季雙霞
摘 ? 要:隨著現代科技的發展,人類的認知領域已不斷的擴大,人類社會生活和與自然關系的思考體現出更多的多樣性和異質化傾向。法國后現代思想家吉爾·德勒茲提出了一個顛覆西方傳統理性主義主導話語相對的“塊莖”思維話語。塊莖思維不同于樹狀思維的理論,它反對以一個主體中心的統一,而是主張以塊莖為主,提倡多元化、異質化,從而形成新的思維聯結以及創造力生成。而現當代的網絡話語正是需要這樣的思維,主張不以傳統和統一的話語為主導,而是強調個體以及多元化的、差異化創新話語。
關鍵詞:科技;藝術;思維;創造
中圖分類號:G206 ? ? 文獻標識碼:A ? ? ? ?文章編號:1005-5312(2016)26-0282-01
一、網絡話語是多媒體文化的一種理論圖示
隨著社會經濟的發展,科技也在不斷的進步,多媒體最具代表性的就是互聯網。網絡的出現大大的改變了人們的生活方式,從原來看書要去書店,變成了現在在家就可以瀏覽圖書。德勒茲的塊莖理論在圖像文字盛行的多媒體時代也具有重要作用。例如,當我們打開一個個網頁時,網頁上出現的不僅有文字,還有視頻、圖像、及聲音。他們本是不同的資源,但是在設計網頁時,人們會把他們放在同一個網頁上,讓他們互相之間有所聯系。這些資源就像一個又一個新的話語一樣,組合在一起后,更好的為主體服務。網絡話語具有非中心化、非主流化的形態,當它被打散時,它會在新的環境中隨意連接、組合形成新的網絡,如果電腦把這種模式連接在一起,那么信息的流動渠道將會以任何方式出現,因為它沒有中心,沒有主流,而且會不斷的運動和連接。而且形式新穎,不會重復,更不會以同一種形式出現。它是多元的,不斷變化的。
二、網絡話語在藝術領域的體現
在談論多元體“塊莖”思維的特征時,它既無中心也無主體,所以這一美學態度在一定程度上打破了藝術界畫畫要“寫實”、建筑要“豎直”這一傳統根基,甚至還打破了文學藝術上作品要再現生活這一規矩。同時也顛覆了主客二分的思維模式。這對現代主義的藝術起到了極大的影響。作為現代主義的設計師,他們的網絡話語可謂是形式多變。他們所設計的建筑已不再是以居住和辦公為主體,而是注重結構和建構。例如南京青奧會總部辦公室內設計,此建筑為“飄帶”形狀的折曲布局,以德勒茲的“塊莖思想”為創造意念,反復設計形式特征,為室內設計提供新的視角和空間。在文學藝術方面,網絡話語更是形式豐富,在現代文學作品當中,重新定位了故事的主體和任務角色,開創和創新新的故事感覺,最著名的就是塞外提斯的《堂吉訶德》。在繪畫上,現代主義的畫家,畫風更是大膽創新。打破了原有的規則“像”,而是從觀念藝術出發,以觀念性為主。同時在繪畫方法上也大有突破。傳統繪畫和綜合材料的結合,做出的插畫、材料畫等也非常矚目。
三、網絡話語在創造思維上的體現
科學的進步發展到今天,傳統的樹狀思維已經禁錮了現代人的思維方式。我們總是習慣延續前人的思維和方法做事情,卻忽略了可以從其他方面和不同的角度來看問題,所以我們現在所需要的就是創新。樹狀思維使得網絡話語單一化,比如我們在大學里一直都學自己的專業,對于別的專業我們只懂一點或者不懂,這會使得我們的知識變得單一化,而塊莖思維下的網絡話語就是讓我們拋棄常規,自由的在各個領域進行創造性思維,注重多元化??萍夹枰獎撔?,人類的思維也需要不斷地創新,因此網絡話語讓現代人可以從傳統的、被禁錮的的思維中解脫出來,開創出屬于自己的新紀元。思維上的創新會帶科技的創新,隨著網絡文化的進步,也會有更多新的思想發展出來。所以思維的創造就顯得尤為重要。
四、結論
塊莖思維打開了人類的發散大腦,為人類在思想上的創新做非常必要的鋪墊。通過所有的論述論述,我們得出一個結論,就是作為當代的我們要打破常規,發展個體,發展多元化和創新化的思維。塊莖思維作為一種后結構主義的非理性認識論,它體現了世界的多樣性和創新性,因此我們以后要秉著發散、創新的思維看問題。
參考文獻:
[1]韓桂玲.從樹狀思維到塊莖思維——德勒茲創造型思維方法研究一個視角[J].鄭州大學學報,2009(02).
[2]吉爾·德勒茲.加塔利.資本主義與精神分析(卷2)千高原[M].上海:上海書店出版社,20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