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宏偉
【摘要】 本文分為以下幾個部分:引子:提出基站設備安裝過程中的重大危險源;第一部分 重大危險源分析及管控思路:針對重大危險源進行詳細分析并提出管控思路;第二部分 針對重大危險源的過程管理措施及創新:如何有效的落實管控措施;參考文獻:本文參考的相關法規和標準。
【關鍵詞】 基站設備安裝 重大危險源 過程管理 創新的微信管控
引子
隨著我國移動通信網絡規模的擴大,移動通信基站建設量不斷增加,基站設備安裝施工中的安全管理問題也越來越突出。
在建設施工過程中,高處墜落、物體打擊、機械傷害、觸電、坍塌事故是最易發生的五種安全事故。而移動通信基站設備安裝施工一般分為室內施工、室外施工兩部分,兩部分對應最易導致安全事故的作業行為是:
室內施工中易導致安全事故的作業:帶電作業。
室外施工中易導致安全事故的作業:登高作業。
因此,基站建設施工中,突出的重大安全危險源有兩個:帶電作業、登高作業。
本文將針對重大安全風險進行危險源分析,提出管控思路與措施,并重點描述通過針對性的過程管理及創新,有效的落實安全管控。
一、重大危險源分析及管控思路
1.1帶電作業
基站設備安裝的帶電作業,最易產生觸電事故的操作為交/直流電纜布放,及其接線鼻制作連接,其中容易導致重大安全事故的行為有:
無電工證人員進行電工作業:未經專業電工作業培訓并考核合格的人員進行帶電作業,導致操作不當引起觸電安全事故。
作業人員未穿戴長袖緊扣工作服,導致裸露皮膚接觸帶電源。
作業人員未穿戴絕緣鞋與絕緣手套,導致觸電。
所使用的金屬工具未作充分絕緣,導致短接:比如螺絲刀刀頭部分,金屬扳手等。
在帶電作業的過程中,安全保障的核心是:持證上崗,充分做好絕緣防護。
1.2登高作業
高處作業:凡在墜落高度基準面2m以上(含2m)有可能墜落的高處進行的作業均稱高處作業。
基站設備安裝的登高作業,易產生高空墜落安全事故的操作為高處進行室外天饋安裝作業,其中容易導致重大安全事故的行為有:
無登高證人員進行登高作業:未經專業登高培訓并考核合格的人員進行登高作業,導致操作不當引起高空墜落等安全事故。
未戴安全帽遭遇高空墜物,導致重大人身安全事故。
未正確佩戴安全帶工作服等進行作業,導致高空墜落。
高空墜物砸落傷害。
在登高作業的過程中,安全保障的核心是:持證上崗,正確佩戴“生命三寶”。
1.3重大危險源管控思路
針對基站設備安裝過程中的重大危險源---帶電作業、登高作業,管控思路梳理如下:
如何通過過程管理,有效的落實針對性措施,是重大危險源管控的關鍵。對此,將在“第二部分 針對重大危險源的過程管理及創新措施”中詳細描述。
二、針對重大危險源的過程管理及創新措施
2.1制作“重大危險源辨識與控制圖”
基于重大危險源的分析與管控思路,制作“重大危險源辨識與控制圖”,如下圖1所示:
對“重大危險源辨識與控制圖”詳細說明如下:
(一)針對帶電作業:交/直流電纜布放,及其接線鼻制作連接
1、必須持證上崗—電工作業特種作業操作證
帶電作業人員,必須為經安全監督管理部門考核合格后,頒發電工作業特種作業操作證的人員,且證書須在有效期內。
2、穿工作服
為防止裸露皮膚接觸帶電源,工作服必須為長袖緊扣工作服,且在作業操作中袖口須扣緊。
3、穿戴絕緣鞋和絕緣手套
作業過程中,須穿戴橡膠等材質鞋底的絕緣鞋,穿戴橡膠、絲線等材質的絕緣手套。
4、工具絕緣
