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勝波+黃雨蒙+張宇+張永攀
密切黨群干群關系,保持黨同人民群眾的血肉聯系,是我們黨治國理政的根基。在全面從嚴治黨的新形勢下,本刊記者走進礦冶文明古都、山水宜居新城的黃石,深入街道社區田間地頭采訪。我們在與基層干部群眾對話后欣喜地發現,干部開始丟掉官氣、驕氣、傲氣,落實想群眾所想、急群眾所急、幫群眾所需的宗旨要求,追求讓老百姓看得見、摸得著、感受得到的務實效果,真正增進了感情、溫暖了民心、深化了親情。
用“心”字換取民心,
做群眾的貼心人
9月13日清晨,大冶市保安鎮農科村的劉傳六起床不久,村支書王能干就找上了門。“村里廣場要清雜草,缺人,來幫忙吧!”劉傳六二話沒說,拎起水杯就跟著王書記出了門。劉傳六雖只是村里的一名普通群眾,但他和村子其他人一樣,都愿意聽村干部的話,也愿意為村子出力。
“低調做人,高調做事。”與群眾打成一片的王能干書記,有他一套和群眾相處的訣竅,“絕對不能把自己的位置放得太高”。接待村里來的群眾,他會面帶微笑進行“接待三部曲”:打招呼、倒杯水、請他坐。三個步驟下來,不少氣勢洶洶找上門來的村民,氣都消了不少。
“曹書記,上班去呢?”曹紅是陽新縣張家垴社區的黨委書記,每天早上上班,從家到社區辦公室,不過短短十幾分鐘的路程,一路上卻能碰上七八個熱情的居民跟她打招呼,曹紅總是笑得嘴巴都合不攏。
她在社區里的好人緣是“靠腳走,靠嘴說”出來的。“我們以前有事打110,如今有事找社區。”社區居民胡細慶告訴記者,現在社區干部上街打掃衛生,剛開始只有3個干部打掃,沒一會兒大家紛紛拿出掃把,加入清潔大軍,曾經的“臟亂差”社區如今整潔得令人賞心悅目。
做群眾工作,就要將心比心、換取真心。“做群眾的貼心人”,這是習近平總書記明確指出的好干部的價值追求、行動方向。而在記者走訪中,干部群眾親如一家的融洽氛圍,也正在恰如其分地闡述著這句話的真正內涵。
用“干”字帶動發展,
解決群眾燃眉之急
“一間老房子,兩張破桌子,三個老婆子。”大冶市保安鎮團結街社區地處老城區,社區居民曾經常常這樣調侃社區辦公的“低配置”。但如今當記者走進社區修葺一新的黨員群眾服務中心,卻再也不見當年的“窘況”。2012年,團結街社區籌資180萬修建的黨員群眾服務中心,讓社區工作終于有了“根據地”。
平臺搭建好了,干群關系還需“各個擊破”,而精準扶貧的春風,也讓越來越多的基層群眾過上了“私人訂制”的好日子,更拉近了干群之間的距離。
自從黃石市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組成的工作隊駐村扶貧以來,村干部和工作隊領導隔三差五來探訪,太子鎮農莊村貧困戶費世流的日子終于有了盼頭。村里通過多方籌資,投入近5萬元為費世流家改建廚房和廁所,將他破舊的老屋里里外外修整得煥然一新。“多虧村里幫我修好了房子,不然前段時間那么大雨,老房子要被淋垮了!”工作隊還幫助費世流在村里精準扶貧項目“虎紋蛙養殖基地”入了股,每年都有固定分紅收入,平時還可以去基地打工掙錢。
“我雖然不好意思說,但是村里干部和扶貧工作隊對我的好,我都記在心里。”坐在自家的新房里,費世流心滿意足。
