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鐘淑新
低調節儉的歐洲首富
□鐘淑新

坎普拉德
宜家(IKEA),這一名稱是由創始人英格瓦·坎普拉德(Ingvar Kamprad)、他長大的地方艾爾姆塔里德(Elmtaryd),及幾公里之外的教會村莊阿根納瑞德(Agunnaryd)的首字母結合而成。如今的宜家很難說還是一家瑞典公司,長久以來,集團由荷蘭和比利時共同經營,但企業的發源地無疑是瑞典南部的斯馬藍達省。
1894年,坎普拉德的祖父從德國移居斯馬藍達省,經營著當地最大的農場。1926年,坎普拉德出生了,他的母親來自離農場不遠的一個商人家庭。母親精于商道,夏季時將自家農場出租給度假游客,收入不菲。
坎普拉德從小在家族經營的農場里長大,天生就是做商人的料。五歲時,他就懂得在小伙伴間推銷火柴。稍大點,他開始騎著自行車在周圍地區繼續兜售火柴。小坎普拉德發現,從首都斯德哥爾摩以很便宜的價格把一些商品批發來,然后在當地賣出,雖然賣不出高價,也還有利可圖。此后,他開始買進賣出更多可以牟利的商品,從打火機、圣誕卡、圣誕樹裝飾品、花種到圓珠筆和鉛筆等。
他一直有著強烈的掙錢愿望,打定主意今后要做個商人,這與他父親費多爾有關。費多爾受過系統的林業教育,有很多設想,但總是因為缺錢而無法實現。小時候他經常跟父親在林中散步,十歲那年,他父親指著一片林地對他說:“我想在這里修一條路,但這要花很多錢?!睆哪菚r起坎普拉德就想,以后要掙很多錢,幫助父親實現他的計劃。
第二年,他靠批賣種子賺了一筆錢,將媽媽給他的那輛舊自行車扔掉,買了輛新自行車和一臺打字機,那是他人生中第一桶金。
上中學后,坎普拉德越發愛做交易,商人本質顯露無疑。他與所能接觸到的任何人進行交易。在他學校的床底下有一個紙板盒,里面放著腰帶、皮夾、鐘表和鉛筆等物。他的生意很好,所以他決定,在中學畢業時創辦一家企業。他以書面形式向管理部門申請了一家店鋪,這就是宜家的雛形——專賣低價商品。
最初幾年,這一小型企業的總部就設在艾爾姆塔里德農莊。宜家公司在創始初期是一家真正的家族企業,父親負責管理訂單和賬單,母親負責接電話并幫忙包裝,他們很忙碌,即使在晚上也忙個不停。后來,坎普拉德親手蓋了一座小屋,用于儲存包裹。他在一本書中寫道:“我的第一個郵購室,總面積不過一平方米,但卻是全行業最經濟的?!?/p>
坎普拉德購進的第一件家具,是一個無扶手的簡易沙發椅。為了能夠記住商品號,他為這張沙發椅起了一個好聽的名字——露德。受露德成功的激勵,他順利地擴大了家具生意。早期客戶訂的最多的是睡椅或床椅,吊燈的銷路也不錯。
22歲時,坎普拉德下決心要做一名更大意義上的企業家。他覺得,只有定價低才能夠成功。但是,宜家剛打出價格特別低廉的柜子和燙衣板時,其他郵購商便立即以更低的價格應對。隨著價格的下降,產品質量也下降了,收到的投訴信也越來越多。
經過長時間的思考,坎普拉德想到一個辦法,即把商品拿出來展覽,讓顧客參觀家具店,借此贏得顧客的信任。“人們可以過去現場看那些家具,并比較不同定價產品的質量。”坎普拉德如是說。宜家的這場長期展覽位于鐵路樞紐上的瑞典第二大城市阿爾姆胡特,他們很快得出結論,如若舍棄辦公用品業務而專攻家具生意的話,將會是一個明智之舉。
第一場宜家博覽會開幕,家具擺滿了兩層樓。這家年輕的企業憑借嶄新的理念迎來了它的輝煌時代。把郵購業務
和家具店結合起來,28歲的坎普拉德改革成功!第一次家具展開幕后的那段時間,被晚年的坎普拉德形容為“一份持久而有趣的工作所帶來的沉醉狀態”,就像他記憶中的那樣,“每到周末便會有很多人在我們家具展上瘋狂搶購,晚上我們則全體圍坐在辦公室的書桌旁清點運費單和賬單。”
坎普拉德是個少見的人才,他同時具有認真盡責、思路開闊和爭強好勝等多種特點。這些特質讓他在整個職業生涯中始終保持著無畏的創新精神。他力排眾議將宜家的總部從瑞典搬到了丹麥的哥本哈根,以避開對他的公司越來越不利的稅務負擔。他同時也將家庭一起遷移到了瑞士,作為對瑞典日益增高的稅收的抗議。
除了家具銷售以外,宜家的餐飲服務銷售額也達到了每年18億美元。每家宜家商場都有一家餐廳,除了提供傳統的瑞典食物以外,還提供當地特色的小吃與飯菜。許多瑞典人喜愛的食品,比如肉丸子和華夫餅,不但可以在店鋪里買到,還可以在線上訂購。
宜家,一個全世界熟知的名字,但是很少有人知道,它是由一名瑞典中學生創辦,他便是英格瓦·坎普拉德。
現在,宜家已經發展成為一個在全球擁有180多家連鎖商店、7.6萬名員工、年銷售額為122億美元的龐大跨國企業。
這要歸功于創始人坎普拉德,他一生都在辛勤工作,也借此成為瑞典最富有的人物。雖是億萬富翁,但坎普拉德一直都崇尚節儉,被譽為“瑞典最勤奮、最節約的人”,也有人把他稱作“摳門的億萬富翁”。
坎普拉德最愛說的一句話是:“只要我們動手去做,事情就會好起來。我們的生活就是工作,沒完沒了的工作。”他認為,是勤奮工作造就了宜家。
坎普拉德經常乘坐公共交通工具到瑞士各地旅行,不過他坐火車都是坐二等車廂,而乘飛機也從來都是坐經濟艙。他不喜歡穿西裝,生活和普通人無異,喜歡在下午價格比較便宜的時段去市場購買蔬菜、水果等,他認為這樣才能更好地感受普通百姓的生活。
節儉也成為宜家的公司文化。在坎普拉德的帶動下,宜家分布在全球的數萬名員工,出差總是選坐經濟艙,平時外出經常坐公交車而不是出租車。
他87歲高齡時,仍然堅持一個人坐經濟艙來到中國,并且不讓人接機,自己坐出租車到公司。而離開時,他還堅持要求坐公交車去機場。
如今,坎普拉德已不直接參與宜家的日常經營,在瑞典過著幸福的半退休生活,但是閑不住的他還時不時會去全球各地的宜家分店視察。
宜家一年一度的公司大會,坎普拉德也從不缺席,據說,他每次開會都跟到會的近千名員工一一握手。
宜家之所以成功,主要是坎普拉德不遺余力地維持低價,和倡導體驗式營銷,還有一個重要原因,它的設計簡單又精良,掀起了斯堪的納維亞半島家居風格的全世界風潮。這種風格自然而明快、樸素而實用,擯棄了優雅和浮夸。斯堪的納維亞的設計是牢固和理性的代名詞,它代表著一種自信、自主的生活感悟。
編輯鐘健12497681@qq.com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