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麗沙熱·吾甫爾
摘 要:在農廣校的基礎培訓工作中,由于學校的特殊性質,在進行培訓的過程中,常常會出現培訓動力不足、培訓形式單一、缺少模范帶頭作用的問題,針對這些情況,需要學校的相關管理人員提高對培訓工作的重視,探討培訓工作的途徑和方法,以此來提升培訓工作的整體效果。
關鍵詞:基層農廣校;培訓工作;途徑;方法
中圖分類號:C975 文獻標識碼:A DOI:10.11974/nyyjs.20160832070
前言
農廣校的主要辦學目的是進行農業職業教育,培養相應的農村實用人才,從而提升農村的整體經濟。在基層農廣校的培訓工作當中,應該同時對教師隊伍和學生進行培訓,并且根據學校的實際情況,引進新型的培訓方法,來提高培訓的成績和效果,促進農廣校的不斷發展。
1 對干部教師進行培訓
在基層農廣校的培訓工作當中,對干部教師培訓是其中的重要組成部分,其主要目的是為了提高教師的履職能力,以此來提高整體的教學質量。一般情況下,培訓的主要內容包括以下幾個方面:對基層農廣校管理人員的工作能力和管理水平進行培訓。在基層農廣校的工作人員組成當中,管理人員是其中的重要組成部分,管理人員的整體素質直接決定了學校的整體辦學水平,因此,可以針對管理人員制定培訓辦法,加強各個學校管理人員之間的交流,來對工作中的實際問題進行解決;另外,需要對教師的教育創新能力進行培訓,以此來提升教育理念和教育能力。
2 對培訓模式進行創新
在進行培訓工作的過程中,為了提升培訓的整體效果,培養新型職業農民,需要對培訓的模式進行創新,豐富培訓的內容,其具體措施體現在以下幾個方面:培訓人員需要根據學校的實際情況,根據大綱來對培訓的教材進行選定,并且根據培訓的對象和主體來對培訓工作的內容進行確定,在進行培訓的過程中,值得注意的是:理論要和實踐相互結合,需要對基層干部和學生進行市場經濟知識、經營管理知識和農業生產技術的培訓;需要根據每個學員的實際工作,來安排相應的實踐內容,在具體的實踐活動當中,來使所培訓的技能進行深入的掌握,在實踐活動結束之后,進行相應的理論交流。在這樣的情況下,不僅可以提升學員的知識文化層次,從而培養出新型職業農民,更可以使這些新型職業農民成為相應領域的干部,發揮模范帶頭作用。
3 建立完善的教學管理培訓制度
在進行培訓的過程中,為了提高基層農廣校的教學管理水平,做好相應的培訓工作,需要相關人員根據農廣校的培訓方向和培訓過程,制定完善的教學管理標準和相關的培訓制度,在教學管理和培訓制度的結合下,能夠使學校教師和干部的教學態度和方法發生相應的改變,在一定程度上提升培訓工作的實際效果;在培訓的過程中,由于基層農廣校的學員大多數為農民,知識層次不齊,在這樣的情況下,教師可以根據相應的教學制度,選擇合適的教學內容和教學方法,結合學生對知識的吸收能力,來進行相應的培訓工作。
4 充分利用計算機多媒體技術的優勢
在時代的發展過程中,計算機網絡技術正在不斷的發展中,在基層農廣校的培訓工作當中,可以充分利用計算機多媒體技術的優勢,使培訓內容更加豐富,培訓形式更加新穎,在這種情況下,能夠提升教師和學生的學習積極性,為培訓工作奠定良好的基礎;另外,這種方式可以提升信息傳遞的范圍和速度,使培訓知識得到共享,其具體應用措施體現在以下幾個方面:在進行培訓教學的過程中,教學可以結合具體的教學內容和農業技術,收集相應的音頻教學資源,并且利用多媒體技術將其呈現到學生面前,以便能夠有效的提升學生對教學內容的理解能力;另外,可以通過相應的社交軟件,建立群聊,便于農業技術人員和農民進行相互的溝通和交流,在一定程度上提升了培訓的實際效果;建立相應的信息資源平臺,在這樣的平臺上,可以實現農業技術的信息資源共享,在進行培訓的過程中,可以組織農廣校的學生觀看并學習相關的農業技術視頻,以此來提高學生的整體素質。
5 對培訓內容進行創新
在實際的培訓過程中,不僅需要對培訓的形式進行創新,同時也需要對培訓的內容進行創新,對于新型職業農民來說,不僅需要對其進行政治素質的培養,同樣也要有一定的業務能力,培訓人員需要結合目前農業的生產模式和基層農廣校的培訓方向,對農產品的生產環節和流通環節進行培訓。
6 結束語
在基層農廣校的培訓當中,由于學校人員的差異性,在培訓的過程中會出現各種困難,針對這種情況,需要相關的培訓人員對培訓的形式和內容進行創新,并且充分利用計算機多媒體的優勢,以此來提高基層農廣校培訓的整體效果。
參考文獻
[1]李蓮英.拓寬基層農廣校培訓工作的途徑與方法[J].新疆農業科技,2015(3):45-46.
[2]宋玲芳,李朝平,金玉華,等.浦東新區農廣校:整合教育資源創新培養方式[J].農民科技培訓,2016(1):37-38.
[3]王春艷.對農廣校開展農民教育培訓工作的思考[J].現代農業科技,2010(12):393-39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