用“情”字縮短距離,
以真情付出溫暖群眾
大冶市王葉村的一片葡萄園里,沙土袋堆砌的堤壩似乎在提醒著人們,一個多月前,這里曾經歷過洪水的瘋狂肆掠。7月6日,黃石市決定將大冶湖王葉村段泄洪。聽到這個消息,王葉村的王順勝差點崩潰,他借款投入數百萬的幾百畝水產養殖基地頃刻被淹,葡萄園也損失了一半。眼看幾年的心血付之東流,王順勝幾天都吃不下飯,直喊“不活了”。
“留得青山在,不怕沒柴燒。你要相信政府會幫助你的,再說我看你這葡萄地還有救,我來幫你搶!”村支書王軍民看到王順勝僅剩的30余畝葡萄園,地勢較高,水還沒漫上來。于是,打電話叫來30多個村民,調來水泵,爭分奪秒為王順勝搶救他的“最后一根稻草”。
淌著漫過脖子的洪水,王軍民和村民們為王順勝搶下了葡萄地。8月,王順勝的葡萄地迎來了豐收,他摘了幾串葡萄送到王軍民手里。“那葡萄真甜啊!”王軍民笑著告訴記者。
在防汛救災搶險一線,王軍民和許許多多基層干部一樣,急難險重沖在前,當仁不讓挑起重擔,為百姓創造一片可以遮風擋雨的蔭涼。同樣,干部“干”的每一件事,群眾們都牢牢記在心里,他們也將心扉敞開,讓干部們感受愛的回應。
接連幾十天堅守在救災一線,腦袋曬破了皮,還灌了膿,陽新縣富池鎮副鎮長王敏來到私人診所上藥。沒想到收費的時候,診所的老板周慶西死活不要錢:“你們在堤上那么辛苦,這點小事是我應該做的,怎么能收你的錢呢?”
“他們太辛苦了!給他們補充下營養。”68歲的富池鎮婆婆龔菊鳳平時特別節儉,舍不得吃穿,卻舍得自掏腰包,為村里的防汛人員做了一大盆紅燒肉。
是啊,天地之間有桿秤,那秤砣就是老百姓。干部干得怎么樣,老百姓自會用行動回應,洪水雖可怕,卻幫干部與群眾在患難中見了真情。
用“換”字改善作風,
堅持群眾利益至上
2012年初,王軍民在王葉村新官上任不久,村里準備出售舊辦公樓。這時有人悄悄給王軍民送來3萬元現金,想低價收購,見王軍民軟的不吃便暗中威脅。為此,王軍民想了一點子:“來一場公開拍賣,就高不就低。”
“71萬!”拍賣的價格比村里預設的最低價多出2.5倍,在場村民歡聲雷動,因為村民們知道,王書記又有錢為村里辦事了。上任不到3年,王軍民和村“兩委”一班人帶領村民建橋、修道、建文化活動中心,讓村容村貌大變樣。
同樣,2008年,大冶市保安鎮盤茶村村支部換屆,村民們推舉原本在鎮上做廣告生意的明安池回來當支書。“明老板”變成了“明書記”,讓村子短短幾年氣象一新。明書記自信地告訴記者:“村民都知道我沒必要貪污,而是會想方設法做實事。”
陽新縣楓林鎮樟橋村也在2014年迎來了村領導班子的大換血。前段時間,為了整治村容村貌,村里開始清除閑置的破屋爛舍。為了消除群眾們的顧慮,村副主任符秀蘭帶頭拆除了自己的房子。不僅如此,干部們還紛紛號召自己的親戚帶頭做示范,群眾看在眼里,都主動加入進來,本應棘手的拆房行動得以順利進行。
“只要有良心的人,沒有不說他們好的!”村民胡幫宏見證了村里領導班子從曾經懶散怠工到如今勵精圖治的新作風,常常在私下和村民們討論:“這個領導班子了不起!”
在全面從嚴治黨的新形勢下,換屆換出好班子、新思路,風清氣正造就好作風、新氣象,民心有什么理由不回歸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