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秀劍
壓縮福利獎金,下面不樂意;沿襲前任照發不誤,上面不同意。新上任的錢局長左右為難。
結果,一封舉報信解了錢局長的圍。會上,錢局長舉著信說:“有人舉報我們借食堂伙食補貼的名義濫發獎金福利……”說這些話的時候,錢局長顯得很生氣。既然有人把領導告了,取消食堂伙食補貼,大家也就不好再反對。
半年后,錢局長著手人事調整,中層干部馬波的去留讓他頭痛不已。留下是養庸慣懶,群眾意見難以平息;調走嘛,他是孫副局長的心腹,這等于打孫副局長的耳光。
結果,一封舉報信救了錢局長的急。會上,錢局長舉著信說:“有人告我用人失察,沒有堅持德才兼備的用人原則……”說這些話的時候,錢局長顯得很痛心。既然有人把領導告了,重新“洗牌”也是順理成章的事。
局里幾位副職對各自分管的工作私下都有怨言,矛盾主要集中在“二把手”吳副局長身上。他分管辦公室、人事科和財務科,權力過于集中。要調整分工,吳副局長肯定不爽;要維持分工,班子就沒法團結。
又一封舉報信幫了錢局長的忙。黨組會上,錢局長舉著信說:“有人反映我們班子分工不合理,職責不明晰……”說這些話的時候,錢局長顯得很無奈。既然有人把領導告了,調整班子分工也就勢在必行。
解決了三大難題,錢局長還沒來得及高興,舉報之風竟愈演愈烈起來。有人舉報錢局長辦公室豪華裝修,有人狀告錢局長接待用酒超標,還有人揭發錢局長國慶長假開公車旅游……錢局長沒能親手舉著這些信在會上慷慨激昂地予以澄清,因為這些舉報信都是直達上級主管部門。
上級領導表示:我們歡迎舉報和監督,但前提是要以事實為依據,這些舉報信經過逐一調查核實,內容純屬子虛烏有。但盡管如此,接二連三的舉報還是讓錢局長陷入尷尬境地,上級領導認為他不宜繼續留任。
得知錢局長即將調離,吳副局長專門宴請了辦公室、人事科和財務科的老部下。沒想到任命文件下來,局長不是呼聲很高的吳副局長,而是孫副局長。據說在考察吳副局長的節骨眼上,有人舉報他違背組織原則,拉幫結派、封官許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