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丹++隋曉瑩
摘要:隨著社會的發展,創新型設計人才成為社會急需人才,區域產學研合作模式成為創新型設計培養模式的必然選擇,本文主要就創新型設計人才培養模式進行探討,并對實踐活動進行總結。
關鍵詞:區域產學研;創新型;設計人才
上個世紀50年代,斯坦福大學副校長特曼(FrederickTerman)最早提出“產學研合作”的概念,倡導建立智力和工業界的財力結合起來的斯坦福科學園,這是嚴格意義上第一個產學基地。上世紀80年代末我國開始試點產學研合作,1992年國家經貿委、教育部、中國科學院聯合在全國范圍內推進產學研合作,并實施了眾多產學研聯合開發工程。經過幾十年的發展,政府因素尤其是地方政府開始參與產學研模式中來,形成多方參與、聯系緊密、效果更好的新模式。政府、企業、高校、科研機構在人才培養方面,分工協作、充分發揮各自優勢形成良性發展,共同促進創新型人才的高效培養。
2011年國家提出《高等學校創新能力提升計劃》,即“2011”計劃。根據該計劃,高等學校結合國家中長期教育、科技發展規劃綱要和“十二五”相關行業領域以及地方重點發展規劃,發揮高校多學科及科研優勢,聯合區域創新力量,聚集各種創新要素和資源,形成良性合作新關系,在這種新合作背景下,高校開始紛紛探索創新型人才培養模式并進行了大量實踐。設計人才隸屬工科范疇,是實用性、應用性比較強的專業,但是設計人才能力與社會需要不匹配,設計人才的創新性、實用性更是該專業屬性所需和社會需求所決定的,這就促使我們探索創新型設計人才培養模式,并進行實踐。
一、創新型設計人才建設選擇“區域產學研合作模式”的必然選擇
上世紀80年代,我國開始開設現代設計課程,僅經過幾十年的發展,2015年我國已經近1500所設計院校,在校就讀學生達到40多萬,設計專業已經成為巨大規模,可是還是存在培養模式低端,側重理論、輕視實踐的情況。在學生實踐能力、創新能力培養方面存在明顯不足,加上缺乏對社會實際情況的了解,造成學校培養的設計人才與社會所需存在一定差異。產學研合作模式下,新的教學教學模式縮短了理論課程學時實踐,增加實踐教學內容,這種新型教學模式可以利用學校和企業兩種教學環境和教育資源,為創新思維實現及創新思維的改進提供機會,理論和實踐的有機結合可以有效提高學生的創新能力。產學研合作可以為人才培養提供機會,為科研提供經費,進而用人才和成果回饋社會,當前現代設計人才培養應該建立在人才培養、科學研究、社會服務三位一體的平臺之上。區域經濟的發展會刺激人才方面的需要,人才有反過來促進區域經濟的發展,而設計人才作為經濟發展的基礎人才之一,創新型設計人才培養也是區域政府應該考慮課題,反過來,設計人才的培養也要適合區域經濟發展的需要。所以,隨著區域產學研合作的進一步發展,充分利用區域產學研合作機制建設創新人才培養模式就成為一種必然選擇。
二、基于區域產學研合作下創新型設計人才培養模式的探討
(一) 改革課堂教學模式、完善課程和教學資源建設
課程設置是實現專業人才培養目標的關鍵,課程設置要使學生在思想素質、文化素質、專業素質、實踐能力等方面符合新經濟時代設計人才培養目標的要求。可是當前,設計教育課程設計還存在理論教育過多,太關注原理是為什么,而不涉及怎么做。設計專業比較是工程性質較多的專業,其培養的人才更多是實踐性為主的應用人才。設計工作自身遵循一定規律,可創新也是基本要求,因此應該按照培養目標要求,精心設計適應創新型設計人才發展的教學模式和特色課程體系。教學課題應該引入多樣化,依托產學研合作平臺,深層次強化設計實踐能力,通過項目引入的方式,構建出著眼于教學、教研、科研、學生就業等方面的“全周期式”人才培養體系的,體現拓寬基礎、注重創新、加強能力、提高素質的創新型設計人才教育要求的新的教學內容和課程體系。將企業課題、科研課題、實際項目、競賽形式、外觀專利等引入課堂,妥善處理好基礎與專業、設計理論教學及設計能力實踐、課內教學與課外指導、教與學等的關系,注意課程之間的銜接,提高綜合化的程度,提高教學質量和效果。
新的教學模式中以“學”為中心,強化設計創新實訓。即依托企業實際項目,補充或完善教學內容,提升學生實戰能力。將企業實際項目直接引入課堂教學,或將企業項目經過改造后形成案例融入課堂實踐訓練可以有效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促進教學內容改革。通過與合作企業定期舉辦多種形式的 workshop,建立特色專業設計實訓,豐富教學內容。
新的教學模式以“研”為中心,深化設計科學研究并反饋教學。企業與學院發揮各自優勢,共同完成設計項目或科研課題。而后將企業課題、教師科研項目等引入設計課堂,專業教研室與企業共同確定教學內容、制定教學計劃, 學生進行設計實務體驗;以“研究工作室制”搭建師生共同進行設計研究 =的平臺。
