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聰敏
普通外科急性胃穿孔患者采用優質護理的臨床療效評估
張聰敏
目的 探討普通外科急性胃穿孔患者采用優質護理的臨床療效。方法 回顧分析2015年6月~2016年3月我院普通外科收治的74例急性胃穿孔患者的臨床資料,根據護理方式不同分為觀察組和對照組,每組37例,對照組給予常規護理,觀察組在此基礎上給予優質護理,比較兩組患者的臨床療效。結果 經過有效護理后,觀察組患者胃腸功能恢復時間、住院時間及護理滿意度均優于對照組,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結論 普通外科急性胃穿孔患者采用優質護理的臨床療效明顯,能夠促進患者胃腸功能恢復,提高患者護理滿意度。
急性胃穿孔;優質護理;普通外科;臨床療效
急性胃穿孔是一種常見的外科疾病,具有較高的發病率,消化性潰瘍為該疾病的主要發病原因[1]。胃穿孔具有病情危重、發展快、危害大等特點,嚴重損傷了患者的消化功能,降低其生活質量,臨床中應加以重視[2]。目前,臨床中主要通過腹腔鏡技術對胃穿孔進行修補,雖然該方法療效確切,但易引發許多并發癥,因而需采用適當的護理措施進行干預[3]。本研究通過回顧分析2015年6月~2016年3月我院普通外科收治的74例急性胃穿孔患者的臨床資料,根據護理方式不同分為觀察組和對照組,旨在探討普通外科急性胃穿孔患者采用優質護理的臨床療效。現報道如下。
1.1一般資料
選取2015年6月~2016年3月我院普通外科收治的74例急性胃穿孔患者作為研究對象,所有患者均行腹腔鏡穿孔修補術進行治療。本組病例中男性有39例,女性有35例,年齡為21~65歲,平均年齡為(39.7±5.4)歲。根據護理方式不同分為觀察組和對照組,每組37例,兩組患者的一般資料對比,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
表1 兩組患者胃腸功能恢復時間和住院時間比較 (±s)

表1 兩組患者胃腸功能恢復時間和住院時間比較 (±s)
組別 胃腸功能恢復時間(h) 住院時間(d)觀察組(n=37)對照組(n=37)19.2±3.7 26.5±3.1 6.5±2.2 10.6±2.4

表2 兩組患者護理滿意度比較 [n(%)]
1.2護理方法
對照組給予常規護理。觀察組在此基礎上給予優質護理,具體措施:(1)心理指導。護理人員應轉變傳統的護理觀念,樹立“以患者為中心”的理念,以期為患者提供最優質的醫療服務為目的[4]。護理人員應以親切和藹的態度向患者介紹疾病情況、治療方法及預后,消除患者的焦慮、緊張等負性情緒。使患者積極配合治療,促進病情恢復,改善預后。
(2)術后護理。手術完成后,護理人員應協助患者保持正確的體位(臥位和半臥位交替進行)[5]進行休息,以減輕腹部切口張力,避免形成膈下膿腫。為防止患者發生肺部感染及形成下肢靜脈血栓,護理人員應在患者身體狀況允許的情況下,鼓勵患者盡下床活動[6]。并且還應保持病房環境安靜、溫度和濕度適當,為患者提供良好的治療環境。
(3)病情觀測。術后,護理人員要密切檢測患者身體各項身體指標,囑咐患者及家屬不得自行拔管,避免重復插管給患者增加痛苦。并且還應嚴密觀察引流液的顏色、性質及引流量,保持胃管的通暢[7]。
(4)加強營養支持。術后,應通過腸內營養的方式為患者提供營養支持,促進胃腸功能恢復。
1.3觀察指標
觀察兩組患者胃腸功能恢復時間和住院時間。并采用我院自制的調查問卷開展口腔外觀滿意度調查,包括滿意、較滿意及不滿意3個等級。
1.4統計學方法
利用統計學處理軟件SPSS 17.0進行處理分析,計數資料以率表示,采用 χ2檢驗;計量資料以(均數±標準差)表示,采用t檢驗。以P<0.05表示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
2.1兩組患者胃腸功能恢復時間和住院時間比較
經過有效護理后,觀察組患者胃腸功能恢復時間和住院時間均短于對照組,兩組數據比較,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1。
2.2兩組患者護理滿意度比較
經統計分析,觀察組的護理滿意度高于對照組,兩組數據比較,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2。
2.3兩組患者并發癥發生情況
兩組患者主要出現的并發癥有腹腔感染、腸粘連及肺部感染,觀察組的并發癥發生率為2.7%(1例),對照組的并發癥發生率為13.5%(5例)。
目前,臨床中主要通過腹腔鏡修補術治療急性胃穿孔,該方法具有良好的效果,而且創傷小,但是術后患者仍會出現不良并發癥,有效的護理干預能夠降低并發癥的發生率。因而為急性胃穿孔患者提供優質的護理干預措施具有重要意義。優質護理模式是一種先進的護理干預模式,堅持以病患為中心的服務理念,根據患者病情不同,而基于針對性的護理措施[8]。優質護理主要是從心理指導、術后護理、病情監測及胃腸減壓等多個方面開展,提高了護理過程的全面性和針對性,以期為患者提供最優質的醫療服務,促進患者康復,降低并發癥發生率。
