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曉龍,李紅,楊曌,楊偉光,柴華
(黑龍江省畜牧研究所,黑龍江齊齊哈爾161005)
干旱脅迫下4種禾本科牧草根系抗旱性比較
王曉龍,李紅*,楊曌,楊偉光,柴華
(黑龍江省畜牧研究所,黑龍江齊齊哈爾161005)
為明確禾本科牧草根系生理特性的變化與抗旱性的關系,采用盆栽斷水的方式模擬土壤干旱脅迫,測定披堿草、扁穗冰草、細莖冰草、無芒雀麥等4種禾本科牧草的苗期根系相對電導率(REC)、脯氨酸(Pro)含量、可溶性蛋白(SP)含量、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和丙二醛(MDA)含量變化。結果表明:隨著干旱脅迫強度加劇,4種禾本科牧草根系Pro、SP、REC、MDA含量及SOD活性明顯上升。經抗旱隸屬度分析,披堿草的綜合評價值最高,為0.5006;4種禾本科牧草材料的抗旱性強弱順序依次為:披堿草>細莖冰草>無芒雀麥>扁穗冰草。
禾本科牧草;干旱脅迫;生理指標;抗旱性
干旱和低溫越冬是制約人工草地建植的關鍵問題,因此牧草品種的選擇是旱區和寒區建植人工草地的關鍵因素(劉敏等,2015)。在干旱脅迫環境下,植物會形成多種抗旱耐旱的形態結構變化,其對干旱的明顯適應特征是干物質積累與根系的生長,它不但反映了不同器官對干旱脅迫的抗性差異,而且反映了植物間抗旱性差異(朱新強等,2012)。植物根系作為吸收土壤水分和養分的主要器官,其最先感受到土壤水分的虧缺,在干旱脅迫環境下,研究植物根系生理代謝對于優良抗旱性牧草選育具有重要意義。鑒于此,本試驗選取4種在我國內蒙古、東北和華北地區分布較為廣泛的禾本科牧草為材料,通過盆栽控水方式人工模擬水分脅迫,分析牧草根系脯氨酸(Pro)、可溶性蛋白(SP)、相對電導率(REC)、丙二醛(MDA)、超氧化物歧化酶(SOD)等5個生理指標的變化規律,研究了不同程度干旱脅迫對禾本科牧草根系生理指標的影響,以期為優良牧草高產栽培提供一定的技術支持和理論依據。
1.1供試材料本試驗選取了4種在我國內蒙古、東北和華北地區分布較為廣泛的禾本科牧草進行抗旱性評價。這4種禾本科牧草均具有較強的抗旱性和耐寒性,大多為中旱生物種,飼用品質優良,詳情見表1。
1.2抗旱性試驗方法本試驗在內蒙古農業大學溫室中進行,采用盆栽控水法人工模擬水分脅迫。盆內裝入花土、蛭石和過2 mm篩的干土,以2∶1∶1的比例混合,每盆裝土2.5 kg,試驗設4個土壤水分處理,3次重復。正常供水(對照)土壤相對含水量分別為田間持水量的75%~80%、輕度干旱脅迫(65%~70%)、中度干旱脅迫(45%~50%)、重度干旱脅迫(30%~35%);每處理20盆。對每盆進行充分灌水使盆內土壤含水量基本達到飽和,使盆內水分自然消耗,每天稱重補充損失的水分,使土壤含水量控制在設定的范圍內。除進行不同土壤水分處理外,均進行常規管理,20 d后進行各指標的測定。

表1 供試材料
1.3抗旱性測定內容丙二醛(MDA)采用硫代巴比妥酸法進行測定;脯氨酸(Pro)采用茚三酮法進行測定;可溶性蛋白(SP)含量采用考馬斯亮藍法進行測定;超氧化物歧化酶(SOD)采用氮藍四唑法進行測定;電導率(EC)采用浸泡法進行測定(張志良和瞿偉菁,2005)。
1.4統計分析采用Excel 2003作圖,采用SAS(9.1版)數據處理系統進行方差分析。
2.1干旱脅迫下4種禾本科牧草根系脯氨酸含量的變化干旱脅迫使植物體內積累更多的脯氨酸、可溶性蛋白等滲透調節物質,這些物質的積累可使細胞滲透勢下降,導致植物加強吸水以維持膨壓從而減輕滲透脅迫(楊順強等,2010)。由圖1可知,干旱脅迫均促進了4種禾本科牧草根系Pro的增加,輕度干旱脅迫下,4種禾本科牧草根系Pro變化較小,由輕度轉為中度干旱脅迫下細莖冰草和披堿草Pro含量變化較大,分別增加了149.0%和126.8%。重度干旱脅迫下,披堿草、無芒雀麥、細莖冰草、扁穗冰草根系Pro含量分別是2259.59、1774.74、2911.11、1608.08 μg/g,分別是各自對照的3.87、2.54、4.38、2.91倍。

