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的言論,他的思想,早已不是巴以沖突,不是阿以矛盾,不是中東局勢,而是關于人類的過去、現在和未來。
9月28日凌晨,以色列前總統佩雷斯逝世。這位93歲的長者,出生于一戰后,奮斗于二戰中,與以色列國父本·古里安一道,締造了一個國家。
襁褓之中的以色列,急需力量。佩雷斯和美國、法國縱橫捭闔,終于打造了以色列強大的空軍。時光荏苒,歲月變遷,這位睿智的老人,在20世紀90年代鑄劍為犁,和拉賓一道,化干戈為玉帛,和巴勒斯坦簽署了舉世矚目的《奧斯陸協議》。
此后的劇本是,拉賓被刺殺,阿拉法特舉著顫抖的手,終究未能在戴維營協議上簽字,以色列和阿拉伯世界的和平遭遇重挫。進入20世紀,阿拉法特、薩達姆、卡扎菲等中東呼風喚雨的人物相繼去世。只有佩雷斯,從總理到總統,再到籌建佩雷斯和平中心,一心為著和平事業持續努力。
他在有生之年,完成了從普通人、戰士、領導者、和平使者的身份變換,最終,他去世時已然是一個哲學家。
他的言論,他的思想,早已不是巴以沖突,不是阿以矛盾,不是中東局勢,而是關于人類的過去、現在和未來。
從鷹派到鴿派的轉變
佩雷斯是以色列國家建國的元老,從政60余年。1948年,以色列建國的第二天就爆發了第一次中東戰爭。作為以色列國防部駐美使團團長的佩雷斯,一直在美國為以色列的命運奔走呼號,籌集資金和武器裝備,包括動員更多的猶太人回以色列,保衛新成立的國家。
早年間,佩雷斯也曾拒絕與阿拉伯國家和解。但是,埃及總統安瓦爾·薩達特1977年歷史性訪問以色列并于次年與以方簽訂《戴維營協議》、達成和解后,佩雷斯的立場開始轉變,他支持通過和平談判的方式,解決以色列與阿拉伯國家的爭端。他深切認識到,盡管以色列贏得了歷次中東戰爭,但如果不能實現和平,就無法避免新的戰爭。
促成和平協議,結束38年占領
1993年,時任外長的佩雷斯和時任以色列總理拉賓與巴勒斯坦前領導人阿拉法特促使以巴達成和平協議,這是以巴領袖的第一次“握手言和”。1994年,三人因此獲得諾貝爾和平獎。中東問題專家李紹先表示,當年以巴之所以能開啟和平進程,就是歸功于佩雷斯和拉賓天衣無縫的搭檔。
然而,在中東這塊土地上,宗教、民族、歷史等矛盾深度交織,實現和平異常艱難,這不可避免會讓政治領袖做出犧牲,甚至付出生命代價。佩雷斯的老友——時任總理拉賓,1995年在一次和平演講后,倒在了猶太極右分子的槍下。佩雷斯本人,也曾因堅持和談立場,被一些以色列民眾斥為“叛徒”,并在選舉中失去總理大位。令人欽敬的是,盡管付出政治代價,佩雷斯對中東和平矢志不渝。2003年,佩雷斯在自己80歲壽筵上,懇切地告誡時任以色列總理沙龍:“在我們這個年齡,只有一個現實問題—不是我們活多久,而是將給我們的孩子留下什么。”
2005年,時任副總理佩雷斯與時任總理沙龍合作,推動了以色列撤離加沙計劃的實施,從而結束了以對加沙地帶長達38年的占領。沙龍于2003年底提出的單邊行動計劃,根據這一計劃,以色列于2005年7月開始撤出加沙地帶所有的21個定居點和約旦河西岸北部4個孤立的定居點。
這是自1967年第三次中東戰爭以來,以色列首次主動撤離在巴勒斯坦被占領土上的定居點。然而,以色列國內對于撤離計劃分歧嚴重,在支持與反對派無法達成共識時,佩雷斯堅定反對任何延期實施撤離計劃的提議,因為“我們必須記住,被撤出的定居者的孩子們9月1日要在新居住區上學”。
2005年9月20日夜間,以色列國防軍撤出約旦河西岸北部最后兩個猶太人定居點。至此,以色列單邊行動計劃正式宣告結束,以色列對加沙地帶38年的占領也就此結束。
2007年,佩雷斯當選以色列第九任總統,當時已是84歲高齡。雖說總統職位在以色列的象征意義大于實際權力,但佩雷斯從未停止過爭取和平的努力。
中國人民老朋友
新華社記者高秋福曾在1989年會見佩雷斯。
據他回憶,當問到佩雷斯的愛好時,他說:“我沒有別的什么愛好,就是愛讀書。我讀過不少關于中國的書。我也讀過孔子、孟子、孫子,讀過李白,讀過毛澤東,當然了,都是通過英文譯本。”
他停頓了一下接著說:“如果也算愛好的話,我還有一個。那就是同你們已故的毛澤東主席一樣,喜歡夜間讀書和工作。”
他還寄語中國年輕人:即要像孔子那要有智慧和道德。又要對納米科技和因特網了如指掌。
1993年5月19日,佩雷斯首次以以色列外交部長的身份正式訪華。第一次親身來到向往已久的中國,他顯得很激動,并把這次中國之行比喻為“圓夢之旅”。
1996年9月,以色列對華友好人士發起組織以色列-中國關系促進會,年高德劭的佩雷斯被推舉為名譽會長。
1998年4月,他率領該會代表團訪華。江澤民主席在會見時稱贊他是中國人民的老朋友,為推動中以兩國友好合作關系的發展做出了不懈的努力。
訪問結束,當晚,佩雷斯在答謝宴會上即興發表講話,吟誦了李白的著名詩句:“舉頭望明月,低頭思故鄉”。他說:“每當讀到李白的詩句,我都想起中國,向往中國。這是我從小就有的感情
2007年7月,佩雷斯就任以色列第9任總統,仍兼任以色列-中國關系促進會名譽會長。他一如既往,繼續關注著中以兩國關系的發展。
2008年8月,他已八十五歲高齡,不顧友人的勸阻,仍堅持來北京參加奧運會開幕式。啟程之前,他賦詩一首,贊揚北京奧運會是光榮、和諧、和平之同一夢想的象征
2014年7月卸任以色列總統后,佩雷斯仍活躍在公共領域,深受民眾愛戴。
他的遠見和堅持,讓人們看到了理性的力量與和平的希望。歲月如浮云,彈指一揮間。"和平老人"已逝,巴以仍然沖突不斷,和平之路,血光茫茫。中東,期待新的和平勇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