本研究結果表明,經過有效護理后,觀察組患者胃腸功能恢復時間、住院時間及護理滿意度均優于對照組(P<0.05),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綜上所述,普通外科急性胃穿孔患者采用優質護理的臨床療效明顯,能夠促進患者胃腸功能恢復,提高患者護理滿意度。
[1] 耿煒,楊媛,蔣婉,等. 腹腔鏡行胃穿孔修補術患者的優質護理效果觀察[J]. 中華疝和腹壁外科雜志(電子版),2016,10(2):148-149.
[2] 劉志紅. 急性胃穿孔術后患者的護理[J]. 中國民康醫學,2016,28(10):122-123.
[3] 張榮花. 不同護理模式在老年急性胃穿孔患者中的護理效果觀察[J]. 醫學理論與實踐,2016,29(13):1790-1791.
[4] 潘取蓉. 優質護理在普外科急性胃穿孔患者中的應用[J]. 大家健康(學術版),2016,10(7):226-227.
[5] 楊春玲. 不同護理模式對老年急性胃穿孔患者手術效果及預后的影響[J]. 中國實用醫藥,2015,10(7):259-260.
[6] 張德芳. 急性胃穿孔患者臨床護理觀察[J]. 臨床醫藥文獻電子雜志,2015,2(14):2831-2832.
[7] 張慶燕. 23例胃穿孔患者的圍手術期護理[J]. 世界最新醫學信息文摘,2015,15(57):14,18.
[8] 史甲芬,沈樹花,李美清. 護理干預對老年急性胃穿孔患者手術效果及預后的影響[J]. 中外醫學研究,2014,12(19):59-60.
Clinical Evaluation on High Quality Nursing for Patients With Acute Gastric Perforation in General Surgery
ZHANG Congmin Department of General Surgery,The People's Hospital of Mianchi County,Mianchi He'nan 472400,China
Objective To investigate the clinical effect of high quality nursing for patients with acute gastric perforation in general surgery department.Methods 74 cases of acute gastric perforation in our hospital were analyzed retrospectively from June 2015 to March 2016. According to the different nursing methods,the observation group and the control group were divided into two groups,Each group of 37 cases,the control group received routine nursing care,Observation group on this basis to give quality care,the clinical efficacy of the two groups were compared. Results After effective nursing,recovery time of gastrointestinal function in the observation group,the hospitalization time and nursing satisfaction were better than the control group,the difference was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P< 0.05).Conclusion The clinical curative effect of high quality nursing for patients with acute gastric perforation in general surgery is obvious,which can promote the recovery of gastrointestinal function in patients,improve patient care satisfaction.
Acute gastric perforation,High quality nursing,General surgery,Clinical effect
R473
A
1674-9316(2016)18-0209-02
10.3969/j.issn.1674-9316.2016.18.135
澠池縣人民醫院普外科,河南 澠池 4724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