閆長輝
(樂陵市水務局,山東 樂陵 253600)
樂陵市水資源優化配置規劃探討
閆長輝
(樂陵市水務局,山東樂陵253600)
分析了樂陵市水資源利用現狀,闡述了進行水資源優化配置規劃的必要性及建設任務,探討了完成有關工程的相應措施。
樂陵市;水資源;優化配置
樂陵市位于山東西北部,多年平均徑流量4 755萬m3。樂陵市境內中型攔河閘2座,大型揚水站1處,中型水庫1座,地表水可供水量根據現狀工程調蓄能力按0.8利用系數計算分析。樂陵市地下水分析計算采用《山東省地下水資源可持續開發利用研究》(海洋出版社)成果。淺層地下水開采資源計算成果如表1,地下水開采量0.10億m3/a,開采資源量模數為1.29萬m3/km2·a。樂陵市客水資源主要是黃河水、南水北調的長江水資源。

表1 樂陵市淺層地下水開采資源計算成果表
樂陵市位于德州市東北部、李家岸灌區末端,當地水資源十分匱乏。灌區引水主要集中在灌溉季節,非灌溉季節引水量偏少,主要靠河道及溝網攔蓄,調蓄水量少,而境內的支流多以除澇標準設計且淤積嚴重,引、蓄建筑物少。隨著經濟社會的持續發展,水資源供需矛盾一直比較突出。雖然長期以來樂陵市積極發展引黃事業,但隨著黃河來水量的統一調配和最嚴格水資源管理制度對引黃指標的嚴格控制,客水資源的利用規模難以擴大,有限的客水資源調蓄工程不足,無法從根本上解決當地缺水問題。另一方面,未經處理的污水進入自然水體,與雨水資源混為一體,降低了其質量,導致可供水量減少,造成水質性缺水,加劇了水資源供需矛盾,因此實施水資源優化配置、迫在眉睫。
2.1骨干水系溝通連接工程建設
馬頰河將樂陵市分為樂南和樂北。樂南原屬濟南邢家渡灌區,行政區劃后停止供水。李家岸總干渠輸水入馬頰河和德惠新河,主要通過躍豐河調水。樂南供水工程主要是前進溝調水工程,引躍豐河水,以王佰仟、高文亭溝等與馬頰河、前進溝、德惠新河貫通。樂北主要是躍馬河調水工程,提引躍豐河水,其次是躍豐一干和躍豐二干提引躍豐河水。
1)李家岸灌區。樂陵市目前主要是李家岸引黃灌區。總干渠自崔許閘至寧津新河全長95.91 km,樂陵位于渠系末級,自牛角店閘泄水入引徒總干,經季家寨閘入德惠新河趙棒槌閘上,經趙棒槌閘調節,向北送水經張茂寒防洪涵洞入馬頰河后,由馬頰河郭橋閘向下泄水,經孟家閘和大橋閘節制向兩岸樂陵市供水。
2)河系連通工程。一是前進溝與德惠新河連通工程。自前進溝在小白張處開挖連通河道至德惠新河,開挖河道2 km,新筑堤2 km,節制閘2座。二是德惠新河與馬頰河連通工程。德惠新河與馬頰河通過躍豐河南段進行了連通,在德惠新河與躍豐河南段交叉處修復坡李節制閘1座。李家岸灌區黃河水、南水北調長江水通過馬頰河孟家閘節制向北經躍豐河北段可引水至躍馬河、躍豐一干,向南經躍豐河南段引水至前進溝。三是支溝連通工程。樂陵市黃夾鎮、大孫鄉、西段地處樂陵西北部高亢地區,引水支溝分布距離偏大,支溝間缺少連通斗溝,致使灌溉線路過長,引水補源保證率低。茨頭堡溝與辛店溝之間開挖2條連通斗溝,辛店溝與霍寨溝之間新開挖2條斗溝,霍寨溝與徐黃溝之間新開挖2條斗溝,大岔河溝與榮家溝之間新開挖1條斗溝。
2.2平原水庫工程
目前樂陵市平原水庫現有楊安鎮水庫1處,總庫容1 880萬m3。2015年在建丁塢水庫1座,總庫容901.5萬m3,2015—2020年計劃建設4座小型水庫,總庫容380萬m3,3座水庫總庫容達到3 161.5萬m3。
