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鳳珍
一張民國時期的信票
石鳳珍
白銀市檔案局現存一張民國七年的信票,屬于催稽公事及拘提人犯的票證。該信票主要反映我市民國時期靖遠縣辦理的一樁關于互告串賣孀婦滅倫霸的訴訟案件,本文輯錄信票內容,并將部分內容進行了釋讀。這為研究民國初期我市境內的社會政治、司法等方面有所裨益。
民國 信票
2010年,我在參觀市檔案局舉辦的展覽時,發現其中有一張民國七年,由靖遠縣發出的信票,字跡清晰,保存相對較好。該信票長50厘米,寬27.5厘米,材質為棉白紙,形制為固定板式,豎式長方形邊框內印內容,上部呈梯形,邊框外一周飾火焰紋。信票為雕版印制,施黑墨,最上部為“信票”二字。發文衙門簡稱“縣”字刻在板框內左上角,左下角下邊有“限日銷”字樣。信票內容從右向左豎排,內容迻錄如下:
調署靖遠縣特準留甘任用縣知事兼理司法官朱 為差提事。案據本城民婦騰魏氏、民人騰履埉等互告串賣孀婦滅倫霸奸一案到縣。據此除批示外,合行差提為此,仰役前往該處,協同鄉保,即將后列人等依限提案,以憑訊究,去役毋延,干谷切切,須票
計差提
互告 騰魏氏抱告 魏元祥 騰作育
騰履埉 騰履城 騰履芳 李海闊 田泰元
去役就近調查該處有無種煙情事
明白稟覆倘扶同隱匿以軍法從事
差皂役 石森林 提
民國七年三月三十日保差李江(在年月上有一方印文,內容為靖遠縣印)
縣 行 距城二十里,限卯日銷
(一)標朱及鈐印
標朱22處。一般來講,作為下行文的信票均要標朱,并且有一定的規律。“信票”兩字畫紅圈,表示重點要求,以引起讀者的特別注意;正文中第一個“為”點一紅點,第二個“為”點一紅點表示要注意以下內容為提出的具體要求。“延干”兩字畫紅圈,則是重點要求。所差提人員和正文末尾打紅勾,表示行文到此位置結束,并防止后人額外添加其他內容。“石森林”紅筆書寫,表示該差提之事主要有石森林負責辦理。此外,在差提人員后,附一段文字“去役就近調查該處有無種煙情事/明白稟覆倘扶同隱匿以軍法從事”,紅筆書寫,提醒差役額外辦理之事。日期用紅筆書寫,提醒差役注意辦案時間。“行”字用紅筆書寫,字體較大,最后一筆拖成長腳,直貫到底,稱為“畫行”,表明信票等經過主管官員審核過目,批準施行。
印文2處,第一處位于“本城民婦”處,第二處位于“民國七年”處。第一處印文內容已辨識不清,第二處印文內容為:靖遠縣印。第二處印文乃信票頒發機構,即靖遠縣。
(二)信票部分內容釋讀
(1)信票。一般而言,信票是清代官府常用的票文,乃下行文種之一,多用于直屬或非直屬的下級,也可用于基層組織和民間百姓。一是用于發布命令、指示和通知等事項;二是用于催稽公事及拘提人犯,調取案件官物等,票文必須注明委派吏役姓名并限定銷差時間。①這張信票即是用于催稽公事及拘提人犯的下行文書,內容主要為民國時期靖遠縣衙門調查騰魏氏和騰履埉互告串賣孀婦滅論霸奸一案。信票明確委派差役石森林提取相關人犯,同時,令差役在提取犯人時調查種煙之事,并令其于卯日銷差,也就是1918年4月2日,時限共4天。從目前發表的資料來看,信票研究多集中在清代,而這張民國七年的信票,在格式及內容形式上,靖遠縣仍然沿用清代的信票格式及內容形式,作為拘提犯人的票證,這為研究地方歷史,有重要意義。
(2)“縣知事兼理司法官”。1914年,袁世凱頒布了《縣知事兼理司法暫行條例》,規定“凡未設法院各縣之司法事務,委任縣知事處理之”②1927年8月12日國民政府令暫準援用北京政府1923年3月14日公布施行的《修正縣知事兼理司法事務暫行條例》,該條例規定,凡未設法院各縣之司法事務,委任縣知事處理之。縣知事審理案件,得設承審員助理之。縣知事關于司法事務受高等審判廳檢察廳長監督,承審員受縣知事之監督。③該信票為民國七年,也就是1919年,距離頒布《縣知事兼理司法暫行條例》僅5年,因此,該信票中的縣知事兼理司法官一事,適用于該條例。同時可知,當時靖遠縣還未設立獨立的法院或司法公署。
(3)“去役就近調查該處有無種煙情事/明白稟覆倘扶同隱匿以軍法從事”。自1906年9月至1911年10月武昌起義爆發這五年時間,清政府持續禁煙,1912中華民國成立后,孫中山繼續推行禁煙運動。④甘肅省于1915年至1921年之間禁絕罌粟種植。⑤而民國七年,恰在這禁種罌粟期間,故當時靖遠縣衙對于當地是否種植鴉片,令差役在拘提案犯時就近調查當地是否種植罌粟之事,也是公務所在。用紅色標出,表示提醒差役注意,勿忘該事。
信票作為清代常用的一種下行公文,民國以來已較少發現,這張民國七年的靖遠縣拘提案犯的信票,作為本地獨特的歷史檔案,在風格和內容格式上延續了清朝信票的特征,同時也體現了一些新內容,如將就近調查當地是否種煙之事亦列入其中。這為研究當地民國時期的社會政治、司法等方面的內容提供了一定的實物支撐,價值較高。
注釋:
①宋少珍.河北省國家檔案館清檔珍藏—清代信票、憲牌、憲票一覽[J].檔案天地2008(5):23.
②縣知事兼理司法事務暫行條例[A].政府公報.1914(4):6.
③朱觀.縣司法法令判解匯編[M].上海:正中書局.1948.
④王宏斌.民國初年禁煙運動述論[J].民國檔案,1996(1):80.
⑤褚宸舸.中華民國時期西北地區的煙毒及禁政[J].福建公安高等專科學校學報—社會公共安全研究.2000(5):14:15.
(作者單位:甘肅省白銀市白銀區文化館)
石鳳珍(1963-),女,遼寧沈陽人,大學專科,助理館員,研究方向:文物與博物館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