鄒瑜
摘要:唐朝時期,薛濤是女冠詩人的主要代表人物,其作品經常被后人所研究。本文結合薛濤的詩歌作品,分析了薛濤創作的思想內容及其類別,并初步探究了薛濤創作的藝術特色,以期能夠促進我國女冠文學研究的發展。
關鍵詞:中唐時期;薛濤;創作;研究
薛濤是我國中唐時期著名的女詩人,其多才多藝,作品文采飛揚,不但擅長寫詩,還精通書法和音樂,并獨創了千古留名的“薛濤箋”,為后人所銘記。雖然薛濤在當時因才情而頗受賞識,也擁有自己的詩集,但從晚唐開始一直到明清,記載薛濤的文字大多邏輯不清,描述不詳,這給對薛濤詩歌及其本人的研究帶來了一定困難。
一、薛濤創作的思想內容及分類研究
(一)表達自己對幸福生活的向往
薛濤終生未婚,留下了她個人情感中的缺憾。薛濤長期與各種達官貴人、文人墨客等打交道,平生應酬不斷,但卻一直沒有遇到正確的人,因此經常在作品中流露出自己對幸福的向往。這部分作品,在薛濤的詩集中占據了較大的比重,其大多是利用自然界中的事物,較為委婉地表達作者的思想情感。比如《春望詞》中,有“花開不同賞,花落不同悲。欲問相思處,花開花落時”一句。薛濤在詩中慨嘆花開花謝,描述了殘紅將墜、花期渺茫的景象,借此抒發了自己哀怨愁苦的心情。明朝趙世杰讀到薛濤的這首詩時,連聲感嘆:“離恨綿綿,綺麗哀絕”。薛濤的創作中,還有不少類似的表達對幸福生活渴望的詩歌,比如《鴛鴦草》、《柳絮詠》等等。
(二)訴說漂泊生涯的悲苦
薛濤一生大多處于寄人籬下的狀態,其身世如浮萍一般漂泊不定,孤獨無依。所以,薛濤的創作中有不少詩歌都在訴說自己漂泊生涯的悲苦,表述身不由己的無奈。比如《江邊》、《海棠溪》等作品中,都有此類描寫。“春教風景駐仙霞,水面魚身總帶花。人世不思靈卉異,竟將紅纈染輕紗。”這便是《海棠溪》中的句子。該詩是一首七言絕句,借用了花卉的名字,描繪海棠花盛開時候美麗的形象。而第二句則轉換了描寫的角度,從遠到近地寫了魚影和花影重疊、搖動的絕美畫面。此詩據說是薛濤在重慶時候所寫,看似描繪海棠溪流的狀態,實際上也反映了她對飄零生活的哀傷,以及盼望塵埃落定的苦痛。正如明朝鐘惺評說:“二詩如邊城畫角,別是一番哀怨。”
(三)應酬唱和的作品
薛濤在當時有“女校書”之名,接觸到的名人顯貴和文人都很多,因此經常會遇到需要應酬唱和的情況。所以,在才女薛濤的創作中,不乏各種應酬詩歌作品。在薛濤流傳下來的九十一首詩歌中,應酬唱和詩占到了四十多首。在此之中,較為著名的詩包括《和郭員外題萬里橋》、《送姚員外》、《酬人雨后玩竹》等。比如,《送友人》中寫道:“水國蒹葭夜有霜,月寒山色共蒼蒼;誰言千里自今夕,離夢杳如關塞長。”文學史上許多詩評家都對這首詩贊不絕口,明朝有人評說:“淺淺語,幻入深意,此不獨意態淡宕也。”此詩對情景的描寫十分到位,而又沒有庸脂俗粉之氣,在當時被許多人交口傳誦。薛濤創作了大量應酬詩,要研究薛濤的作品,可以由此入手。
二、薛濤創作的藝術特色研究
(一)詩歌以絕句為主
大致統計一下便可以發現,在薛濤創作的詩歌當中,大多都屬于絕句。在九十一首詩里,總共有八十一首絕句,其中五絕有九題十三首,七絕有五十四題七十一首,其余有七題七首。由此可以看出,薛濤十分喜愛也很擅長用絕句這一形式進行詩歌創作。中唐時期的絕句尤其看重作者的巧妙構思,而薛濤擁有卓越的才華,其作品洋溢著盛唐的風情。比如《江邊》一詩寫道:“西風忽報雁雙雙,人世心形兩自降。不為魚腸有真訣,誰能夜夜立清江。”這首詩中,深刻描寫了瑟瑟秋意中作者的思念之情,但又委婉含蓄,不露聲色,將作者的才華以及運用絕句的熟練表達得淋漓盡致。
(二)情隨景生,寄情于景
我國古代詩人在創作過程中,大多喜愛運用“寄情于景”的藝術表達手法,而薛濤也不例外。比如,《酬杜舍人》中寫道:“雙魚底事到儂家,撲手新詩片片霞。唱到白萍洲畔曲,芙蓉空老蜀江花。”其中,杜舍人便是中書舍人杜元穎,此人曾經和薛濤詩文唱和,后來他離開了西川,給薛濤寫來書信,薛濤為了表達感謝而寫下此詩。詩中后兩句所描寫的景色:蜀江上綻放的荷花快要逐漸凋零了,而我一心想念遠在他鄉的友人,不知他什么時候回來。該詩便是將作者的感情寄托在景色之中,情隨景生,把詩人對故友的想念表達得十分到位。
三、結束語
唐朝時期出現的女冠詩歌,彌補了我國文學史上的空缺,而薛濤的作品便是其中極具代表性的元素。薛濤創作的詩歌大多是表達她對幸福生活的向往以及對漂泊生涯的哀嘆,其中也不乏許多應酬作品。要研究薛濤的創作,不僅要分析其詩歌的形式、內容及情感,還要探索其作品的藝術特色,以便讓女冠文學獲得其應有的歷史地位。
參考文獻:
[1]劉天文.近百年薛濤研究述評[J].天府新論,2004,03:136-139.
[2]黃蕓珠.略論薛濤詩風“男性化”的成因及其表現[J].中國文學研究,2003,02:67-70.
[3]趙小華.女性生存困境與詩歌風格之形成——以薛濤其詩其人為例[J].吉林大學社會科學學報,2015,04:197-205+255.
[4]鮑源遠.唐代女詩人薛濤及其詩歌藝術初探[J].皖西學院學報,2009,01:106-1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