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12月30日,中央全面深化改革領導小組成立,至2016年9月24日已整整1000個日夜,新一輪改革大潮正在席卷神州大地。
改革,一場繼往開來的深刻革命,一條永不停歇的進取之路。
2013年12月30日,中央全面深化改革領導小組成立,至2016年9月24日已整整1000個日夜,新一輪改革大潮正在席卷神州大地。
迎難而上,破局開路,近三年時間里,中國各領域改革不斷提速,改革舉措出臺的數量之多、力度之大前所未有,改革呈現的新特點、展現的新態勢、取得的新成果舉世矚目。
動既得利益 抓民生期盼
改革是一場革命,改的是體制機制,動的是既得利益,不真刀真槍干是不行的。
——習近平總書記在中央全面深化改革領導小組第二十五次會議上的講話(2016年6月27日)
從財稅體制、土地流轉,到央企負責人薪酬、規范領導干部配偶子女經商,再到戶籍制度、足球改革,這份成績單中,沒有一項改革是輕松容易的事。中央深改組都是直接沖著問題而去,突破了一些過去被認為不可能突破的關口,也解決了一些多年來想解決但一直沒有很好解決的問題。
以央企負責人薪酬改革為例。曾經有的央企高管拿著數百萬的高薪,還有巨額職務消費,一度飽受爭議。要改革,就要動“奶酪”,難度和阻力可想而知。中央深改組下決心啃下這塊“硬骨頭”,2014年審議了央企負責人薪酬制度改革方案。方案出臺前,深改組進行了多項準備工作,做到了不打無準備之戰。時隔不久,“限薪令”正式出臺,被業內稱為“有一錘定音之效”。穩、準、狠!這就是中央深改組啃“硬骨頭”的作風,敢于亮劍、直面難題、火力強大。
把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體現在經濟社會發展各個環節,做到老百姓關心什么、期盼什么,改革就要抓住什么、推進什么,通過改革給人民群眾帶來更多獲得感。
——習近平總書記在中央全面深化改革領導小組第二十三次會議上的講話(2016年4月18日)
在深改組的改革成績單中,民生領域占絕大部分。關于群眾看病問題,不僅有城市醫院綜合改革這樣的重大改革,也有家庭醫生、兒科醫生等具體項目;在教育領域,既有推進世界一流大學和一流學科建設,也有改善貧困地區學校辦學條件,鄉村教師支持計劃等內容。
再比如跟每個老百姓都有關的身份證辦理。2015年,中央深改組審議通過《關于建立居民身份證異地受理掛失申報和丟失招領制度的意見》。目前,全國已經有20個省份開展了身份證跨省異地辦理,在外地上學、打工的群眾辦理身份證更加方便。
治黨必從嚴 司法必公平
要堅持用制度管權管事管人,抓緊形成不想腐、不能腐、不敢腐的有效機制,讓人民監督權力,讓權力在陽光下運行,把權力關進制度的籠子里。要堅持“老虎”“蒼蠅”一起打,堅持有腐必反、有貪必肅,下最大氣力解決腐敗問題。
——習近平總書記《在慶祝全國人民代表大會成立六十周年大會上的講話》(2014年9月5日)
從嚴治黨,全社會都關注。這份成績單中,黨建和紀檢體制改革的份額吃重。從加強中央紀委派駐機構建設,到省市區和中管企業紀委書記、副書記如何提名,再到制定保護、獎勵職務犯罪舉報人的若干規定,制度反腐的籠子越扎越緊。
