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 要:隨著城市的擴張與發展,土地資源漸漸地成為了城市的稀缺資源,人們對于田園生活的向往從來沒有停止過,特別是生活在到處都是鋼筋水泥的城市建筑中的人們,高樓大廈對于他們已經司空見慣,而擁有自然景觀的鄉村則成為了人們向往的地方,觀光型農業生態園由此應運而生。通過對江蘇泗陽的大禾莊園進行分析來探討農業生態園建設的必要性、規劃設計原則以及未來發展趨勢。
關鍵詞:觀光型農業生態園;鄉村生態旅游;生態園發展前景
一、 研究目的與意義
(一)研究目的
通過對成功案例的分析來學習如何規劃設計農業生態園,總結經驗,剖析行業發展趨勢,從而給想要投資建設農業生態園的人提供一些有價值的基礎信息,從而使其更好地把握發展契機,抓住市場機遇,少走彎路,使得農業生態景觀發揮創造出最大的價值。
(二)研究意義
1.經濟意義
農業生態園的出現改變了人們以往對于旅游的觀念,我們可以把農業生態園看成是一項新興的旅游產業,因為它是一個農林產結合的系統,同時具有很強的包容性。就像已經上市兩年的泗陽大禾莊園一樣,它的經濟意義不僅僅體現在前來采摘游玩的游客門票收入上,更多的是它帶動了一系列產品的開發,帶動了一整條產業鏈的發展,帶動了當地農民的就業,帶動了地方資金、物流、信息的高效運轉,從而提升自身競爭力,豐富當地的旅游資源,給生活在周邊的人們帶來樂趣。由此也引發了內需空間,優化了當地產業結構,加速了地方經濟發展,從而促進了良性循環經濟的發展。
2.生態意義
農業生態園的建設毫無疑問是有益于生態修復的良藥,城市中的綠地再多,也抵不過源源不斷的工廠廢氣以及汽車尾氣等眾多環境污染,新鮮空氣漸漸成為了城市居民的奢侈品。然而這種奢侈品在農村卻觸手可得,因為農村化工類企業少,車流量少,生活方式相對來說比較簡單原始,從而最大程度地保留了大自然本來的面貌。生態農業園在農村或者城市郊區本就良好的環境基礎上進行改造建設,不僅能夠改善當地自然環境、促進生態平衡,還能形成自然的城鄉綠色隔離帶,在經濟與環境保護上做到“雙贏”。
3.社會意義
一個成功的農業生態園勢必會成為地方文化的宣傳點,在吸引游客的同時也達到了地方知名度的提升,如果形成了品牌效應將會對當地的旅游業,及地方經濟的發展提供支撐。同時,人們在生態園內游玩時也會不自覺地強化自己的環境保護意識;大人在帶孩子游玩時也能讓孩子體會到收獲的樂趣以及農民的辛苦,知道食物的來之不易才會珍惜生活,起到積極的教育意義;同時生態園內的游樂設施給人們提供娛樂休閑的場所,增加了人們空閑生活時的娛樂選擇。總之,農業生態園從其一開始就展現了其生機勃勃的生命力,從而也就自然而然成為了生態旅游的先驅者。
二、如何規劃設計生態農業景觀
在規劃設計一個農業生態園時,首先要考慮到選址問題,觀光生態農業園通常會在原有的農業生產基地基礎上通過進一步開發和改造來建成,同時也可根據市場需求而專門開辟農業生態園以滿足各個群體的旅游需求。因此生態農業園選址的原則是要充分考慮當地農業生產特點,綜合考慮生態因素和社會因素,秉著以人為本、因地制宜的理念開發具有當地特色的農業景觀。
其次是項目設置與功能分區,一般農業生態園內都可以設置如下區域:
1.農業生產區
農業生產區就是集生產、采摘、養殖為一體的區域。該區域的農業生產項目是規劃開發的重點所在,包含了農業生產、農業景觀與特色農產品。游客在欣賞農業風光的同時,還可以參與到農業生產過程中,感受農民收成的快樂。農業生產區在設計上不僅要符合生態農業的基本原理,同時還要滿足生態旅游的要求,實現可持續發展,體現生態農業效益的多重性。
