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丹丹
當阿芹挽著她的丈夫,微笑著站在我的面前,向我問好時,我簡直不敢相信,她丈夫就是那個4個月前高空墜落重型顱腦損傷,在我們腦外科搶救的患者。“阿芹,你老公恢復得這么好,可以說是一個奇跡。”阿芹說,這次是陪丈夫來做顱骨修補術的。阿芹向她丈夫介紹著我,她丈夫看了一會兒我的胸牌,慢慢說道:“謝謝你,謝謝你……”那天當阿芹接到電話得知老公摔傷,嚇得腿都軟了,到了縣醫院看見救護車上滿身是血的老公,心像被刀割一樣痛,就知道害怕,卻一滴眼淚都流不出來。當地有熟人勸她放棄,說病人經不起顛簸,可能沒上去南京的高速公路,人就不行了。但阿芹覺得她老公平時身體很好,一定能堅持到南京。深夜10點,終于趕到了南京,急診會診的腦外科醫生說:“手術費用大概3萬,但開刀以后,病人很可能是植物人,而且可能雙眼失明,家屬考慮10分鐘再答復吧。”阿芹沒什么文化,但知道“時間就是生命”,她跟醫生說:“1分鐘都不用考慮,我立即簽字”。因為走得急,就帶了家里僅有的5000元,但她相信“人心都是肉長的”,感謝當時的陶超醫生相信她,為她擔保,當老公被推進手術室的那一刻,阿芹的眼淚“嘩嘩嘩”直流,停也停不住。
住院13天,阿芹每天都能遵守探視制度,從來沒有哭天搶地、沒有情緒失控,一直信任、理解我們的工作。
“為了省錢給他看病,我每晚都坐在樓梯的椅子上睡覺,有一次摔了下來,滾下樓梯,當時我還想,就讓我死了算了,我就不用這么難了。還好,你們每天都來安慰我,讓我感覺很親切,就像家人一樣,幫我渡過難關。”阿芹用樸實的言語,表達了對醫護人員的感謝。
阿芹和她的丈夫,是城市里一對普通的農民工夫婦,女兒高三、兒子初中,其經濟能力可想而知。但阿芹每次進監護病房探視時都對我說:“錢不是問題,你們盡管用最好的藥,最好的辦法給我老公治,我希望他能活著,我不想當寡婦,不想孩子沒有爸爸。”阿芹堅毅的眼神,讓我不忍心對她說我的擔心,說得最多的就是:“讓我們一起努力,相信你老公會一天比一天好的。”
愛在左,同情在右,走在生命路的兩旁,我們能做的,就是為她丈夫提供我們病區最優質的護理服務。
病情平穩后,阿芹要帶她丈夫去做康復治療。在康復醫院除了打針、掛水,她什么都干,已然是半個護士了,翻身、拍背、抽痰、肢體功能鍛煉,她都會,有一次她老公3天沒解大便,用開塞露后解了好多,自己都快被熏倒了。第二天,顱骨修補手術很成功,她丈夫看見我,就能說出我的名字。我拍拍阿芹的肩說:“現在,你心里的大石頭,終于落地了吧。”阿芹答道:“是呢。”笑容舒展在臉上,就像一朵盛開的海棠。
阿芹的笑容,就像人間的四月天,是愛,是暖,是和諧的醫患關系給了她信心和希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