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進 胡建龍 王宇翔
【摘要】 為了進一步促進校園網的發展,為學生提供健康、便利的上網環境,本文從VI,即視覺形象識別系統的角度出發,通過對視覺形象識別系統的概念進行闡述,在結合其系統構成的基礎上,分別對校園網基礎設施中的計算機、路由器、網線以及交換機的視覺形象進行了詳細的設計和分析。
【關鍵詞】 校園網 基礎設施 VI設計
前言:隨著高校校園計算機信息化的不斷發展,校園網絡建設工作也在全國范圍內得以廣泛開展,進而成為校園管理和獲取信息資源的重要方式。在此背景下,如何以科學、合理的校園網視覺識別系統來幫助校園網用戶實現對各類網絡基礎設施的識別,進而提高教職員工與學生上網效率和上網安全,已成為當前校園網建設的關鍵工作。
一、視覺形象識別系統概念
VI,即視覺形象識別系統概念的提出源于企業視覺識別系統,起源于上世紀六十年代的歐洲,在當時,其與當時企業識別系統,即CI的概念并不具有明顯的界限,隨著互聯網時代的到來,視覺形象識別系統成為了一項獨特的體系,即以標準字、標志、標準字體和標準色為主而展開的一項完整的視覺表達體系,又稱為視覺識別系統 [1]。在網絡層面,VI則是通過借助相對靜態的且富有視覺化的具體傳播方式,對各項網絡基礎設施有組織、有計劃地進行標志設計,使公眾能迅速了解整個網絡體系,并對其產生深刻印象,進而達到準確識別各項網絡基礎設施目的一類視覺形象識別系統。
二、視覺形象識別系統的構成
(1)色彩。色彩是校園網基礎設施VI中的重要要素,其具有較強的視覺導向作用,通過對人的視覺器官進行刺激,從而使人產生視覺的沖動或是聯想,通過將看到的色彩與大腦中存儲的相應色彩對應的設施進行對比和整合,從而辨認出具體的網絡基礎設施。(2)造型是校園網基礎設施VI的另一重要部分,根據網絡基礎設施的類型、屬性和特點,對其視覺識別系統的標志造型予以設計和構造,需要說明的是,對于造型的構造不僅應符合人機工程學的相關原理,還應突出以人為本的核心設計理念,在使標志造型美觀、得體的同時,給人以較強的舒適度,增強視覺效果。(3)識別導向系統。對于校園網管理人員和維護人員而言,其需要依據各類設備標志符號來提高自身對設備位置確定的速度和精度,在此情況下,視覺識別系統則是在校園網這一環境中通過構建導向標志而形成的一套完整、統一和連續的符號。
三、校園網基礎設施VI設計
1、計算機機房。計算機機房是校園網的重要基礎設施,其是學生上機操作和教師上機指導的重要場所,同時,也是故障發生率和維修工作量最大的校園網基礎設施。因此,對其視覺識別系統的設計至關重要,不僅需要考慮網絡管理與維護人員維修和學生與教職工使用時識別的便利性,而且還應注重機房平時維護與管理的效率與安全。為此,分別設計圖1與圖2相結合的視覺識別標識。
2、路由器。路由器是校園網中的另一核心設備,其以當前信道的具體情況跟為依據,對路由進行自動選擇和設定,從而以最佳路徑將網絡信號發送至用戶端,使得用戶端能夠通過登錄服務器實現網絡訪問。相較于維修階段計算機機房標識符的紅色標識符,路由器大都是供用戶上網所用,強調的是網絡的暢通性,故將其視覺形象識別標識符的主色調設置為藍色。在此設計中,不僅考慮了路由器實物的造型以及標志的整體色調,而且也對路由器的使用方法和功能做出了進一步的標注,為校園網用戶的網絡接入奠定了良好的視覺識別基礎[3]。
3、交換機。交換機安置在校園網的數據鏈路層,主要負責進行數據的物理編址和錯誤檢驗,同時對幀序列進行排列控制。通常情況下,校園網的主干網大都以具有三層交換功能的吉比特以太網交換機為主,從而對校園用戶的用網需求予以較好地滿足。其具VI設計形式的交換機標識符,以深藍色和紅色線為主色調,將紅色連接線在各以太網交換機間進行穿插,以表示交換機的“交換之意”,即物理編址與錯誤檢驗,同時,以多根線條突出交換機的標識效果,也為校園網的管理與維護人員對交換機的日常監測、維修和養護提供了較大便利。
結論:本文通過對視覺形象識別系統的概念進行說明,在對其相關構成要素予以說明的基礎上,分別對校園網基礎設施的計算機機房、路由器和交換機等進行了詳細的VI設計。研究結果表明,科學的校園網基礎設施VI設計對于提高校園網的運行、維護效率和確保校園網的運行安全具有重要的作用和意義,未來,還需進一步加強對校園網基礎設施的VI設計,為促進校園網的健康、穩定發展奠定良好基礎。
參 考 文 獻
[1]冷俊敏,付國,荊振宇.IPv6試驗網絡的設計與實現[J].計算機工程與設計,2013,08(01):1850-1852.
[2]劉海英,馮文秀.校園網安全監控系統的研究與實現[J].計算機安全,2014,11(26):79-82.
[3]朱超平,林吉海.基于網格技術的校園網資源共享平臺[J].重慶工商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2013,05(09):525-5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