桃樹是喜光樹種,分枝力強,生長量大,如修剪管理跟不上,容易徒長,影響光照,引起枯枝空膛、結果部位外移,造成樹勢早衰,降低果實產量和品質。因此,抓好與修剪相關的管理措施,特別是夏季修剪十分重要。小夾角“Y”樹形是一種高效豐產樹形,在黃河故道及周邊地區已推廣應用1000多公頃。筆者根據多年的實踐管理經驗,總結出桃樹培養小夾角“Y”樹形應注意以下幾個方面的問題:
一、栽植后主、側枝管理
栽植后第一年,壯苗50厘米左右定干,剪口下第一個芽應正對行間,剪口離芽不宜過近,否則會影響第一新梢生長。之后,將萌生的所有枝條全部保留。明確兩大主枝后,其余各枝生長至30厘米時第一次摘心,60厘米時第二次摘心,長至100厘米左右時于基部擰拉至水平。兩大主枝夾角控制在45°左右。冬剪時,適當短截(剪于30~50厘米背下飽滿芽處)兩大主枝及第一側枝,同時只要疏除強旺枝、過密枝、無花枝、落地枝即可,其余各枝甩放或輕剪。一般3年后,臨時結果枝基本完成了輔養樹體、前期結果的任務,可逐步回縮至完全疏除。保持兩大主枝夾角為45°~50°形成小夾角“Y”樹形。
側枝如果過于強旺,增粗過快,則隨時進行修剪控制,通過回縮、疏除、重短截等方法減少側枝枝葉量。將主枝與側枝的粗度比控制在(3~4)∶1。
二、夏季修剪與生長調節劑的應用
1.以夏季修剪為主
桃樹分枝力強,生長量大,冬季修剪需要注意上部多長放、下部適當短截,以平衡樹勢。冬季修剪過重,對樹體刺激大,桃樹會以營養生長為主,特別是外部枝條易強旺,容易外強內弱,花芽及結果部位外移。因此,桃樹應以夏季修剪為主。第一次夏剪在果實采摘前10~15天進行,第二次夏剪在果實采摘后至9月上中旬。疏除中上部強旺枝、回縮中上部過大枝組。春梢生長到18~20厘米時摘心,待摘心處抽出的新梢長到30厘米時再進行扭梢。樹冠中下部空殼部位發出的新梢長到20厘米時摘心。樹冠上部和外圍的過旺徒長枝,要去強留弱,控制旺長。同時,剪除過密枝、無用枝。對一些幼齡旺樹,可通過拉枝緩和樹勢。拉枝角度掌握在80°左右,不能拉成水平狀。
2.配合使用多效唑
使用多效唑要根據桃樹的品種、樹齡、樹勢、栽培密度、土壤肥力等多種因素確定濃度與用藥量。如春美幼樹于7月15日前促花,使用濃度為80倍,加納巖使用濃度為100倍,其他品種為120~150倍。個別品種如中油9號,一般于6月25日噴施250倍多效唑,7月15日至20日再噴1次150倍多效唑,促花效果較好。進入盛果期的桃樹,一般當新梢長到30厘米左右時,噴1次100~150倍多效唑,可有效促進果實膨大。坐果率較低的品種,一般在謝花后噴1次300~350倍多效唑,可提高坐果率。
三、各級枝組的管理
從兩大主枝距地面40厘米處開始,由下往上依次安排大、中、小枝組,形成“下大上小”的結構。各大、中型枝組之間,依據空間、方位的具體情況穿插培養小型結果枝組。中上部枝組過多過大,必須一步到位疏除或者回縮,樹勢才能均衡。
四、長枝修剪方法
幼、中齡桃樹一年生枝條花芽著生規律:基部和頂梢部著生次花芽,中部著生飽滿的優質花芽。小夾角“Y”形桃樹冬季修剪時對長枝的修剪,應依據枝條長勢,以甩放或輕剪為主,疏除、短截為輔。這樣不僅能緩和枝條生長勢,也可調節生殖生長和營養生長的關系,所結果實個頭大,品質好。
五、疏花疏果
由于甩放或輕剪的長枝生長點多,同時結果部位也比較多,疏花疏果就成了重要的配套措施。在桃花露紅期疏除發育不良、個體小及萌動較晚的枝頭花蕾。疏蕾量占全樹總量的50%~60%。疏果應安排在落花后20天左右進行,根據桃樹品種和肥水條件而定。坐果率高、樹勢較弱的早疏(落花后2周)多疏,肥水條件好、坐果率低的晚疏(落花后4周)少疏。注意弱枝少留果、旺枝多留果,大果品種少留果,小果品種多留果。40~70厘米長的結果枝留果量控制在大果型2~3個、中果型3~4個、小果型5~6個。疏果同時去除病殘果、畸形果、發育不良的小果等,選留果枝兩側和向下生長的果形端正的好果、大果。
(江蘇省豐縣趙莊鎮農業技術推廣服務中心 張道田 郵編:2217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