瑞秋·納威爾
在電影《人猿星球》中,一個人發現自己來到了被有高度智商的靈長類所統治的世界,在那里人類受到奴役。系列電影取自1963年皮埃爾·布勒的書。皮埃爾說這個現在已經成為經典的故事屬于“社會幻想”類書籍。
假如把這一幻想推而廣之,不但猿類具有與人同等的智力,而且地球上所有的物種都這樣,那么會發生什么情況?試想這個星球上的每個動物都突然覺醒,成為理性的、有自我意識的生物,那又會發生什么?是會像人類一樣一種生物最終統治所有其他生物,還是各種生物達成某種和平的、明智的共存?這看起來可能是一個荒謬的思維實驗——這顯然是不可能的——不過,探索這一問題可以揭示人性中有趣的(且讓人壓抑的)事實以及人作為地球上主導物種的位置。
不幸的是,對這一假設的問題并沒有漂亮的答案:“簡而言之就是會發生混亂,”布里斯托大學的行為生態學家伊納斯·卡希爾說,“我們絕不應默認智力是好的。”

靈長類動物,因其力量巨大和對生拇指,可能成為人類強大的競爭對手
“我們會相互廝殺,”牛津大學的進化心理學家羅賓·鄧巴說,“人類在遇見新人類時通常不會保持好奇心及平和心態。”
圣安德魯斯大學的比較心理學家約瑟夫·考爾同意這一看法:“如果你研究一下人類歷史,你會發現人類很難獲得友誼。也許現在比過去要稍微好一些,但是看看全世界,告訴我你是不是真的這樣認為。”
鑒于我們長期以來對自己同類和其他物種的滅絕行為,沒有理由認為我們對產生自我意識的動物不會這樣做。基本上,會爆發第三次世界大戰。“我們對陌生人和威脅會作出非常負面和進攻性的反應,”卡希爾說。
那么,誰會在戰爭中獲勝?很多動物是沒有一點機會的。比如草食動物。它們大多數時間要通過吃草來獲得生存所需的能量。這就限制了它們溝通、制作工具、建立文化、參與戰斗的時間。所以,肉食動物有一些優勢。鯊魚、海豚、虎鯨也排除在外,因為它們被限制在海洋中——盡管海洋生物可以在水下爭奪權力。同樣道理,只能在特定地方生存的動物——比如在沼澤、熱帶雨林、沙漠里生存的動物也無法征服世界,因為它們被限制在各封閉自的環境中。

雖然鯊魚是強壯的食肉動物,但是它們的統治范圍僅限于海洋
大型食肉動物,比如獅子、老虎、熊、狼,甚至包括非食肉動物,比如大象和犀牛,有可能像電影侏羅紀公園里面那樣征服世界。它們可能在短期內對人類的統治地位構成最大的威脅。假如我們被剝光衣服,扔到森林里,它們極有可能把我們打敗。但是鑒于我們擁有現代化武器,而人類的數量遠遠多于大型食肉動物,它們新獲得的智力只能在很短的時間內戰勝我們,之后便會被我們消滅(巧的是,很多生物正是因為人類而滅絕)。牛津大學行為生態學家亞列克斯·卡采爾尼克說:“最終,我認為我們會徹底打敗它們。人類會獲勝。”
雖然最讓人恐懼的食肉動物已被排除在外,但還有一個新的挑戰者:與我們最接近的靈長類動物。卡希爾指出,技術正幫助人類拓展自身的能力,而靈長類具有相同的生理功能,可使用我們的技術。黑猩猩、人猿、倭猩猩、大猩猩有可能得到我們的計算機并操縱我們的槍炮,同時它們的身體更加強壯,更加敏捷。它們可以將人類的工具據為己有,并開始發明它們自己獨創的技術。
但是靈長類動物能否做到以上這些很有可能取決于他們能否通過某種方式竊取人類積累的知識,包括如何使用技術,如何有效作戰以及如何理解人類等等。將這些知識據為己用將成為致勝的關鍵,但是他們可能無法做到這一點,因為在此之前人類已經把它們消滅了。“如果它們獲得了這些知識,那么人類與靈長類將打成平手。”考爾說,“如果它們未能得到知識,它們就無法統治其他物種,盡管它們是強大的挑戰者。”
只要時間充足,快速適應變化中的環境將可能成為征服世界的最強武器。這也是人類征服地球的核心技能之一。盡管我們在溫帶草原上進化,我們很快發現了適應不同環境的方法,很多環境與我們的發源地非常不同,從山頂直至凍原。數量也很重要,還有躲避不被發現的能力。
換句話說,所有的證據都指向細菌和其他微生物,它們將繼承地球——超過現在的水平。但是,細菌沒有神經系統,細菌獲得智力比多細胞生物獲得和人類一樣的智力更加離譜。這對人類來說是一件好事,因為細菌已經無處不在了。“細菌到處都是,我們身體內也有細菌。”考爾說,“它們會成為非常強的競爭者。”

人類的身體力量遜于很多動物
“如果某種小型生物獲勝,我不會感到驚訝,”鄧巴表示同意,“我的猜測是我們可能成為非常原始的生命形態的獵物,比如細菌和病毒。”
“如果人類要面對與智能細菌——尤其是那些壞的細菌——的戰爭,那么我們將陷入很大的麻煩,”考爾說,“問題是我們無法完全消滅它們,因為我們的生存離不開細菌。”
即使人類被消滅,沖突還是會繼續下去。沒有理由相信任何達到人類智力水平的物種在剝削其他物種和搶奪資源方面會與人類不同。類似的,物種內部也會發生斗爭。“記住動物不會為了本種族的利益來解決問題,” 卡采爾尼克說,“它們會為了自己的族類、文化或家庭團體的利益而戰。”
綜上所述,每個物種最終很可能都要遭殃。隨著物種數量下降,生態系統會崩潰,只有最頑強的物種能存活下來——細菌、蟑螂可能還有老鼠——繼承地球。不過,即使到那個地步,世界也不會變成某種末日后的和平的烏托邦。正如卡希爾所說,不論最終哪種物種生存下來,它們都“可能像人類一樣破壞地球。”
“沒有任何理由認為其他物種會比人類更加利他,”他說,“我們所見的自然界的平衡的基礎是權力的平衡。”?笏(選自荷蘭在線網)(編輯/小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