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寧遠
悠悠萬事,民生為大。“十二五”以來,桂林市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局(以下簡稱“桂林市人社局”)緊緊圍繞“民生為本、人才優先”工作主線,大力弘揚“要干就干最好,要爭就爭第一”的人社精神,迎難而上,全面深化各項改革,超額完成了上級下達的各項目標任務,先后被國務院、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部評為“全國創業先進城市”“全國人社系統優質窗口”“全國清理整頓人力資源市場秩序專項行動先進集體”等。一項項為民謀福祉的民生工程如花綻放,讓百姓切實感受到黨和政府的溫暖,用數字與成效交出了一份幸福而精彩的“民生答卷”。
拓寬就業創業“富民路”
“改善民生是最大的政績,抓民生要用心用情,要堅持?;尽⒍档拙€、促公平,補齊短板,讓全市人民在共建共享中有更多的公平感、獲得感、幸福感?!?桂林市委書記、桂林市人大常委會主任趙樂秦對開展民生工作做出重要指示。
就業是民生之本。桂林市人社局積極響應上級號召,激發全民創業創新熱情。2011年初以來,以農村勞動力和高校畢業生為重點,多次組織“春風行動”“公益性大中專技校畢業生雙選洽談會”等活動366場,發放“春風卡”等宣傳資料153萬余份,“春風行動”和雙選會已成為桂林公共就業服務的知名品牌。全市城鎮新增就業人數47.6萬人,城鎮失業人員再就業11.3萬人,就業困難人員再就業4.7萬人,城鎮登記失業率為3.71%,控制在市政府下達的4.5%指標以內。
“多虧了這次培訓,讓我的工作這么快就能上手?!碧茣跃壥枪鹆质腥菘h廟頭鎮上東嶺村村民,在參加桂林市人社局組織的精準技能培訓后,不但順利找到了工作,還通過打拼成為一位小有名氣的“包工頭”,帶動20多名貧困人口就業。
2012年年初以來,桂林市人社局堅持“輸血”與“造血”并重、“扶貧”與“扶智”并舉,打出一套以就業扶貧為基礎、創業扶貧為重點、高校畢業生就業創業為關鍵的“組合拳”,已帶動1632戶貧困戶實現了穩定脫貧,舉辦各類培訓6000多期,培訓283萬多人次。
為推進大眾創業、萬眾創新,桂林市人社局成立了創業服務中心,開展創業擔保貸款“快易貸”行動。2015年12月23日廣西就業創業工作經驗交流現場會在桂林隆重召開,創新推進“政策+銀行+公司+農民工”創業擔保貸款新模式。至今,已發放農民工創業擔保貸款3073萬元,帶動652人創業,貼息45.5萬元。
為了讓群眾就業有“位”,桂林市以桂林國際旅游勝地建設為契機,以家政服務、養生休閑行業為抓手,建立健全鄉村旅游培訓機制,著重打造鄉村旅游特色品牌,讓老百姓在家門口實現就業創業。將桂林特色菜肴、小吃如“陽朔啤酒魚”“恭城油茶”等的制作技藝制作成教學光盤作為培訓內容推廣,讓桂林的特色菜肴得到更好的傳承和發展。
桂林這座洋溢著創業創新活力的城市,正成為創業者點燃激情、放飛夢想的廣闊舞臺。
織牢社會保障“安全網”
“沒想到我63歲就能領到國家發放的養老金。”自桂林市實施城鄉居民社會養老保險工作后,永??h百壽鎮東岸村村民梁昌愛老人心里就格外踏實,“我能按月領到養老金,這在以前想都不敢想。”村里60歲以上的老人都領到了養老金,大家都踴躍參保,村民們都說,趕上了好政策,我們農村人也可以安心養老。
至今,桂林市城鎮職工養老保險、醫療保險、失業保險、工傷保險、生育保險參保人數分別為47.66萬人、120.99萬人、28.18萬人、42.17萬人和32.17萬人,均比“十一五”末有較大幅度增加,實現了新突破。“五險”(不含城鄉居民基本養老保險)基金總收入77.58億元、總支出79.05億元。連續11年調整企業退休人員基本養老金水平,月人均養老金由2010年的1230元提高到2015年的2024元。城鄉居民養老保險基礎養老金標準從2011年的每人每月55元提高到2015年的每人每月90元。3次調整失業保險金標準,參保失業人員每人每月至少可領取失業保險金達980元。
桂林市推進社?!耙豢ㄍā惫こ?,首批發行市本級參加城鎮基本醫療保險人員社保卡43萬張,預計年底全市將制發285萬張社會保障卡(含農村養老保險參保人),實現與全區14個醫保統籌地區的網絡互聯,為參保人員提供信息存儲與查詢、社保繳費、社保待遇支付、門診住院手續、聯網結算等多功能便捷服務,讓廣大群眾享受到更多發展成果。
今年桂林市還實施多項社保政策,全面啟動“全民參保登記計劃”,迎來一個全民參?!叭采w”時代。桂林市穩步推進保障范圍,參保群體從就業群體向城鎮非就業居民、農村居民延伸,實現人人參加社會保險。一張結實緊密的“社會保障網”已經織成,切實提升了群眾的幸福指數。
撐起農民工權益“保護傘”
9月1日,一面繡著“人民公仆、情系民工”字樣的錦旗送到了龍勝各族自治縣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局,感謝他們幫助12名農民工討得被拖欠的工資36萬余元。
農民工討薪難,是全社會關注的熱點問題。維權能力低、通道少、成本高、法律法規不完善等都是農民工討薪過程中遇到的障礙。
近年來,桂林市人社局主動作為,組織有關部門認真做好農民工維權工作,以實施勞動用工備案制度與“兩網化”管理為抓手,開設“農民工維權綠色通道”,對貧困農民工實行優先接待、優先受理、優先指派的“三優”服務,確保農民工討薪、維權問題能及時得到解決。2011年以來,共幫助5萬多名勞動者追回欠薪3.75億元。
“人民對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們的奮斗目標。服務群眾沒有休止符。”桂林市委組織部副部長、桂林市人社局局長李安平表示,民生保障是一張沒有句號的“考卷”,“趕考”永遠在路上。桂林市人社局將不忘初心,繼續前進,向社會和群眾交出新的更加優異的“民生答卷”。
(作者單位:廣西壯族自治區桂林市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