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 萌
華東理工大學 上海 201424
淺析社會流動對城鄉一體化發展的影響
劉 萌
華東理工大學 上海 201424
社會流動指的是社會群體在社會關系空間中從—個地位向另一個地位的移動,一個社會能夠創造更多的向上流動的機會,是社會充滿活力的象征,是社會進步的表現。在新型城鎮化發展的背景下,城鄉統籌發展,實現城鄉一體化是城鎮化發展的主要目標。而城鄉間各種要素間雙向的社會流動是統籌城鄉發展的重要方式,本文將以長三角地區為例,探究社會流動對城鄉一體化發展的影響。
社會流動;城鄉一體化
城市與鄉村擁有諸多方面的互補性和共生性,農村的發展離不開城市的輻射和帶動,城市的發展也離不開農村的促進和支持。隨著社會經濟的快速發展,推動城鄉一體化進程是未來社會發展的重要方向,而社會流動與一個地區經濟社會發展有著密切的聯系,打破城鄉之間的經濟割裂,促進城鄉間社會流動,是解放經濟潛力,發展下一個經濟增長點的可靠路徑。
社會流動指的是人們的地位、位置的變化,包括社會分層結構中位置的變化和地理空間結構中的位置變化。社會學更多關注的是社會結構中的地位高低的變化。合理的社會流動是社會良性運行的重要協調機制,尤其對我國城鄉一體化發展有著重要意義。
長三角地區是我國綜合實力最強的區域,農村經濟相對于全國其他地方也較為發達,更需要城鄉一體化的發展來打破城鄉之間的隔閡。同時長三角地區也是重要的流動人口集聚區,流動人口規模龐大,且多以外來省市人口流入為主。統籌長三角地區城鄉人口發展,引導人口有序流動和合理分布,能夠促進長三角地區率先實現城鄉經濟社會一體化發展,實現經濟的進一步飛躍。
第一,城鄉間的良性流動為長三角地區帶來了巨大的經濟社會效益。現今長三角地區的產業結構調整是促進人口流動的重要因素,產業集群日趨國際化,城市化以及第三產業迅速發展,為社會提供了大量的勞動密集型就業機會,需要眾多勞動力和人才支持,這是擴大就業的主要渠道和吸引農村人口流入城市的主要動力。在這一背景下,城市對鄉村的輻射帶動作用增強,以工促農、以城帶鄉的協調機制逐步建立。上海和蘇州成為城鄉一體化水平最高的地區。近年來,各城市不斷探索城鄉一體化發展模式,蘇南模式、浙江模式,都是城鄉統籌發展的成功典范。發展至今,我國長三角地區的面積只占全國2%,人口占全國10%,但是GDP卻占全國的21%,社會流動在其中的作用不可忽視。
第二,社會流動為農村勞動力提供更大的發展空間。廣大農村地區的眾多勞動力對城市發展具有舉足輕重的作用農村人口進入城市,獲得了更多的社會資源,甚至成為精英人才,更積極地投身于城鄉建設之中,在為城市做貢獻的同時,必然也帶動了農村地區經濟的快速發展,進一步消除了城鄉二元結構的阻礙,使得農村地區也得以享受到城市化、工業化發展的豐厚成果。
第三,同時也要看到舊體制的局限造成的社會流動的滯后性及其不利影響。戶口對中國的社會流動具有重大的制約作用。中國的戶籍制度一直無法順利進行改革的最大的根源在于附加在戶口上的社會保障制度不統一。而國外城鄉之間沒有戶口限制,也源于覆蓋在他們城鄉之間的社會保障制度相對健全。其次社會流動給城市地區也帶來了一些問題,在人口管理、環境衛生、居住條件、基礎設施等方面都加重了城市負擔。如何能進行合理引導與有效管理,最限度程度地發揮他們的積極作用,減少其帶來的外部經濟,是我們促進城鄉一體化進程需要思考和解決的問題。
長三角地區城鄉流動密切頻繁,城市區域內逐步形成以城市為中心、小城鎮為紐帶、鄉村為基礎,互利互惠的新型城鄉關系。但在城鄉一體化發展過程中仍有不少問題,仍存在不少區域差別、城鄉差別,需要進一步修正完善。
(一)戶籍制度改革
我國的戶籍制度是過去計劃經濟時代的遺留物。從本質上來說,城鄉二元戶籍制度把農民限制在了農村中,把更多的資源分配給了城市。推進城鄉一體化,戶籍制度必須要改。目前全國許多地方都已近對戶籍制度做了調整,但是這種改變還沒有獲得國家層面的推廣,對全局影響不大。戶籍改革的思路目前有兩種,第一種是先把戶籍制度涉及到的教育、社保等問題解決了,實現城鄉同步,然后在順水推舟實施戶籍改革。另一種思路是先完成戶籍改革,給其他方面的工作以法律依據[3]。
(二)農業產業化
城鄉一體化發展不僅僅要求人口的社會流動,城市地區的資金、科技、人才流動進入農村地區也是重要方面。城市接收勞動力有限,如何發揮農村剩余勞動力的充分優勢應是考慮的重點。依托長三角城市地區發達的經濟條件,多向農村地區流動各類資本支持,如增加農用機械、發展農業科技、建立農產品加工區、旅游觀光農業等方式,大力推進農業產業化發展,走農業地區城鎮化路徑。
綜上所述,長三角地區作為我國財富積累和產業發展最快的地區,統籌好城鄉社會流動,在率先完成鄉鎮企業發展的同時,開創我國城鄉一體化發展的示范區是完全可能的。
[1]劉志剛.推進城鄉一體化發展的財政政策研究[D].財政部財政科學研究所,2012.
[2]金艷.上海養老保險城鄉一體化制約因素及突破路徑研究[D].上海工程技術大學,2013.
[3]張皓逢.楊凌示范區城鄉一體化建設存在的問題與對策研究[D].西北農林科技大學,2014.
[4]田濤,郭淑敏,陳鵬.構建城鄉一體化的社會保障體系的可行性及其路徑分析[J].安徽農業科學,2015,21:314-3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