圖1 干旱脅迫下4種禾本科牧草根系脯氨酸含量的變化
2.2干旱脅迫下4種禾本科牧草可溶性蛋白含量的變化由圖2可知,干旱脅迫下4種禾本科牧草SP含量均隨干旱脅迫程度的增加呈現上升趨勢,細莖冰草在輕度干旱處理時SP含量上升幅度較大,是其對照的1.44倍;而披堿草在中度干旱處理時SP上升幅度較大比輕度干旱處理時增加了50.4%;隨著干旱脅迫程度的加劇,無芒雀麥SP含量上升幅度相對較小,在重度干旱處理時與對照相比增加了1047.19 μg/g。

圖2 干旱脅迫下4種禾本科牧草根系可溶性蛋白含量的變化
2.3干旱脅迫下4種禾本科牧草丙二醛含量的變化MDA能反映植物細胞的傷害程度,是植物體內膜脂過氧化產物,其含量高低與細胞膜的損傷程度有關(喬楓等,2011)。
由圖3可知,隨著干旱脅迫強度的加劇,4種禾本科牧草根系中MDA含量均有不同程度的積累,輕度干旱處理時,4種禾本科牧草根系中MDA含量變化幅度相對較小;隨著干旱脅迫程度的進一步加劇,扁穗冰草根系中MDA含量變化較大,其中披堿草和細莖冰草在中度干旱處理下根系中MDA積累較緩慢;在重度干旱下,扁穗冰草根系中MDA含量最高,為39.95 nmol/g,是對照組的1.76倍;細莖冰草和無芒雀麥隨土壤含水量的降低,根系中MDA含量增加幅度相對較低,分別是對照組的1.47倍和1.53倍。
2.4干旱脅迫下4種禾本科牧草超氧化物歧化酶的變化SOD具有維持細胞穩定性和降低膜脂過氧化的功能,是細胞膜系統的重要保護酶(朱新強等,2012)。由圖4可知,隨著土壤含水量降低,4種禾本科牧草SOD活性總體呈上升的變化趨勢,在重度干旱處理時,扁穗冰草根系中SOD活性明顯上升,與其他3種禾本科牧草相比差異顯著(P<0.05);在重度干旱脅迫下,披堿草、無芒雀麥、細莖冰草、扁穗冰草根系SOD活性分別是182.97、170.74、204.52、223.16 μg/g,分別是各自對照的1.82、1.61、2.07、1.86倍。

圖3 干旱脅迫下4種禾本科牧草根系丙二醛含量的變化

圖4 干旱脅迫下4種禾本科牧草根系SOD活性變化
2.5干旱脅迫下4種禾本科牧草相對電導率的變化由圖5可知,干旱脅迫均促進了4種禾本科牧草根系REC的增加,輕度干旱脅迫下,4種禾本科牧草根系REC變化較大,由輕度轉為中度干旱脅迫下無芒雀麥和扁穗冰草REC變化較小,分別增加了12.1%和12.9%。重度干旱脅迫下,披堿草、無芒雀麥、細莖冰草、扁穗冰草根系REC分別是各自對照的2.23、2.29、2.35、2.47倍。

圖5 干旱脅迫下4種禾本科牧草根系相對電導率的變化
2.6不同禾本科牧草抗旱性比較采用模糊數學隸屬函數法求抗旱指標的隸屬函數值,具體計算方程為:

式中:Fij為i草種j性狀值;Xij為鑒定i草種j性狀抗旱隸屬值;Ximax為所鑒定i草種j性狀最大值;Ximin為所鑒定i草種j性狀最小值。
將i草種各指標抗旱隸屬值進行累加,求出平均值,平均值越大該禾本科牧草抗旱性越強(王曉龍等,2014)。最后對4種禾本科牧草抗旱性進行比較,得出各禾本科牧草抗旱性由強到弱順序(表2)。

