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梓 木
圖新謀變——昆明各縣區實現大跨越
文/梓木
產業強市取得新進展,城市品質得到新提升,對外開放呈現新態勢,生態建設取得新成績。
過去的5年,昆明市的綜合實力邁上新臺階,產業強市取得新進展,城市品質得到新提升,改革創新取得新突破,民生保障取得新成效,城鄉統籌邁出新步伐,對外開放呈現新態勢,生態建設取得新成績,社會治理取得新進步——這9個“新”,為昆明率先在全省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奠定了堅實基礎。
未來的五年,站在“十三五”新的起點上,面對常態下的機遇和挑戰,昆明各區縣正審時度勢、順勢而謀,搶抓機遇、迎接挑戰,并將厚積薄發,再創輝煌!
五華區是昆明市主城核心區,經濟總量(GDP)和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均占全市總量的四分之一左右,是全市現代服務業集聚度最高的區域之一。目前,五華區商務樓宇總數達到186家,稅收千萬元樓宇共45幢,其中億元樓宇有9幢。轄區內,昆明屈臣氏個人用品有限公司、中國黃金集團黃金珠寶有限公司、渣打銀行昆明分行、馬來亞銀行昆明分行等一批高品質區域性總部企業落戶五華區。在未來發展方面,五華區將重點選擇一些時尚快銷品牌、高端商業品牌項目、高端品牌折扣商店、進口免稅商店等消費熱點。諸如奧特萊斯、蘋果直營店、免稅商店等企業將陸續入駐。其中,蘋果直營店也是繼成都、重慶后西南第三家店。
未來,五華區明確提出“南精、西強、北騰飛”的空間發展布局,以主城核心區的發展方向為主做精、做優,培育發展高端服務業。
西山區目前以樓宇經濟、總部經濟為依托的現代商貿服務業提速發展,成為全區經濟增長和財稅增收主要支柱,第三產業占GDP的比重達76.5%,是全市第三產業占比最高的縣區。溫德姆至尊豪廷酒店、萬達文華酒店、昆鋼索菲特酒店開業運營,極大地提升了昆明酒店檔次。值得一提的西山區都市農莊、家庭農場、鄉村旅游、鄉村美食、鄉村體驗,己經成為昆明市都市型農業新業態。
西山區將全面踐行創新、協調、綠色、開放、共享的五大發展理念,聚焦發展、優化發展、科學發展,力爭地區生產總值增長8.5%以上,在更高起點上推動經濟社會持續健康發展。
盤龍“五級治理”經驗已經成為社區治理的全國范本。聯盟街道被國家民政部授予“全國和諧社區建設示范街道”。“我們的定位就是作為區域性國際中心城市的核心城區!”盤龍區相關負責人說。
創新城市管理。全力推進“數字盤龍”數量化社會治理與公共服務系統建設,建立集監控、調度、指揮為一體的區、街道、社區三級閉環系統,做到網絡互聯、信息互通、資源互享,實現全方位覆蓋、全時段監控、網格化管理、人性化服務。“十三五”期間,盤龍區將在拓空間、轉方式、抓管理、惠民生、優生態、保穩定、強黨建等“七個重點”上下功夫,同時著力打造區域性國際中心城市“后花園”,讓這里的群眾生活更方便、更舒心、更美好。
“南博會”的知名度和美譽度不斷提高,已成為云南開放的“金字招牌”,官渡區的企業也借助這張“金字招牌”不斷走向南亞東南亞。“目前區展館總面積達到50萬平方米,在我區注冊納稅的會展、展覽、廣告及相關企業共計123戶,其中專業會展展覽企業81戶,占全市的60%左右。”區經貿投促局副局長周明澤介紹,除南博會等大型國際性展會外,部分國際、國內專業展覽也陸續扎根官渡區,隨著新、老國際會展中心成為云南省對外開放和經貿交流的重要窗口和平臺,官渡區的會展業已成為經濟發展新的增長點。
新的藍圖正在描繪中,下一步官渡區將重點規劃滇池國際會展休閑度假綜合體重點項目、巫家壩現代都市文化休閑街區重點項目、官渡古鎮文化藝術創想傳承基地重點項目等。
昆明高新區實現了由“拓荒者”向“創新者”的角色轉變,在全省全市園區板塊的發展首位度、經濟集中度、產業支撐度方面走在前列。
今年1-5月,高新區財政一般公共預算收入增幅達28.1%,規模以上固定資產投資增長在20%以上。
在此次第4屆“南博會”暨第24屆“昆交會”上,昆明高新區擬簽約9個項目,高科技、高品質、大項目成為昆明高新區在本屆南博會的最大亮點。簽約項目涵蓋遠程醫療、電子商務、生物保健、智能裝備等高科技、新材料、制造業等領域。
24年前,昆明滇池國家旅游度假區以20萬元起家,在資金極度匱乏的情況下,高起點、高標準規劃全區發展藍圖;24年后,這片土地上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經濟社會穩步發展,生態品質不斷提升,民生保障不斷增強,發展環境和諧穩定,已經成為成為全市生態最優美、交通最順暢、環境最宜居的地方之一。
特別是度假區以“國家級旅游度假區”品牌為核心、“D帆船”集體商標營銷為支撐,把品牌建設理念貫穿到全區經濟、社會發展的各個領域,提升核心競爭力,也吸引更多海內外客商到度假區投資興業。
作為大通道上的連接點,同時也是昆明乃至整個云南產業經濟的核心驅動區,經開區有望在“十三五”末進入中國一流園區行列。屆時,基礎工程建設的意義將被進一步放大,大昆明融合發展的思路也愈加清晰。
經開區推進信息產業基地、出口加工區和清水生物醫藥產業園等專業園區建設,新增開發面積近17平方公里,初步形成了“一核七園”的整體發展格局。
立足優勢,找準問題,經開區對“十三五”打造“一流園區”的思維就是敢于創新、勇于探索、先試先行,不畏做“第一個吃螃蟹的人”。
2009年,云南省政府批準成了昆明陽宗海風景名勝區管委會,托管原屬玉溪市的陽宗、呈貢七甸和宜良湯池。從此將陽宗海流域作為一個專門區域進行統一治理、統一規劃、統一管理。至此,成為陽宗海流域社會經濟發展的一個新開端。
2015年,陽宗海地區三次產業結構從20:62:18調整為13:47:40,第三產業呈現出迅速崛起的勢頭。園區成功創建為“國家級旅游度假區”,陽宗海榮獲第二屆中國溫泉金湯獎“中國最佳溫泉旅游目的地”稱號。
未來,陽宗海加快推進品牌項目的建設和招商引資,同時充分挖掘關索戲、滇越鐵路、飛虎隊遠東療養基地等文化元素。運用好“一山一水一湖一路一儺戲“的獨特資源,提升陽宗海的旅游文化品位。
依托現有的優勢條件,倘甸和轎子山兩區正大力發展稻田生態養魚以及油用牡丹種植。今后,倘甸和轎子山兩區將在倘甸鎮、轉龍鎮、鳳合鎮、金源鄉建成1000畝稻魚共生基地,并啟動倘甸鎮育苗、種植資源保護、觀賞為一體的國際滇黃牡丹園建設,開展推廣種植基地和育苗基地示范建設工作,形成種苗供應及牡丹籽煉油全產業鏈。
通過項目建設,改變企業、農戶的種植觀念,增強農戶的產業意識、糧食安全意識,有機的將農業產業化、土地流轉、農業機械化、旅游業結合起來,實現產業間互相帶動,通過產業帶動增加企業或農民收入。

官渡區的會展業已成為新的經濟增長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