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初晴?一帆
陳平
主任醫師,師從著名中醫急診專家王左教授。對中醫、中西醫結合治療心、腦血管疾病、中醫急癥等疑難雜癥積累了較豐富的臨床經驗。
《科學生活》:冬令進補的好處有哪些?
陳平主任:從中醫理論而言,冬天為封藏的季節,此時服用滋補為主的膏方容易被機體吸收,其營養成分可以在體內儲藏下來,所以冬令是服用膏方的最佳季節。從西醫理論而言,冬季人的新陳代謝會比較慢,有利于營養物質的吸收、留存。這與一些動物在入冬前進食足夠的食物以安度冬眠期是一樣的道理。綜合看來,冬令進補營養可以更好地被人體吸收且容易留存下來,所以一般選擇冬令時節進補比較好。
《科學生活》:老百姓都知道冬令進補吃膏方,卻不知“膏方”還有開路藥。“開路藥”是什么?“開路藥”有什么作用呢?
陳平主任:所謂的“開路藥”是服用膏方之前用來調整人體機能的一類湯藥。
“開路藥”主要起到兩個作用。一個作用顧名思義,是“開路”的作用——也就是投石問路,有些患者從來沒有吃過中藥或膏方,用“開路藥”可以觀察其服用湯劑后的反應,以便在膏方中選擇針對性較強的藥物,取得更理想療效。
另一個作用是調理脾胃功能。膏方需要通過胃腸來吸收,但有些患者平時胃口不佳,甚至有腸胃道癥狀,如腹脹、便秘等。這種情況下,如果直接進食膏方,非但不能吸收,反而使胃口變得更差,此時就需要用“開路方”來調整脾胃功能。此外,脾胃虛弱者服用膏方前也宜先服“開路方”,在服用“開路方”時要注意,盡可能祛除濕濁,使胃腸處于良好的功能狀態,為進食膏方做
準備。
《科學生活》:有些患者覺得“開路藥”就是要把平時吃的大魚大肉的營養排泄了,再進行冬令進補,是不是有點太可惜了。是這樣嗎?
陳平主任:“開路藥”是為了服用膏方做準備,具有調整、清理腸胃的作用,也就是去胃腸內的“糟粕”,調整胃腸的功能。有些患者平時不注意飲食生活規律,喝酒、吸煙、飲食油膩、熬夜等,使胃腸功能紊亂,舌苔厚膩,時常會有胃脹、噯氣的情況。這時患者如直接服用膏方進補是補不進去的,有時甚至適得其反。而“開路藥”可以將胃腸道調理好、清理干凈,利于膏方的吸收。
而且,平時進食的大魚大肉是用以補充人體的蛋白質、脂肪等物質。中藥膏方的調補則是根據人體氣血、陰陽的盛衰而進行調理,這也就是為什么有些人的膏方要用人參、阿膠,而有的人要用鹿角膠、紅參。
《科學生活》:“開路藥”適合哪些人群呢?吃膏方都需要“開路藥”嗎?
陳平主任:并不是所有的人都需要吃開路藥。一般來說,胃腸功能不佳、沒有進補過膏方的患者需要服用開路藥。
如今,很多患者都知道冬令進補前要吃“開路藥”,吃膏方前會先來醫院把把脈,看是否需要服用開路藥。如果需要服用開路藥,那么服用1~2周左右時間再開膏方;如果不需要服用開路藥,那么可以直接開膏方服用。
值得注意的是,“冬令進補是不是需要服用開路藥”與“之前是不是一直服用膏方”沒有很大的因果關系。很多“老膏民”每年都服用膏方,但如果今年恰好腸胃不適,那么就需要服用“開路藥”;有些患者從來沒有吃過膏方,但體質沒有明顯的盛衰偏差,胃腸功能良好,那么也可以不用開路藥。
《科學生活》:什么時候開始服用開路藥呢?如果錯過了這一時段,怎么辦呢?
陳平主任:一般而言,冬令進補膏方在冬至前后開始服用,膏方的制作周期通常約為2周時間,而“開路藥”應在開膏方之前2~3周左右的時間開始服用。一般建議從未進行膏方進補的患者在十月中下旬就需就診,以判別是否需要用“開路方”來調整。
“開路方”只要提前于膏方服用一段時間就可以了,所以,不存在會不會錯過開路方時段的問題。
《科學生活》:“開路藥”也要一人一方嗎?
陳平主任:中醫講究辨證治療,“開路藥”肯定也要一人一方。有些人圖方便在藥店、超市買預先做好的成藥膏方,一家人一起吃。我們不反對服用成藥膏方,但也不主張這種進補的方法,因為膏方有調理與治病兩個作用,而每個人的體質肯定是不一樣的,應該通過辨證來服用膏方,因此還是提倡一人一方,“開路藥”也應
如此。
《科學生活》:“開路藥”都是什么藥呢?是否就和平時服用的中藥是一樣呢?
陳平主任:一方面開路藥有調理脾胃功能,所以會包含一些健脾、化濕、消導的藥物;另一方面要根據個人病癥進行調理,所以還含一些針對疾病的治療藥物。
開路藥與平時服用的中藥基本上沒有比較大的差異,也是湯藥,僅僅可能是調理脾胃方面的中藥會多
一點。
《科學生活》:“開路藥”是否有禁忌,生活中應該注意什么呢?
陳平主任:就開路藥而言,一般沒有特別的禁忌。但是,服了開路藥以后是要服用膏方的,那么這時就要特別注意保護脾胃功能。否則,一邊吃開路藥,一邊又不注意保護脾胃,后續膏方就沒有辦法更好地吸收了。
吃開路藥與吃膏方的注意點是一致的,不要喝濃茶、咖啡,不要吃辛辣、油膩的食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