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舒祺
摘 ? 要:敘事性首飾是現當代首飾設計的核心概念和主要實踐取向的重要組成部分;研究時間敘事性原理下可逆空間中個人情感表達的首飾藝術形式是值得深入探討的課題。本文通過對時間敘事原理下的可逆性的分析,敘事性首飾的內容以及表現手法闡述,以具體案例深入剖析敘事性首飾的個人情感表達,希望為現當代首飾的創作領域開辟更為廣闊的空間。
關鍵詞:敘事性;可逆空間;首飾
中圖分類號:J526 ? ? ?文獻標識碼:A ? ? ? ?文章編號:1005-5312(2016)30-0158-02
一、時間敘事性原理下的可逆性
熱奈特對于敘事學的研究中,敘事時間是其著重進行分析和探討的概念之一,他提出,敘事的事實是敘述者與時間進行游戲的過程。這個理念在現代首飾設計中,設計師如何安排敘事場景以及人物出場順序是一個有趣的問題。另在文學作品中,時間、地點、人物三要素是構成整個敘事性故事的重要組成部分,如何將這三要素轉化成首飾設計中可運用的實質性元素且合理的進行分配,使其在現代首飾設計中發揮主觀能動性,并賦予個人情感表達,形成審美與趣味并存的互動性概念性作品同樣是筆者希望探討的問題。
物質的時間是單向流動和不可逆的。在現實中的時間,人是無法對時間物質上進行控制的,它也是無法改造的。敘事的一個重要功能就是把一種時間兌換成另一種時間,敘述者有辦法把現實中單向的不可逆時間變為敘事中多維的和可逆的。講述故事的人總是在無限可能性的世界里選擇他所感興趣的時間,然后掛在影片的時間軸上,進行重新的解構組合或是還原當時場景,將一個故事訴說完整,這就形成了敘事性時間的多維性以及可逆性的兩大特征的前提條件。敘事時間的研究事實上包括三個方面:對時間的選擇,時間順序的安排和對時間的變形。
二、可逆性在敘事性首飾中的應用
敘事性首飾的可逆性體現在時間的倒敘表達手法,將時間進行位移,重塑過去發生的時間、地點以及人物,選取一個固定的時間軸,將有記憶點的物件羅列出來,或按時間發展順序或進行跳躍式藝術形式表達;融入設計師的個人情感元素,形成互動性的現代首飾創作,使作品更具趣味性和人情味。
敘事是我們生活中的一大重要內容,就像意大利哲學家克羅奇所說的:“沒有敘事,就沒有歷史”。敘事是一種交流活動,通過傳送媒介將信息發送者的信息傳送到信息接收者。 ?現代首飾設計中,商品首飾的“同質化”仍然是一個不可忽視的問題,產品的單一化在一定程度上促生了敘事性設計的出現和發展。作家敘事寫作,是將具有時間關系和因果關系的時間符號聯系在一起,用文字作為載體。而相比于作家利用敘事方式寫作不同,珠寶設計師利用的媒介不是文字本身,而是將材料、物體的表現形式等作為載體,來吧自己的思想和故事表現出來。這其中會用到各種各樣的手法,這些手法類似于作家利用的寫作手法,作品在表現力上,不僅給人以物質上的沖擊,而且還給人以精神上的滿足。對作品進行聯想,可以想象到作者想表達的故事場景,是精神上一種深層次的交流手段。
由于上述設計風格的特殊性,其受到了廣大設計者的喜愛,這種設計方法包括的主要內容包括:文化脈絡、作品主題、情節設置、互動交流、啟發引導等,是當今比較流行的設計方式。設計的思路流程主要是:首先開始的時候先確定產品的主題,接下來加入設計主題,為的是將產品中蘊含的故事情節加入其中,故事情節中加入了自己的思想內容,故事主題和思想內容都要考慮使用者的文化背景,使用者的生活情趣;同時為了給使用者以想象和回憶的空間,進一步產生新的主題故事,可以加入一些文字或者是字符,從而拓展使用者的想象力;這一套最終的目的是增加人與人之間的交流,消除當今社會人們普遍存在的消極的思想。
三、敘事性首飾內容
