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宇杰
【摘 要】IP作為文化產業的一個法律名詞,在引入影視行業后迅速成為行業熱詞。同時,在IP驅動下,影視行業出現了一種新格局,其對行業發展的影響都是值得我們研究的課題。
【關鍵詞】IP;粉絲經濟;新格局;全產業鏈開發
中圖分類號:J992 文獻標志碼:A 文章編號:1007-0125(2016)10-0149-01
一、IP的來源及其在影視行業的新內涵
IP(Intellectual Property)意為知識產權,其最初為網絡之間互聯協議。進入影視行業,其所指復合了符號、品牌、版權等多重含義。在影視行業的IP是一個擁有更大想象空間的產品組合。
二、IP驅動下影視行業新格局
(一)IP內涵外延擴大
經過幾年探索,影視行業IP內涵不斷豐富,主要有以下幾個方面。
1.明星IP。明星作為影視作品的重要表現形式,背后大批的粉絲也使其成為影視行業的大IP。因明星IP的效益促使大批明星拓展自己身份的現象產生,一人多重身份,由演員、歌手到導演、制片。明星IP影響力為其導演或參與制片的影視產品帶來巨大效益。
2.文藝作品IP。文藝作品IP主要包括文學作品、藝術作品。如2015年《小王子》被改編成電影,迅速席卷手游、出版以及廣告行業。此外,文藝作品IP還包括擁有大批粉絲基數的網絡文學作品。
3.影視原創及其他IP。影視原創IP即最初就以影視形式呈現的IP作品,人們就帶著期待去接受成功原創IP系列衍生品。原創作品豐富著影視行業的內涵,并為影視行業提供了新鮮的血液。
(二)IP的系統經營:全產業鏈開發
1.產業鏈上游:制作一個精品影視IP。通過某種形式的作品,打造出一個完美的品牌形象,從而獲得較大的市場占有率。以電視劇《花千骨》為例,先挑選出大眾追崇的原創網絡小說,演員選取征求網民意見,力邀趙麗穎和霍建華兩大明星IP。在制作中畫面力求精美,人物造型考究,符合大眾審美,以期打造出一個優質的IP。
2.產業鏈中游:IP的包裝傳播。首先,《花千骨》為配合內容宣傳制作了精美片花,對內容進行有保留的解讀,留下懸念吸引觀眾的興趣。然后對應的影視歌曲配合預告提前投入市場,先火的歌曲可預測電視劇關注度并提前為此劇做宣傳。最后在傳播平臺的選擇上,根據受眾特征選在湖南衛視投放。優質產品加包裝宣傳讓《花千骨》一播出就成為收視冠軍,優質IP變大IP。
3.產業鏈下游:游戲、大電影、配套番外篇制作及其他產品商業授權。《花千骨》這一影視品牌形成后,與之相匹配的手游、網游隨之跟進。這種跟進的方式在拓展品牌外延的同時相互促進,互為宣傳,產業鏈的開發推進更快更容易。
三、新格局下影視行業繁榮局面形成的原因
(一)IP背后強大的粉絲經濟
“粉絲是最優質的目標消費者。”[1]IP驅動下的影視行業繁榮的本質就是粉絲創造的“粉絲經濟”。“粉絲不僅是產品的消費者,而且是下一個新產品的制造者。”[2]續拍、衍生產品生產、明星IP轉行并在短時間內獲得票房和口碑,這些主要都是依靠粉絲的力量。
(二)全產業鏈開發的產品帶來的協同宣傳效果
近年來,電視劇、綜藝節目、電影、圖書、網游、手游、玩偶等各種形式的產品在市場上相互轉化。以《爸爸去哪》為例,“跨界產品則突破了傳媒行業界限,實現了與IT、金融、通信等多領域的跨界融合。”[3]這種全產業鏈的開發模式使得同一IP的產品幾乎囊括了所有平臺的消費者。
(三)多平臺合作帶來的多平臺宣傳
IP的全產業鏈開發,涉及不同行業的共同利益。為了實現利益的最大化,各平臺作為信息資源產業的中段,都盡最大能力為合作的資源進行推送宣傳。這種多平臺的合作將產品信息送入到消費者所在的每個角落。尤其是在媒介大融合的互聯時代,同一平臺同一內容以不同的端口送入消費者的視野。
四、IP狂歡下的思考
(一)IP版權保護
由于我國IP市場尚處于啟動期,對知識產權的立法滯后,缺乏有效監督,導致IP版權糾紛頻繁。要想建立一個更加有序的IP市場環境,亟待出臺更完善的行業規范、法律制度。
(二)IP對影視行業發展帶來的影響及趨勢
在IP驅動下,完善的影視行業信息產業鏈逐漸形成。多層開發,節約更多人力和物力,有效解決資源稀少的問題。知識產權關注的增加,對原創IP也起到激發作用。
但“唯IP現象”不利于行業長期穩定發展,忽視了IP自身質量,對市場整體質量的提高形成障礙,過度關注“粉絲經濟”,文化行業就失去獨有的引領性,最終浪費的是已經搭建的商業模式和行業的發展。
影視行業以IP為主要驅動力的新格局已初具模型,但這種結構內部的穩定性、系統性、協調性仍需要時間的檢驗。
參考文獻:
[1][2]李光斗.粉絲經濟學[J].觀點,2013,(11).
[3]吳軍.“大媒體”融合全鏈條開發——《爸爸去哪》IP產業鏈獨家盤點[J].傳媒觀察,2015,(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