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辛宗茂
“學”“做”關鍵莫松勁
☉辛宗茂

“再精致的手機通話時沒了電,瞬間變板磚;再貴的豪車半路上沒了油,堪比一堆鐵。”看到微信朋友圈里這句話時,頓有所悟。當前,“兩學一做”學習教育已經進入咬牙較勁、縱深推進的關鍵階段,開足馬力,一鼓作氣,落地見效的工作十分緊迫。
然而,在學習教育過程中,一種“重始輕終”的傾向值得警惕。學習開始時,大家可能積極性高、有活力,但隨著時間的推移就容易產生懈怠和應付情緒,甚至以工作忙來躲避、敷衍學習。在“學”與“做”的過程中,學習不認真就像手機“虧電”,隨時都會有“斷電”的尷尬;而有學無做、只學不做,更不能善作善成,如同豪車沒油,不能順利到達目的地。這看起來不是大問題,但實際上嚴重制約和影響“兩學一做”的成效。
學習教育不是“軟任務”,踐行必須“實打實”。這就要求廣大黨員必須端正心態,靜下心來、沉下氣來,深學細照篤行,全力開啟“充電”“加油”的蓄能模式,切實查思想、找差距、挖根源,精準發力、持續用力。“蓄力”重點要突出擰緊思想認識這個“總開關”、找準學習教育這個“切入點”,持續做到學用結合、知行合一,切實解決“學”“做”不深入敷于表面的問題,真正落實到行動上。
要“充電”,就先要克服應付心理、避免浮躁心理,在完成規定學習內容的基礎上,堅持聯系實際學、帶著問題學,在學習中深化、在深化中學習,切實做到真學、真信、真用,保證學習質量。要“加油”,就要拋棄“過關心理”,認真對照標準,逐一查擺問題,堅持立足崗位,發揮作用,做到工作不松勁、標準不降低、力度不減弱,持之以恒抓實每一個環節、落實每一項要求。
帶著問題學,才能學得深入;針對問題改,才能改得到位。廣大黨員只有帶著黨性、帶著責任、帶著問題、帶著感情,以“滿格”的精神狀態,時時處處“把自己擺進去”,將“學”真正落實在“做”中,以踏石留印、抓鐵有痕的作風抓好學習教育,以釘釘子的精神抓好整改落實,對號銷賬,不讓問題積累、矛盾積壓,才能將“兩學一做”抓在實處、落在實處,真正打通“最后一公里”,確保不虛不空不偏不走過場。
【作者系96123部隊政治處報道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