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平
換屆之際,各地正緊張有序地開展縣鄉換屆選舉。作為干部考察員,筆者總能發現有人在評價干部時,總是張三好李四好王五也好,并且只談成績,不談問題。在組織向其征求新一屆班子建議人選時,他認為誰都很優秀、誰都可以,給不出明確意見。在旁人眼里,這就是“會做人”,是典型的“好好先生”。
“好好先生”,看似與人為善,實則私心太重;看似維護“和諧”,實則遮掩問題、回避矛盾,對工作沒有責任心。一個地方和單位,如果“好好先生”多了,到處都奉行明哲保身的好人主義處事哲學,就會正氣缺失、紀律松馳、原則削弱,損害黨的形象,更為嚴重的是不僅工作局面難以打開,還會讓地方發展貽誤戰機。
換屆五年一次,一次換屆事管五年。在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關鍵時期,迫切需要選出一批能干事、善擔當的干部。為此,須把那些為官不為,在精準扶貧、民生發展等艱巨任務面前裹足不前的“好好先生”清理出來。在制定新一屆班子建議人選時,要堅持新時期好干部標準,以德才選干部、憑實績用干部,把那些埋頭干事、敢于擔當、實績突出、群眾公認的好干部推薦出來,讓那些懶政、無所作為的“好好先生”不被重用,通過履職盡責考核,真正推行能者上、庸者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