2.3機井建設
根據地下水開采條件和機井建設現狀,樂陵市是采補平衡區,目前樂陵市灌區機電井數量15 975眼,配套機電井數量15 007眼,灌溉面積1.656萬hm2。2015—2020年規劃新打機井3 000眼,維修配套機井1 000眼。
2.4雨洪水利用工程建設
1)坑塘和閘壩蓄水工程。規劃建設雨洪水資源化利用工程,加強水庫挖潛改造,大力開展河道攔蓄工程建設,因地制宜建設一批塘壩、截滲補源、小型水源工程。充分利用廢舊窯坑、村邊洼地、舊河道進行建設,有效攔蓄地表水和存蓄黃河水。通過村莊坑塘改造,把村內荒廢的坑塘建設成文娛廣場,改善農村面貌和生態環境,提高農業供水能力。一是坑塘蓄水工程。樂陵市有1 089個自然村,現有坑塘2 400個,池體大多不規則,深淺不一,隨著經濟社會發展,需有計劃的整治坑塘,達到每村1個坑塘,每個蓄水2萬m3,年增加蓄水能力2 160億m3,并加強管理,協調用水,促進地方經濟發展和生態環境改善。二是閘壩蓄水工程。2015—2020年,規劃在樂陵市骨干河道新建、維修、重建攔河閘8座,年增蓄水能力1 000萬m3。躍馬河3座,重建張洛吳閘,維修王皮閘、洼里賈閘。躍豐河2座,新建坡李閘、馬辛莊閘。前進溝2座,重建關廟李閘、關王堂閘。躍豐一干維修徐黃閘。
2)城市雨水利用工程。樂陵市雨水利用工程:一是在較大的居民小區修建集雨工程,用于沖洗道路、綠化、水景觀等。二是大酒店中水和雨水利用,建立中水利用管網和雨水收集設施,簡易處理生活中水和收集的雨水用于環境衛生、環境綠化、生活雜用等。到2015年建集雨工程0.9萬m3,到2020年建集雨工程1.2萬m3。
3)集雨造林工程。保持水土,修復水資源環境的根本出路在于加大植樹種草的力度,迅速進行大規模的區域性植樹種草,充分發揮林草涵養水源、調節徑流、保持水土等綜合生態功能,修復水資源貯水空間,使水資源環境向高生態效益的方向發展。修建集雨蓄水設施,有序的聚集和分散坡面徑流,促進雨水的資源化利用。
2.5非常規水利用工程建設
1)污水處理回用。一是污水處理。樂陵市污水處理廠位于樂陵市城區北側,工程日處理能力6萬t,總占地面積8 hm2,分兩期建設。2015年設計處理規模4萬t,2020年設計處理規模6萬t。污水經處理后可達到國家頒布的《污水綜合排放標準(CB8979-88)》三級排放標準。二是再生水回用工程建設。再生水回用主要用于農業灌溉、工業、園林綠化、市政景觀、道路噴灑、大型賓館、娛樂場所、河道補水、回灌地下水等方面。到2015年再生水回用量達829萬t,2020年再生水回用量達1 242萬t,預計利用率為處理能力的65%以上。
樂陵市水資源優化配置工程規劃布局以馬頰河為引水干流、躍豐河為輸水大動脈,以河(溝)道、灌溉渠道及地下輸水管道為經絡,以閘壩、平原水庫、塘壩等各類蓄水設施為調蓄中樞,建立起“外引內蓄、庫河相聯、多源互補、城鄉一體”的水資源優化配置工程體系,形成“以引調客水為主、以本地地表水和淺層地下水為補充、以深層地下水為應急儲備”的多水源聯合配置格局,實現多水源、多工程、多用戶聯合調度、優化配置和高效利用。
(責任編輯崔春梅)
TV213
B
1009-6159(2016)-06-0021-02
2015-12-17
閆長輝(1984—),男,工程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