在現當代首飾設計的功能演變下,對個人情感的訴求稱為敘事性首飾的主要內容之一,首飾作為主體性的表現形式日趨多樣化,設計師們以藝術為媒介,將自身的個人情感訴求以講故事的形式表達出來,使得敘事性首飾的內容更加豐富和完整。
個人情感的訴求在現當代首飾設計中的應用,從傳統的首飾功能性演變出發,改變了幾千年來珠寶首飾作為權利以及財富象征的固有依托,利用創新形式下的新興材質,以概念性首飾的模式引入情感元素,與首飾藝術家以及時事評論家提供的社會素材相得益彰,賦予首飾設計關于政治、文化、經濟等多方面的思想,融入敘事性首飾的內容主體范疇。
隨著敘事性首飾內容的多樣化發展,從設計師的個人感情出發,對童年記憶的摸索,對生活碎片的再拼湊,對電影情節的感悟以及對社會現象的批判都成為現當代首飾藝術家的創作主題。現當代社會的飛速發展,人們思想的開放程度,科技技術的日新月異已經為首飾設計的材質、功能、題材提供了不同選擇取向的素材。使得首飾作為一個藝術媒介,在物質生活滿足的日常生活的當下,富余的財富使得人們開始追求精神層面的生活方式,它不僅承載了自身一定的經濟價值以及作為裝飾物的造型基礎,同時蘊含了情感性的象征意義,從而形成一種新的首飾藝術形式。敘事性的形式多樣化,直接導致了首飾設計的趣味性、時間性以及互動性的特點。
四、敘事性首飾的表現手法
再現場景——在整個敘事性首飾的創作過程中,場所的構建是相當重要的一個部分,場所的構建即為敘事性首飾的地點,在空間的塑造過程中,首飾設計師們希望通過對場所的構建給觀者提供一個情感的歸屬地,通過時間、人物、地點的塑造和故事結構的搭建,使得觀者與設計師形成互動,產生情感上的共鳴;利用設計語言,從造型、色彩、材料等方面進行切入,將自己的故事通過敘事性的形式表達出來,使得首飾作品包含情感性以及精神層面的思想寄托,將首飾作品上升到一個新的高度,賦予首飾新的生命力。
意境導向——敘事性首飾設計中,意境的營造是設計師情感表達最直觀的一種方式,通過文字和圖畫的設計語言,將個人的藝術氣質賦予敘事性首飾的整體氛圍構建中,塑造了一個與觀者互動的良好空間范疇,讓觀者更好地去理解首飾設計師的個人情感表達,如同閱讀一部優秀的文學作品,整個作品將設計師所要表達的故事情節與思想情感完美的融合在一起,給予讀者無限的想象空間,通過情感互動直接地感受到藝術境界的生化。
五、敘事性首飾的個人情感表達
置換時間空間維度的功能在敘事性首飾的設計中是重要的功能之一,首飾設計師將時間的不可逆以及我們平常生活的三維空間進行改變,以時間軸為標尺,劃分不同區域時間內發生的故事,賦予個人情感寄托,重構場景建設,設定意境導向,運用不同的設計語言進行相關主題的概念性首飾的創作設計,設計師以藝術首飾的形式再現了和自己有關的一段經歷或是一段思考,在不同的維度空間以及逆向的時間軸上,與觀賞者形成情感上的互動,完善敘事性首飾的意義。
說到敘事性首飾,杰克·康寧翰(Jack Cunningham)可以說是敘事性首飾的鼻祖,他的首飾作品有很明顯的敘事性特征,從材料、形式、語言表達都將敘事性的特點表達得淋漓盡致。他的作品主題與他的經歷相關,記錄了他的童年、經歷的事件、以及關于旅行的記憶。個人情感的訴求及表達是整個作品風格的主線,以線性的表現形式來記錄自己的生活,反傳統形式的造型以及較為陌生的感官形式讓作者與觀眾之間產生了一種奇妙的互動關系,觀賞者通過作品的名稱,機動性地通過作品的敘事性展示,與作品進行思想上的碰撞以及溝通,猜測作者想要表達得作品背后的含義,如同觀看戲劇,通過作者搭建的小型場景、人物、時間推測作品的意義,是個非常有趣的互動性過程,這也是敘事性首飾本身的魅力所在。
參考文獻:
[1]楊涵.論珠寶首飾設計的敘事性和記錄性[D].北京:中國地質大學(北京),2014.
[2]張文巖.當代工作室首飾中的“敘事性首飾”研究[D].南京:南京藝術學院,20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