2.科技示范區
科技示范區布局上來選擇的話要以靠近生產區為宜,因為這樣不僅可以共享農業設施和農業場地,從而節約成本;另一方面也能夠充分利用生產區豐富的農業種植資源來進行科研實驗。通過科普示范,使游客受到教益;也可以通過生態解說,傳播生態文化、環保概念;更可以建設展館提供靜態教學和動態導覽,使農業活動與教育相結合。
3.酒店飲食區
以泗陽大禾莊園為例,在農業生態園的中心區域設置了集酒店與室內生態觀光為一體的接待中心,在巨大的玻璃大棚中造出異地園林景觀,規劃上參考植物園巨型溫室,在其中錯落有致地布置了各種景觀小品,同時設置了可接待游客的各種包間以及桌席,菜品大多來自生態園內的農業生產區,這種自產自銷的方式也是值得借鑒的。
4.休閑體驗區
以大禾莊園為例,其內設置了垂釣中心、真人CS游戲區、酒店住宿區等,休閑功能是旅游活動的必備條件,所以在規劃中藥充分考慮游客對于娛樂活動的需求,同時將特色娛樂活動作為吸引游客的條件使更多的人參與到生態旅游活動當中,擴大需求,形成良好內需循環。
5.古跡民俗體驗區
一般情況下,農村的很多景觀都是一些民俗古跡的保留,我們應該好好利用并保護這些景觀,作為生態園內的風景線,讓更多的人看到農村的魅力,同時開發一些供兒童學習的體驗區,如自己動手制作一些具有鄉村特色的手工制品,等等,讓孩子了解當地的鄉村文化,體驗民俗風情。
三、農業生態園的未來發展趨勢
每個人的心中都有對田園生活的渴望,加上現在食品安全問題的突出,很多人都希望能夠吃到純天然無公害的蔬菜水果,而生態園可以給人們提供這種需求。人們可以在生態園親手采摘到沒有農藥污染的當季蔬菜水果,這種樂趣以及滿足感是城市里給不了的,所以農業生態園本身就對城市的人們有著巨大的吸引力,加上生態園良好的環境、娛樂休閑設施、酒店以及產品銷售,都對人們都有著巨大的吸引力。
泗陽大禾莊園就是在這種模式下成功發展的上市企業,每個季度都有應季的瓜果蔬菜成熟吸引大量的游客前來采摘,常常供不應求,同時它的相關產品的銷售量也是只增不減,例如他們自產自制的草莓酒、藍莓酒、橙汁等各種飲品,還有草雞蛋、小花生等各種產品,因為其透明的生長環境以及公開的制作過程,人們都會放心購買,也是供不應求。所以,像這種兼顧生態效益、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協調發展的觀光型農業生態園模式將具有廣闊的前景。堅持多產業一體化,將第一、三產業相結合,使傳統農業可以發揮多種功能。與此同時,生態園內的有機農業的生產模式也使生態農業走上產業化。實現生產、加工、銷售的一體化、專業化、集約化和規模化。最后,這一生態園的構建模式會對周邊地區提供示范及指導作用,為我國農村產業結構的調整提供參考價值。
參考文獻:
[1]林文雄,吳志強.農業生態設計與評價[J].福建農業科技, 1990,(06):42-52.
[2]韓蕩,王仰麟.區域持續農業的景觀生態研究[J].干旱區地理,1999,(03):1-8.
[3]吳人韋,楊建輝.農業園區規劃思路與方法研究[J].城市規劃匯刊,2004,(01):53-56.
[4]高源,李斌欣.觀光農業園功能分區規劃探討[J].園林工程,2007,(12):29-31.
作者簡介:
楊小微,南京林業大學碩士研究生。研究方向:環境藝術設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