新的教學模式以“產”為中心,促進設計科研成果轉化。組建由師生共同參與的“院級創新團隊”,創建“藝術設計研究中心”,建立專業科研平臺,鼓勵師生積極進行科學研究及設計創作,進行設計服務、科研成果轉化。成果的轉化作為教學內容的一部分,完成教學目的的實現。
總之,以完善教學內容為基礎,將以教師輸入式為主改變成學生學習為主的學習模式,建立整體研學、實踐為主的創新型設計人才的課堂培養模式。
(二)改革師資隊伍的建設,提出“雙師型”培養模式
“產學研三位一體”的教學模式給師資隊伍建設提出新的要求,從事創新型設計人才培養的教師不僅需要具有較高水平的科研能力和學術造詣,還應該具備較強的實踐和創新能力。這就需要專業院校深化與行業企業融合程度,為教師提供設計參觀考察、設計交流與培 訓;企業技術人員與教師互訪;聘請企業技術人員進入課堂擔任企業導師;派遣專業骨干教師到企業進行“雙師型教師”培養;提升教師教學實踐能力;聯合企業為教師提供設計或生產課題,進行課程探討和科學研究。豐富理論經驗和扎實實踐能力的師資隊伍為創新型設計人才培養提供堅強的基礎。
(三)產學研合作,探索突出地域特色校企聯合培養的模式
產學研合作的實質就是校企聯合,工科院校學者走出象牙塔,走進企業,將學術的紙上談兵改變為現實實踐。聯合模式有很多,可以走進企業,實地真實的進行操作;也可以有企業提出要求或者項目,引進企業技術人員進行參與指導,體驗式的進行實踐學習。區域產學研合作還比較突出地域性, “產學研三位一體”的教學模式就是依托區域經濟構建明晰的適應拔尖創新人才培養的、強化專業特色的設計人才培養方案。在培養方案中,要搭建模塊化培養框架,加大實訓環節學分比例,提出 “創新學分”制度,以此培養學生創新意識;達到提高創新能力的目的,形成培養人才競爭的優勢。實施 3+1“卓越設計師”特色創新型人才培養模式。通過產品設計的“軌道交通裝備造型設計”的專業特色,動畫專業的“訂單式培養”、視覺傳達及環境藝術的“區域服務”特色等專業優勢強化,逐步實現藝術學院 “卓越設計師”計劃,并得以持續性實施。
三、基于區域產學研合作下的創新型設計人才培養模式的實踐
(一)立足區域,科學規劃,強化學科特色
詳細分析本區域內設計人才需要和產業特色及發展趨勢,整合企業、企業、學校資源,提出學科科學發展規劃,首先改革學科設置和資源配置,根據文化、工藝、生產設計、包裝設計、推廣設計的不同需要,從新完善學科設置和資源配置,并根據需要建立、完善、精簡研發中心,針對區域需要及學科發展,強化學科特點。設置2個新方向,建立3個研發中心,精簡和調整3個學科方向及研發資源。
(二)推出1+1+1創新教學模式、創新培養及學習方式
1+1+1創新教學模式是1/3時間學習理論課程、1/3進行校園內實訓、1/3進行校外實踐。這種模式可以分階段學習,也可以穿插式的進行,這兩種教學模式都有嘗試,各有利弊,總體來說,都是以社會需求為目的、以培養學生實踐能力為教學目標,既培養學生專業能力,又重視實踐能力及職業道德的提高。
重點完善和開設緊密與實踐結合的課程,優化課程體系與結構,推行以專業方向課程模塊化,實現以“實訓平臺+專業模塊化”的校內創新培養模式。通過展覽和打造設計沙龍開拓學生視野,保證學生了解行業動態。新的課程中,專業實訓增加了30%,設計類校園活動增加50%,保證每兩個月最少舉辦一場大師、企業領導者和自由設計名師、名家進行的學術講座。
(三)師資隊伍的建設及應用
制定師資隊伍的引進培養計劃及標準,選派5名教師高校進修或者企業鍛煉,并與企業聯合簽訂科研題目,為培養師資力量打好基礎。建立“多導師制”,利用產學研平臺、校內外設計工作室,建立交互式多導師機制,對參與實踐環節的學生進行多導師、跨界聯合指導,建立起了論實踐緊密結合、校內校外交互配合的指導機制;畢業設計由行業校外專家和校內教師共同評價給分
(四)建立研發轉化促進和保護中心
為了達到促進研發創新的轉化,更好保護知識產權的目的,建立促進及保護中心是一種有效手段,中心的建立可以有效整合研發資源,并促進研發創新向產業創新,實現其經濟和社會效益。中心還擔負知識產權的保護工作,申報專利、維護專利的合法權益也是工作之一。
總之,在區域產學研合作的背景下,通過探討和實踐創新性設計人才培養模式,設計人才的實踐能力、創新能力得到提升,企業或者社會對現代設計畢業生的滿意程度大大提高。
參考文獻:
[1]石定環.加強產學研合作 打造“三一”核心創新力[J].中國科技產業,2012年6月.
[2]陳紅梅.提升大學創新力的產學研合作模式研究[J].文教資料,2012年1月中旬刊.
[3]丁紅燕.地方工科高校產學研結合培養應用創新型人才的創新實踐[J].高等教育與學術研究,2008年7月.
[4]王秀敏,王剛,肖丙剛.基于產學研有機結合的人才培養模式研究[J].梧州學院學報,2008年6月.
[5]吉雪亭.產學研結合教育模式的探索與思考[J].西安歐亞學院學報,2006年4月.
[6]徐靜.藝術設計專業創新能力培養模式研究[D].西北師范大學,2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