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共產黨是靠嚴密的組織、嚴明的紀律和嚴格的規矩建立起來的馬克思主義政黨,黨的政治紀律和政治規矩是黨克服各種艱難險阻、戰勝各種風險挑戰的重要法寶。黨的十八大以來,黨中央秉承傳統優勢,堅持全面從嚴治黨,把嚴明黨的政治紀律和政治規矩擺在首要位置,反映了中國共產黨對黨的建設規律的深刻把握,對黨承擔的歷史使命的清醒認識和自覺擔當。
(一)嚴明黨的政治紀律和政治規矩是繼承黨的光榮傳統,保持黨的強大凝聚力、戰斗力的政治基礎
沒有規矩,不成方圓。沒有規矩,不成政黨,更不成馬克思主義政黨。我們黨是靠革命理想和鐵的紀律組織起來的馬克思主義政黨,紀律嚴明是黨的光榮傳統和獨特優勢。無論革命戰爭年代,還是建設與改革時期,黨團結帶領全國人民克服種種艱難險阻,從小到大,由弱變強,從勝利走向勝利,靠的就是鐵的紀律。
從馬克思主義執政黨的一貫要求看,嚴明紀律特別是政治紀律是馬克思主義執政黨建設的重要內容。1859年,馬克思在寫給恩格斯的一封信中指出:“我們現在必須絕對保持黨的紀律,否則將一事無成。”列寧一貫強調黨的紀律,他在創建俄國社會民主工黨時,系統地闡述了黨的紀律的重大作用。他指出,“勞動者的組織性、紀律性、堅毅精神以及同全世界勞動者的團結一致,是取得最后勝利的保證”。
在中國革命和建設的歷程中,我們黨尤其高度重視黨的政治紀律建設。1922年,黨的二大制定了黨史上第一部黨章,便對政治紀律作了明確強調。1927 年,黨的五大通過的《組織問題決議案》明確指出:“黨內紀律非常重要,但宜重視政治紀律?!边@是黨的正式文件最早提出“政治紀律”。1927 年 11 月,黨的歷史上第一個關于政治紀律的專門決議案,即《政治紀律決議案》正式頒布,其中明確指出:“只有最嚴密的政治紀律,才能夠增厚無產階級政黨的斗爭力量。這是每一個共產黨所必具的最低條件?!痹?927年年底,毛澤東同志率領秋收起義部隊向井岡山轉移時,就親自制定了三大紀律。1929年,古田會議通過的《中國共產黨紅軍第四軍第九次代表大會的決議案》,針對黨和紅軍內部存在的不講政治的單純軍事觀點、極端民主化、非組織化、小團體主義等不良思想傾向,專門作出了紀律規定。毛澤東同志在《關于糾正黨內錯誤思想》《反對自由主義》《中國共產黨在民族戰爭中的地位》等著作中都精辟論述了紀律的重要作用。1948 年,毛澤東為《中國青年》第二次復刊寫下著名題詞:“加強紀律性,革命無不勝?!睆亩谛旅裰髦髁x革命即將取得全國性勝利的緊要關頭,增強了全黨的向心力、凝聚力和戰斗力。在即將進京“趕考”的神圣時刻,毛澤東又定下了“兩個務必”“六條規定”。
執政后,我們黨依然加強黨的政治紀律和政治規矩,不斷矯正紀律執行中的偏差。1975年,針對當時遭到“四人幫”嚴重破壞的黨內狀況,鄧小平同志重新提出了黨的政治紀律問題。他說:“現在不只是組織紀律差,政治紀律也差。”1980年2月,黨的十一屆五中全會通過的《關于黨內政治生活的若干準則》,第一條就強調“堅持黨的政治路線和思想路線,是黨內政治生活準則中最根本的一條”。之后,歷次黨的全國代表大會報告中都對維護黨的政治紀律提出要求,歷屆黨和國家領導人也多次對這個問題進行強調。江澤民同志在第十五屆中央紀委第七次全會上的講話中提到“黨的各方面紀律,政治紀律是根本的紀律。政治紀律遵守不好,其他方面的紀律也很難遵守好”。胡錦濤同志在第十七屆中央紀委第二次全會上提出了嚴肅黨的政治紀律要堅持的“六個決不允許”的要求。
由此可見,我們黨是靠這些嚴明的政治紀律和政治規矩一路走來的。歷史有力地表明,只有靠更加嚴明的政治紀律和政治規矩,才能凝聚全黨力量,不斷攻堅克難,奪取勝利。
(二)嚴明黨的政治紀律和政治規矩是鞏固黨的執政地位、完成黨的歷史使命的重要保證