值得注意的是,中央深改組分兩次會議審議了上海和北京、廣東、重慶、新疆這五省區市規范領導干部配偶、子女及其配偶經商辦企業的規定,并且已經全部發布實施。截至今年3月,上海發現182名領導干部踩到了親屬經商辦企業相關規定的“紅線”。這些官員中,絕大多數人的親屬目前已從商界退出,其中3人涉嫌嚴重違紀正接受組織調查。
要努力讓人民群眾在每一個司法案件中都感受到公平正義,所有司法機關都要緊緊圍繞這個目標來改進工作,重點解決影響司法公正和制約司法能力的深層次問題。
——習近平總書記《在十八屆中央政治局第四次集體學習時的講話》(2013年2月23日)
27次中央深改組會議,有18次涉及司法議題。其中的每一項舉措,都著眼于讓百姓感受到公平正義:建立領導干部干預司法案件記錄通報和責任追究制度,給“人情案”“關系案”“金錢案”架上了高壓線;在深圳、沈陽設立巡回法庭,使司法審判免受地方干預;出臺深化律師制度改革意見,律師執業權利進一步保障。禁止干預司法案件正成為全社會共識,呼格吉勒圖、念斌、陳滿等冤假錯案得到糾正。
環保終身追責 問責敷衍塞責
環境就是民生,青山就是美麗,藍天也是幸福。要像保護眼睛一樣保護生態環境,像對待生命一樣對待生態環境。對破壞生態環境的行為,不能手軟,不能下不為例。
——習近平總書記在參加十二屆全國人大三次會議江西代表團審議時的講話(2015年3月6日)
生態環境靠什么?得靠制度、靠法治。《環境保護督察方案(試行)》聚焦環保督察工作機制;《生態文明建設目標評價考核辦法》使考核成為推進生態文明建設的導向和約束;《黨政領導干部生態環境損害責任追究辦法(試行)》抓住了領導干部這個關鍵。
如今,再只以GDP增長率論英雄?環保這一票占有很大權重!再想搞壞環境后,官照當、責不負?不論是否已調離、提拔或者退休,都必須嚴肅追責。保護生態環境,中央深改組這些舉措的威懾力不言而喻。
各地區各部門要以更大的決心和氣力抓好改革督察工作,既要督任務、督進度、督成效,也要察認識、察責任、察作風,確保黨中央確定的改革方向不偏離、黨中央明確的改革任務不落空,使改革精準對接發展所需、基層所盼、民心所向。
——習近平總書記在中央全面深化改革領導小組第二十六次會議上的講話(2016年7月22日)
“落實”是習近平在中央深改組會議上強調最多的關鍵詞之一。如何保障中央的改革舉措不走形、不變樣?督察是一個重要抓手。過去三年,督察工作既覆蓋國家司法救助制度等重大項目,也有生育政策等民生項目,還有實施難度較大的土地、環保等。
對于那些在改革過程中,遇到困難放一放、落實政策打折扣的領導干部,深改組也明確提出,要對敷衍塞責、拖延扯皮、屢推不動、重視不夠、研究甚少、貫徹乏力等6種做法問責!既當改革促進派,又當改革實干家已經成為廣大領導干部干事創業的指揮棒。
改革,離不開正確方法
截至目前,中央深改組已經召開了27次會議,審議了162份文件,其中審議的不少重大改革事項已經悄然落地,生根發芽,正深刻地影響著每個中國人的生活。
作為組長,習近平坐鎮指揮,親自謀劃、協調、督促各項改革進程。言出必行,過去的1000天里,中央深改組交出了一份漂亮的改革成績單。
巨大成就,離不開正確的方法論。習近平總書記在推進改革過程中是怎樣運用方法論的?
