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寒玉(國際母乳會哺乳輔導) 編輯|柳佳
母乳寶寶輕松添加輔食的7個細節
文|寒玉(國際母乳會哺乳輔導) 編輯|柳佳
轉眼間,寶寶已經快滿6個月了,他進入了人生的新階段,可以開始嘗試母乳以外的食物了!母乳寶寶添加輔食,有一些跟混合喂養和人工喂養寶寶相似的地方,也有一些地方需要格外注意!

研究證明,母乳是寶寶最完美的食物。美國兒科學會在1997年將他們的建議修改為:“在半歲之前,母乳喂養的嬰兒通常不需要水、果汁或其他食物。”世界衛生組織建議純母乳喂養6個月,滿6月齡起添加輔食。2015年7月發布的《6月齡內嬰兒母乳喂養指南》中建議堅持6月齡內純母乳喂養。
那么,在6~12個月之間,剛剛開始添加輔食時,媽媽們應該注意些什么呢?以下是一些基本原則。
在6~12月齡之間,母乳仍然是最重要的營養來源。如果是用奶瓶喂母乳,寶寶吃起來容易,一次吃250毫升,一天兩三次就完成了一天需要的母乳量。但是,對于親喂的寶寶來說,一天兩三次可能無法完成一天所需的母乳量。媽媽們還是需要按需哺乳,不必限制寶寶的親喂次數。如果媽媽覺得寶寶的奶吃得不夠,不妨在喂輔食前后,再增加一次親喂。
給寶寶添加輔食的嘗試其實就是一個學習的過程,父母不需要把寶寶的肚子填得滿滿的。在第一次時可以僅嘗試1/4匙,然后慢慢加量到一天1~2次,之后每次稍加一點分量。
給寶寶添加輔食,要遵循一次只嘗試一種新食物的原則,并且至少幾天或一周后再添加另一種。如果某種食物似乎引起某些反應,比如皮疹、拉肚子等,那么先停止這種食物一周,之后再嘗試添加。如果嘗試兩三次都有相同的反應,在6個月之內不要吃這種食物。一次添加一種新食物可以讓我們準確知道什么食物還不太適合寶寶。這對于有家族過敏史的寶寶來說也是比較謹慎的做法。
母乳喂養的寶寶在出生6個月后會將母體帶來的鐵消耗完,所以在6個月前后要額外補充鐵元素,這也是我們要開始添加輔食的重要原因之一。含鐵的食物有強化鐵米粉、肉泥和蛋黃等。米粉不容易過敏,是寶寶理想的初次添加的輔食。肉類富含鐵,且生物利用率比較高,也是比較推薦的補鐵食物。蔬菜、豆類、谷類所含鐵的生物利用率則相對較低,需要跟其他食物搭配添加來提高利用率。
1歲以下的寶寶器官發育尚未成熟,不提倡添加調味料。并且,過早攝入鹽和糖,容易讓孩子的口味變重,形成對鹽和糖的偏好,對孩子未來的健康存在較大風險。實際上天然的食物、天然的味道才是自然的。在輔食添加的一開始,讓孩子形成清淡的口味特別重要。
給母乳寶寶提供適當的符合年齡的食物,如果孩子愿意吃,就讓他吃。如果他把食物吐出來,或者沒有興趣,那么可能他還沒有完全準備好接受輔食,不妨換種烹調方式或者食物搭配,再給他嘗試。寶寶不接受某種食物,也是正常的。有些食物需要十幾次才能添加成功。父母沒有必要為此擔心,父母只需要保持耐心和愉悅的態度,給寶寶盡量提供嘗試的機會。
Tip:別以成人的食量來衡量孩子
很多父母覺得孩子吃得不夠,會用很多方法來讓孩子吃更多,比如,“如果你不把這個吃完,媽媽就不帶你出門玩”;“你把這個吃完,我們就可以講故事了”;“你為什么不好好吃?媽媽花了很多工夫為你準備”……這些做法都會讓愉快的進食過程變成一場戰爭,不利于寶寶形成良好的進食習慣。
有研究發現,母乳喂養的寶寶對輔食的接受度更高,挑食更少。當然,如果在輔食添加之初,就形成好的喂養方式,盡量支持寶寶自主進食,寶寶以后的飲食習慣會更健康。
父母不妨鼓勵孩子自己決定吃什么和怎么吃。很多寶寶在一開始,由于精細動作發育不成熟,所以不太喜歡用勺子吃東西,而更喜歡用手直接抓食物吃。此時,別嫌寶寶臟亂差,別期待一切都能保持整潔。寶寶自己吃,也許會掉得多吃得少,要花更長時間收拾狼藉的餐桌。但是,如果媽媽耐心接受這些不便,寶寶在未來的進食都會非常自主,養成良好的習慣。此外,全家人一起進餐,不僅能營造良好的進食氛圍,還能讓寶寶有機會以成人為榜樣學習吃飯。

媽媽曬:
我的寶寶1歲多了,已經會表達對食物的需求了。我給寶寶準備好食物后,每次會問他,比如:“寶寶你想吃蘋果嗎?”他會說:“要。”我會先估計一下寶寶能吃的量,他一般能吃五塊。我就在盤子里少放一些,大約3~4塊,讓他自己來吃。如果寶寶吃完了還要,就再取一點。如果寶寶不吃了,我們會跟他確認,然后就把盤子收走。
世界衛生組織鼓勵母乳到2歲。其實,在何時斷奶這個問題上,孩子之間的差異很大,相信得到充分滿足的孩子會為自己做出適當的決定。耐心地等待,這一天的到來又將是一個新的里程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