中國共產黨肩負著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歷史重任。一代代中國共產黨人為此犧牲奉獻,不懈奮斗,實現了一個又一個偉大的歷史飛躍,創造了一個又一個驕人的成績。黨的十八大以來,黨中央從堅持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全局出發,圍繞實現“兩個一百年”奮斗目標和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提出并形成了“四個全面”的戰略布局,進行著具有許多新的歷史特點的偉大斗爭。這些新的歷史特點集中體現在:世界格局發生“新變化”,我國經濟發展進入“新常態”,改革攻堅進入“深水區”,依法治國進入“新時代”,從嚴治黨進入“新階段”。可以說,我們黨面對的改革發展穩定任務之重前所未有,面對的矛盾風險挑戰之多前所未有,這就要求我們比以往任何時候更加須要維護黨的集中統一,更加嚴明黨的政治紀律和政治規矩。只有真正把規矩立起來、嚴起來,保證全黨統一意志、統一行動、統一步調、令行禁止,才能形成強大的力量,將“四個全面”戰略布局和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中國夢”的宏偉事業不斷推向前進。
中國的一切問題關鍵在黨。從現實看,中國共產黨是一個擁有8800多萬黨員的長期執政的大黨,面臨著精神懈怠的危險、能力不足的危險、脫離群眾的危險、消極腐敗的危險,經受著執政考驗、改革開放考驗、市場經濟考驗、外部環境考驗。要克服“四種危險”、迎接“四大考驗”,全面從嚴治黨,鞏固黨的執政地位,必須始終嚴明黨的政治紀律和政治規矩。打鐵還需自身硬,接受這些考驗,化解這些風險,都必須始終堅持全面從嚴治黨。黨要管黨,從嚴治黨,靠什么管,憑什么治,就是靠嚴明紀律和規矩。這其中首要的,就是政治紀律和政治規矩。如果黨的政治紀律和政治規矩沒有落實,成為擺設,從嚴治黨就會成為一句空話,就會形成“一人違紀、眾人隨之”的“破窗效應”,黨就會淪為各取所需、各行其是的“私人俱樂部”,馬克思主義政黨的先進性、純潔性就會逐步喪失,黨的階級基礎、群眾基礎、執政地位也就會逐步喪失。
(三)嚴明黨的政治紀律政治規矩是國外政黨興衰成敗的深刻總結
現代政黨是為了共同的政治目標而組成的政治組織,必須要有特定的政治紀律和政治規矩來確保本黨政治目標的實現。沒有政治紀律、沒有政治規矩,也不成其為政黨。放眼世界,任何現代政黨都有其自身的紀律要求,即便在極度推崇“民主”與“自由”的西方國家,政黨也不完全是各取所需、自行其是的“私人俱樂部”。譬如,西方政黨依靠內部嚴格的紀律有力地保證本黨在議會中行動一致,在辯論、質詢及投票等活動上要求議員立場與本黨保持一致。議案表決關系重大,政黨甚至會發布投票命令告知議員應持的立場并監督投票,這是政黨對議員最主要的政治意義上的紀律約束。對不遵守政黨紀律的黨員給予相應懲罰,最嚴重的是開除出黨,終結其政治生涯。因為西方政治家也認識到,一個政黨,如果沒有嚴明的政治要求,就會喪失戰斗力,就會分崩離析。
蘇聯解體前,在所謂“公開性”“民主化”的口號下,蘇共放棄了馬克思主義的指導思想和民主集中制的組織原則,允許黨員公開發表與組織決議不同的意見,實行所謂各級黨組織自治原則。一些蘇共黨員甚至領導層成員成了否定蘇共歷史、否定社會主義的急先鋒,成了傳播西方意識形態的“大喇叭”,以致蘇共黨內從思想混亂演變到組織混亂,一個有著90多年歷史、連續執政70多年的大黨老黨轟然倒塌。蘇共的垮臺讓我們看到,黨的政治紀律是維系黨內團結的重要要件;任何執政黨要在國家政權中保持強大的執政力,都必須在黨內確保政治紀律的權威;執政黨如果沒有政治紀律的約束,組織系統處于渙散或分裂的狀態,敵對勢力就會興風作浪,并乘機取而代之。從許多國家政黨興衰成敗的經驗教訓看,整飭黨紀,政黨則興旺發達;廢弛黨紀,政黨則渙散墮落。因此,嚴格紀律特別是政治紀律和政治規矩,是黨的建設的必然,是黨生存發展的必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