工具需要充分絕緣。比如使用專用的絕緣工具,或使用電器絕緣膠帶充分纏繞螺絲刀金屬部位,僅露出螺絲刀刀口。
(二)針對登高作業
1、必須持證上崗—高處作業特種作業操作證
登高作業人員,必須為經安全監督管理部門考核合格后,頒發高處作業特種作業操作證的人員,且證書須在有效期內。
2、正確佩戴安全帽
首先檢查安全帽是否有龜裂、裂痕和磨損等情況,發現異常現象要立即報廢,不得繼續使用。
將帽后調整帶調整到適合的位置,系牢帽內彈性帶。
帽體有足夠的空間可供緩沖,頭頂和帽體內頂部空間垂直距離一般在25~50mm之間。
安全帽的下領帶必須扣在頜下并系牢,松緊要適度。
禁止歪戴安全帽,不要把帽沿戴在腦后方。
3、穿工作服并系好安全帶、安全繩
穿戴工作服,并系緊袖口,防止松垮的衣服掛絆導致高空墜落。
安全帶使用前應檢查有無變質、卡環是否有裂紋,卡簧彈跳性是否良好。
正確佩戴安全帶,必須高掛低用。
高處作業如安全帶無固定掛處,應采用適當強度的鋼絲繩或采取其他方法。
禁止把安全帶掛在移動或帶尖稅梭角或不牢固的物件上。
4、防止高空墜物
高處人員與地面人員之間不準扔拋工具和材料,工作完成及時將工具及余料雜物清理干凈;嚴禁在塔上亂扔各物品,如廢料,扎帶頭,線纜頭等。
塔上必須使用完整的工具包,并將工具包扣好;所有工具材料不用時應放入工具包。
沒有攜帶工具的人員先行登高(登塔),攜帶工具的人員最后登高(登塔),下塔時相反;爬梯上方有人施工時,下方禁止上下塔。
2.2基于“重大危險源辨識與控制圖”的一般性過程管理
在基站施工前,要求必須進行施工組級的安全交底:
1)基站施工前,由施工隊長手持“重大危險源辨識與控制圖”,對參與施工的人員進行宣講。
2)宣講完畢后,由現場組長、安全員、現場施工人員在“重大危險源辨識與控制圖”上簽字確認。
3)施工完畢后,施工隊長向項目經理上繳簽字的“重大危險源辨識與控制圖”,以形成安全交底閉環。
一般性過程管理中具有明顯的風險和漏洞:若現場人員應付交底過程,僅簽字不交底,則起不到增強安全意識的作用。
為堵住漏洞,降低風險,提出創新的微信實時過程管控。
2.3創新的微信管控過程
隨著智能手機的應用,將上述的安全交底過程,在專門的手機微信群中完成,進一步保證安全交底的有效性:
1)在基站施工前,安全員發送“重大危險源辨識與控制圖”電子版在群中,并@對應的施工隊長、施工組員,要求進行安全交底。
2)施工隊長在現場完成安全交底宣講后,施工現場所有人員通過手機微信群反饋確認已知悉現場安全交底內容,理解注意事項。
3)安全員根據安全交底內容,將現場關情況拍照并發送到微信群中,確認反饋現場已按照要求佩戴了相關的安全防護用品,并按照安全操作規范進行操作的實施情況。
通過微信群的方式,項目經理、項目安全負責人可實時監控現場安全管控過程,并通過現場的微信反饋,起到安全交底閉環作用。
同時,項目經理、項目安全負責人也可通過微信群,及時提醒現場其他安全注意事項,起到現場安全管理提升作用,進一步保障了現場安全交底的有效性。
參 考 文 獻
[1]《中華人民共和國安全生產法》2014_第十三號主席令修改版
[2]《建設工程安全生產管理條例》國務院令第393號
[3]《通信建設工程安全生產管理規定》工信部規〔2008〕111號
[4]《建筑施工高處作業安全技術規范》JGJ 80-91
[5]《通信建設工程安全生產操作規范》YD 5201-20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