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春林
南通中遠川崎船舶工程有限公司江蘇南通226005
淺談船舶三維設計平臺關鍵技術
朱春林
南通中遠川崎船舶工程有限公司江蘇南通226005
計算機技術一直以來就被廣泛應用于船舶設計領域,其有著較多的軟件,且在各大造船廠的應用歷史也比較廣泛。這些軟件包括TRIBON、NAPA、CATIA與CADDS5等,每個軟件都有自己獨特的優勢,但是卻由于各個系統之間的封閉性,導致它們之間數據交換的不通順。鑒于此,本文就針對船舶三維設計平臺的技術進行了研究,并得出了自己的一些見解和建議。
船舶設計;三維技術;平臺;關鍵技術
船舶設計是一項大型而又復雜的系統工程,在計算機技術未出現之前,船舶設計主要以螺旋上升的設計方式為主,而再產生了計算機技術之后,設計周期不斷縮短,而且設計流程也更加規范,但是船舶的結構也越來越復雜了,因此如何能夠更好的在較短時間內完成符合標準的設計,依舊是船舶設計中比較嚴峻的問題。
在整個船舶企業的設計制造當中,船舶企業必須要依賴一個設計平臺。來管理整個設計過程,并進行數據換與數據共享。因此為了提高船舶的建造質量,并且降低船舶的建造成本,必須要重視船舶三維設計的重要意義。
首先,船舶三維設計平臺可以對系統的資源進行整合,因為軟件是多樣性的,所以企業需要利用平臺對軟件系統進行整合,讓每個軟件系統都發揮自己的優勢,這樣就會加快設計的效率。
其次,這個平臺可以管理模型的數據信息。在船舶的開發與設計過程中,需要產生大量的數據,而這些數據證實船舶制造的關鍵信息,但問題是每個軟件生成的信息不是統一的,這樣一來就增加了信息管理的難度,且軟件的不斷更新、更換或者升級,又有可能會造成數據丟失。因此利用三維平臺可以讓數據進行統一規整與管理,提升效率,保護數據。
最后,三維設計平臺有利于船舶一體化的設計。船舶設計軟件設計的結果是環環相扣的,修改一個數據機會牽扯到其他數據,因此采用三維設計平臺,通過統一管理數據,可以避免很多因為數據修改而產生的錯誤,并且對船舶一體化的設計有著非常重要的作用。
船舶的設計是多方面的,分為較多部分,其中依次是概念的設計、總體的規劃設計、深化設計以及生產深化設計幾個部分。且這個幾個部分相互關聯相互影響,呈螺旋上升的過程。因此在三維設計平臺設計船舶的外形及結構設計過程中,因此需要通過平臺對進行資源與數據整合。
(一)系統的架構分析
CATLA作為三維平臺的核心系統,具有相當重要的意義,其通過Automation技術開發船體外形,實現船體的基本機構設計。通過XML中間格式文件,實現系統集成。而整個船舶設計功能模塊,是分為5個部分的,但是船舶設計表達通用模型是整個平臺的核心。
(二)核心平臺分析
船舶三維設計平臺在前期的研究中,也是做了比較多的測試與對比的,因此最終選擇的是CATLA作為核心平臺。主要是原因是:首先,其實一款通用的CAD軟件,船舶設計的幾個造型功能非常強大,且操作簡單,精度也是比較高的。在轉換軟件時也能保證完整的模型精度。其次,CATLA軟件提供了比較多的二次開發接口,資料較為豐富,這也為軟件的開發降低了難度。其接口能夠提供標準的文件格式,且還可以輸出標準的文件格式。其三,CATLA軟件可以建立船舶的型材庫、板材庫與設備庫等,這樣就能提升設計效率,降低建模時的難度。最后比較重要的一點就是,CATLA軟件具有比較強大的發展空間,其收購了許多家公司,因此可以預測其再將來的一段時間之內,仍將是船舶設計中的比較主流的一款軟件,這樣就能保證船舶設計三維平臺的生命力與反發展力。
(三)模型的接口方案分析
船舶三維設計平臺,有很重要的一個功能就是數據換功能,實現模型共享,因此其CAX系統的數據接口主要有三種主要方式:專用、通用以及統一模型的數據換。