表2 4種禾本科牧草抗旱性比較
3.1干旱脅迫下脯氨酸和可溶性蛋白含量的變化在不同程度干旱脅迫下,4種禾本科牧草根系Pro含量均顯著增加,其中細莖冰草和披堿草Pro含量增幅較大,說明這2種禾本科牧草根系Pro調節滲透的能力較強,產生大量脯氨酸以抵御干旱脅迫環境的傷害。細莖冰草根系的SP在不同程度的干旱脅迫下均是最高,說明細莖冰草能很好地抵御干旱脅迫對禾本科牧草根系帶來的傷害。披堿草在輕度干旱處理時,SP含量變化幅度較小;在中度干旱處理時,SP上升幅度較大,與楊順強等(2010)對5種引進禾本科牧草的研究結果相一致。因此可以說明植物在一定水分脅迫強度上通過調節胞內膨壓使植物適應逆境,植物受到水分脅迫會產生逆境蛋白提高自身抗性,在一定范圍內隨水分脅迫增加而增加。
3.2干旱脅迫下丙二醛含量的變化MDA是植物體內膜脂過氧化產物,其含量高低與細胞膜系統的損傷程度有關,一般來說MDA含量越高,表明植物受傷害程度越大(劉爽和吳永波,2010)。與對照相比,隨干旱脅迫程度的加劇,4種禾本科牧草MDA含量均呈遞增趨勢,與李楠等(2011)對5種委陵菜(Potentilla)的研究結果相一致。其中扁穗冰草根系的MDA含量大量積累,說明干旱脅迫對扁穗冰草的質膜結構和功能傷害較大,抗旱性較差。
3.3干旱脅迫下超氧化物歧化酶含量的變化SOD是保護酶系統中清除活性氧的主要酶。有研究表明,植物抗逆性與SOD活性呈正相關(魏臻武等,2006)。而本試驗中隨著干旱脅迫由輕度轉為重度,SOD活性均呈現升高的變化趨勢,與李楠等(2011)對5種委陵菜和朱新強等(2012)對苜蓿根系的研究結果相一致。在干旱脅迫下,披堿草、細莖冰草和扁穗冰草能更好地調節體內的SOD活性,以提高抗旱性。植物受到逆境脅迫時,由于膜的結構或功能受損,使細胞膜透性增大,細胞內電解質將有不同程度的外滲,傷害愈重,外滲愈多,電導的增加亦愈大(李雪蓮等,2005)。在重度干旱脅迫下,無芒雀麥和扁穗冰草相對電導率較高,說明干旱脅迫對扁穗冰草和無芒雀麥質膜的結構和功能損傷較大,抗旱性較差。
在水分脅迫處理后,不同禾本科牧草的MDA含量、SP含量、SOD活性、Pro含量及REC含量均發生了不同程度變化,通過模糊數學隸屬函數法,對4種禾本科牧草的5個抗旱指標的隸屬函數值進行比較,得出抗旱性由大到小的順序為:披堿草>細莖冰草>無芒雀麥>扁穗冰草。
[1]李楠,黃佳麗,曲波,等.干旱脅迫對委陵菜膜脂過氧化作用及保護酶活性的影響[J].中國草地學報,2011,33(4):73~77.
[2]李雪蓮,張國芳,谷艷蓉,等.4種多年生禾本科牧草苗期抗旱性的比較研究[J].四川草原,2005,1:13~15.
[3]劉敏,龔吉蕊,張梓瑜,等.北方干旱區優良牧草抗旱性和抗寒性研究進展[J].西北農林科技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2015,43(3):56~60.
[4]劉爽,吳永波.土壤壓實對樹木脯氨酸及丙二醛含量的影響[J].武漢生物工程學院學報,2010,6(1):23~26.
[5]喬楓,羅桂花,耿貴工.蠶豆幼苗對NaCl和NaHCO3脅迫的生理響應[J].安徽農業大學學,2011,38(5):783~787.
[6]王曉龍,米福貴,郭躍武,等.不同禾本科牧草種子萌發及幼苗耐鹽性鑒定[J].草原與草坪,2014,34(1):23~28.
[7]魏臻武,王德賢,賀連昌.超氧化物歧化酶在苜蓿抗寒鍛煉過程中的作用[J].草業科學,2006:23(7):15~18.
[8]楊順強,楊改河,任廣鑫,等.5種引進禾本科牧草抗旱性與抗寒性比較[J].西北農業學報,2010,19(4):91~95.
[9]張志良,瞿偉菁.植物生理學實驗指導[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
[10]朱新強,張新穎,師尚禮,等.干旱脅迫下4個苜蓿品種根系抗旱性的比較[J].甘肅農業大學學報,2012,47(1):103~107.
In order to clarify the internal relationship between drought resistant capability and the change of physiological characteristics of grasses root,pot culture and water control were used to imitate drought stress in soil,and the relative conductivity,proline content,soluble protein content,superoxide dismutase(SOD)activity and malondialdehyde(MDA)content of roots in seedling period of four grass species were determined.The results indicated that the proline content,soluble protein content,SOD activity,relative conductivity and MDA content of grasses roots increased significantly with the drought stress increasing.According to the drought resistant analysis of membership,Elymus nutans had the highest comprehensive evaluation value of 0.5006,the drought resistant capabilities of four grass species were in the sequence of Elymus nutans>Agropyron trachycaulum>Bromus inermis>Agropyron cristatum.
grasses;drought stress;physiological indices;drought resistant characteristics
S816
A
1004-3314(2016)13-0022-03
10.15906/j.cnki.cn11-2975/s.20161305
黑龍江省應用技術研究與開發計劃重大項目“優質多抗牧草新品種選育及高效生產關鍵技術研究”(GA15B105—5);黑龍江省財政廳科研院所自擬課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