的雕像外,就是那尊手執花環婦女形象的“泰坦尼克記憶”雕像,婦女裙下水流中掙扎的人們仿佛在訴說那夜巨輪沉沒時的情景。墓碑上鐫刻著700多位貝爾法斯特籍的遇難者,成為到此城市的人們必須憑吊之地。
2012年在泰坦尼克號沉沒100周年之際,在原哈南德·沃爾夫造船廠舊址建造了泰坦尼克博物館。博物館的外形像一艘乘風破浪的巨輪,不知是否是暗指泰坦尼克號?
泰坦尼克博物館從上個世紀初的貝爾法斯特講起,那時的貝爾法斯特繁榮無比,造船、煙草與亞麻等工業給城市帶來了無限生機與繁榮,其他地方的年輕人也都被吸引到這里。
博物館的設計獨具匠心,人們被電梯送至泰坦尼克船的高度,然后自上而下,乘坐雙人纜車,開始船廠之旅。聲、光、電的運用,鋼花飛濺、鐵錘作響,耳邊是工人們勞作的聲音,讓我們似乎都可以嗅到這里的勞動氣味,給人一種身臨其境的感覺。
博物館用照片和實物講述著那個充滿恐怖的夜晚:樂師、設計師、機組人員、富人、窮人,同時面對著生與死。那晚,遇難的人里,有許多當時世界的頂級富人,比如說當時世界第一首富John Jacob Astor IV、美國梅西百貨的創始人Ida Straus、美國女富翁Margaret Brown等等。
博物館的電影館循環放映著泰坦尼克沉在海底的紀錄片,這些大西洋底的殘骸是在1985年9月1日被美國海洋學家羅伯·巴拉德發現的。
在館內,導游還跟我們講了一個笑話,說是在泰坦尼克沉沒的當天,遙遠的東方發生了一件大事兒,朝鮮的金太陽—金日成降生了!朝鮮人民言之鑿鑿地對外講,天降偉人,天降偉人啊!一下子把大船給砸沉了!
把偉人降生與沉船連在一起,某國政客們的杜撰讓人費解。
在上個世紀后半葉,一提起貝爾法斯特,人們還會聯想到爆炸和流血沖突。
確實,從上個世紀60年代末到90年代末,北愛爾蘭教派沖突此起彼伏,恐怖事件接連不斷。直到1994年北愛天主教派武裝力量愛爾蘭共和軍宣布停火,1998年北愛和平協議簽署,北愛爾蘭才逐步步入和平進程。
我們驅車前往參觀北愛著名的隔離墻,去了解那段歷史。
隔離墻是用來隔離天主教徒和新教徒居住區的。北愛60%的人口是英國移民后裔,他們信奉基督教新教;剩余40%是愛爾蘭族后裔,信奉天主教。兩派本身就分開聚居,互不往來。在北愛歸屬問題上,前者主張留在英國,后者則堅持回歸愛爾蘭。兩派意見嚴重對立,而包括愛爾蘭共和軍在內組織實施的軍事活動火上澆油,流血沖突不斷,使問題更加復雜化
雙方在這一地帶曾爆發過十分血腥的宗派暴力事件。由于不同的政治傾向與宗教信仰,隔離墻將墻里墻外的人分割到近在咫尺卻海角天涯的兩個世界。
隔離墻原來只是一面普通的墻壁,可后來人們在墻上繪滿宣傳自己主張和要求的政治漫畫,墻壁被滿滿涂鴉,畫面上充滿激進和鼓動,讓人看后很難平復!聯想到上面的槍眼,誰知道當初在墻下曾發生過多少慘烈的戰斗!
一個青年在墻上寫下:LOVE , PEACE AND HAPPINESS IS THIS POSSIBLE IN BELFAST ……?DISCUSS!
多么簡單樸素的要求,但在那時仿佛是一種奢望!
自1968年北愛敵對雙方發生武裝沖突以來,共導致三千多喪生、三萬余人受傷,并造成巨大經濟損失。
1997年5月英國工黨在大選中獲勝,謀求北愛和談取得突破是當選工黨政府政策的重要內容,在多方的努力下,終于促成了北愛和平協議的達成。
從此這片土地遠離硝煙、戰爭,人們重獲自由與和平。
但隔離墻作為歷史遺留,仍讓人們在今天能親身感受到當年沖突的慘烈和人們之間的仇視,隔離墻仿佛一個警示:告誡人們要珍惜和平的寶貴和來之不易。
一座城市能有如此轟動世界的兩件大事實屬不易,但貝爾法斯特并沒有止步于傷感,就此萎靡,而是昂起頭繼續前進……
當下,貝爾法斯特經濟雖受世界經濟衰退的影響,有所滯緩,但整座城市和人民的精神仍是蓬勃向上。
我想經歷了悲傷與戰爭,人們會更加理解和平的珍貴,更會懂得發展經濟的緊迫,有著眾多優越條件的貝爾法斯特一定會蓄勢待發,超越自己此前的輝煌,迎接更加美好的未來!
(作者為九三學社社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