專用格式數據換是為了實現三維模型的映射與轉化,其針對的主要特性系統有CAD的DWG格式、CATLA軟件的CATpart與CATprodurct等。而通用的數據標準則是由DXF、STEP、LGES、VRML、X3D等,這些數據格式是中性的,不依賴與任何系統。統一產品模型數據換是不同的系統采用相同的數據管理軟件。因此,由于船舶設計的三維平臺有著跨平臺的優越性,因此其具體圖(1)示如下:
船舶設計是牽扯到的因素是方方面面的,其本身就是一個復雜的綜合物體,所以對其進行設計其方案也必定擁有較為復雜的綜合性特點,這些問題包含了流體靜力學、水動力以及結構等多方面的知識。只有把這些學科高度優化與融合在一起,才能完整的設計船舶,因此,對于船舶的設計而言,其設計問題是具有綜合性的特點的。因此,在船舶設計到建造施工的過程中,涉及到的設計者、船廠與船檢方等,都需要共同努力。船舶設計者也應該將整個設計的船舶作為研究對象,利用船舶設計表達通用模型。
(一)模型表達中的單位與坐標
船舶設計的不同階段對應相應的設計知識積設計自由度,設計階段越靠后需要的設計知識越多,而設計的自由度卻越低。在船舶的設計過程中,一般以毫米為單位進行建模,針對不同軟件的不同單位制,一般維持在毫米級為準。但是還出于不同三維設計軟件對幾何體的參考數據精度要求不同,因此一般采用四位小數點作為有效值的標準方法。
坐標方面,由于船型、重量、船艙容量、速度與穩定性、操縱的靈活性、結構與經濟性等。因此對不同類型的船舶進行多學科優化設計的時候,需要選擇與其相適應的經驗公式與統計公式模型。以及船舶的構件尺寸不是唯一的,且焊接形式較多,因此需要考慮全局坐標系和局部坐標系的問題。一般來言,船舶設計坐標系采用右手笛卡爾坐標系,原點在船的尾垂線與船中線的點。
(二)船舶整體模型
船舶設計周期長、學科多以及耦合關系復雜等,因此決定了學科分析需要采用精度更高的方法,然后利用響應面近似模型技術來完成整個設計優化過程。如今,多學科設計的優化方法已經被飛機甚至是導彈行業所應用,并且也取得了良好的設計結果。由此可以看得出來其是一項非常科學的、行之有效的方法。船舶的整體模型,包含管系、電氣及設備等模型,具體如下圖(2)所示:
具體為ship為跟元素,其就是整個船體。Shape是外形模型,hull是結構模型,而subdivsion分艙模型。
(三)船舶外型模型
船舶設計的過程重組就是用另一種方式設計船舶,但是在設計中,要注意三維平臺系統雖然功能強大,設計師在設計的時候可以利用它來進行設計,可以將它作為有效地輔助工具,但是,設計者一定要建立在對這個系統的深入理解上,而不只是依靠計算機忽視了思考和創新。因此在傳統的設計方法基礎之上,通過船舶的型表值來表達船型,但是問題是不夠直觀,所以在船體的外形及曲面的三維空間設計中,需要在專用的設計軟件中建立船舶外形模型。
船舶設計三維平臺能夠很快的提高船舶設計的效率,提升船舶設計的水平,并且能夠在設計過程中做到更加徹底和創新,通過過程重組,從而提高船舶制作過程中的質量和降低成本。因此,本文通過對船舶設計三維平臺的關鍵技術進行分析,有著非常重要的意義,其中包括探索數據接口方案、模型間的信息傳遞等,以及建模等,以期能夠對船舶設計三維平臺的完善與發展提供建議,為我國造船業與船舶設計業做出貢獻。
[1]李巖.船舶三維設計平臺關鍵技術研究[D].大連理工大學,2010.
[2]戰翌婷.船舶數字化設計軟件平臺關鍵技術研究[D].大連理工大學,2008.
[3]于雁云.船舶與海洋平臺三維參數化總體設計方法研究[D].大連理工大學,2009.
[4]蘇紹娟,劉寅東,劉曉明.基于集成平臺的船舶三維協同設計流程研究[J].武漢理工大學學報(交通科學與工程版),2011,02:353-356.
[5]張偉波.船舶3D分艙設計技術研究[D].大連海事大學,2013.
[6]盧小潤.船舶機艙分段裝配過程的仿真研究[D].集美大學,2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