墨未濃
有兩個故事,一個是中國的,一個是外國的。
春秋末期孔子的弟子曾子,有一天其妻子去集市買東西,孩子哭鬧著非要跟著母親去趕集。母親哄著孩子說:“在家跟爸爸玩,媽媽回來給你殺頭豬,讓你吃個夠。”等母親趕回來,看到曾子正在磨石上磨刀,家里那頭大白豬已經被綁住了腿。她趕忙阻止:“我不過是和孩子開玩笑罷了,你居然信以為真?”曾子說:“小孩子沒有思考和判斷能力,只能等著父母去教他。今天你欺騙孩子,就是在教他欺騙別人,這不是用來教育孩子成為正人君子的方法。” 于是曾子還是殺豬煮肉給孩子吃了。
再講一個外國的故事。在美國紐約哈德遜河畔,離美國總統格蘭特陵墓不到一百米處,有一座孩子的墳墓。在墓旁的一塊木牌上,記載著這樣一個故事:1797年7月15日,一個年僅五歲的孩子不幸墜崖身亡,父母悲痛欲絕,便在落崖處給孩子修建了一座墳墓。后因家道衰落,這位父親不得不轉讓這片土地,他對新主人提出了一個特殊要求,把孩子墳墓永遠保留。新主人同意了這個條件,并把它寫進了契約。一百年過去了,這片土地輾轉賣了許多家,但孩子的墳墓仍然留在那里。后來,這塊風水寶地被選為格蘭特的陵園,而孩子的墳墓依然被完整地保留了下來,成了格蘭特陵墓的鄰居。又一個一百年過去了,格蘭特陵墓建成一百周年時,紐約市長來到這里,在緬懷格蘭特將軍的同時,重新修整了孩子的墳墓,并親自撰寫了孩子墓地的故事,讓它世世代代流傳下去。
曾子用自己的行動教育孩子要言而有信,誠實待人。這種古代傳統的文化理念一代一代繼承下來,它道出了一個做人的根本原則:誠信。試想,一個沒有誠信的人會做出多么可怕的事情?一個不把誠信放在心上的集體會是一個怎樣的集體?一個失去誠信的國度即使再龐大,她的子民能幸福嗎?
關于一個夭折孩子的契約,延續了二百年也沒有改變。人與人之間與生俱來的天分和財富或許是不平等的,但是可以用道德和法律上的平等來取而代之,從而,讓在最初狀態不平等的個人,在社會規范和法律權利上擁有完全的平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