習近平的改革“方法論”中,“精準施策”這一條非常鮮明。
第十次會議,習近平提出,突出重點,對準焦距,找準穴位,擊中要害。第二十二次會議,習近平強調,對準瓶頸和短板,精準對焦、協同發力。第二十四次會議,習近平強調,突出問題導向,加強分類指導,注重精準施策……
要做到精準施策,必須經過充分的調查研究。習近平曾說,“調查研究是謀事之基、成事之道”,“沒有調查,就沒有發言權,更沒有決策權”。他多次強調要把調查研究作為基本功。
改革的方法也要“識變、應變、求變”,“變”就意味著創新。
十八屆三中全會強調,進一步解放思想,進一步解放和發展社會生產力,進一步解放和增強社會活力。3個“進一步解放”無不指向創新、要求創新。
十八屆五中全會提出“創新、協調、綠色、開放、共享”五大發展理念,在改革進程中處于引領性地位。在五大理念里“創新”又排在第一,推進改革的內生動力都源自創新。
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核心是培育新結構、引領新需求,老辦法肯定不頂用。習近平明確指出,“通過創新引領和驅動發展已經成為我國發展的迫切要求”。一個國家的經濟發展,從根本上要靠供給側推動。供給側一旦實現了成功的結構性創新,市場就會以波瀾壯闊的交易生成進行回應。
習近平曾深刻指出,不創新不行,創新慢了也不行。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是加快轉變經濟發展方式、破解經濟發展深層次矛盾和問題的必然選擇。
改革的方法離不開落實,不抓落實,再美好的藍圖也是空中樓閣。
習近平要求把“三嚴三實”要求貫穿改革全過程,理解改革要實,謀劃改革要實,落實改革也要實。引導廣大黨員、干部特別是領導干部既當改革的促進派,又當改革的實干家。
這既要求領導干部擁護改革、支持改革、敢于擔當,又必須把改革抓在手上、落到實處、干出成效,說到底,就是要實干。改革不能“圖虛名”“務虛功”,而要像習近平強調的那樣“不貪一時之功”“久久為功”。
習近平強調,對定下來的工作部署,要一抓到底、善始善終,像接力賽一樣,一棒一棒接著干下去。只有出實招,人們的積極性、主動性、創造性才能發揮出來,也才能推動全社會形成想改革、敢改革、善改革的良好風尚。
改革的方法,特別強調要嚴格督查。
全面深化改革布局之初,習近平就十分重視改革督察工作,而且要求越往后越嚴,辦法越往后越硬。
在中央深改組會議上,習近平多次強調督察的重要性,第二十六次會議上,習近平嚴肅地說,各地區各部門要以更大的決心和氣力抓好改革督察工作,既要督任務、督進度、督成效,也要察認識、察責任、察作風,確保黨中央確定的改革方向不偏離、黨中央明確的改革任務不落空。
今年2月23日,習近平主持召開中央深改組第二十一次會議。這次并未審議具體文件,而是聽取了10項改革落實情況的匯報。習近平在會上強調,要把抓改革作為一項重大政治責任,并一連說了3個“抓”:“盯著抓、反復抓,直到抓出成效”。
如此要求,就是在改革主體框架搭建起來的同時,理清責任鏈條,擰緊責任螺絲。解決好推動落實的責任擔當問題,才能真正把改革落準落細落實,使改革更加精準地對接發展所需、基層所盼、民心所向,更好造福群眾。
將改革向更深處推進
回望過往,從深改元年的全面播種、次第開花,到關鍵之年的全面發力、縱深推進……以習近平同志為總書記的黨中央,圍繞改革總目標謀篇布局,始終牢牢把握正確方向,駕馭和引領著全面深化改革的航程。據資料統計,在中央深改組已經召開的27次會議的公開報道中,習近平總書記的講話內容“改革”一詞出現272次,改革成為當代中國發展的主旋律。
面向未來,習總書記指出,要破解發展面臨的各種難題,化解來自各方面的風險和挑戰,更好發揮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優勢,推動經濟社會持續健康發展,除了深化改革開放,別無他途。并強調,我們在改革開放上決不能有絲毫動搖,改革開放的旗幟必須繼續高高舉起,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的正確方向必須牢牢堅持。這既是向全黨全國發出的動員令,更是我們黨向人民立下的宣言書。
勇于改革者進,不懈改革者勝。我們堅信,在以習近平同志為總書記的黨中央帶領下,改革奮進、勇毅篤行、攻堅克難的中國,必將開創更加美好的未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