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興鋒 田永
摘要:費用審計的主要目的在于提高企業費用開支的合法性、合規性與效益性,在經濟新常態下,按照國家所倡導的廉潔節儉的相關規定,企業尤其是國有企業應如何順應時代要求,轉變作風,加強成本費用控制和精細化管理?本文著重從審計實踐出發,對如何通過費用審計提升管理水平、倡導廉潔節儉、增加企業價值進行闡述和探索。
關鍵詞:費用審計 綠色廉潔 新企業
一、費用審計的必要性
2013年1月22日,習近平總書記在十八屆中央紀委二次全會上強調:“堅決反對講排場比闊氣”、“堅決抵制享樂主義和奢靡之風”。各級黨政機關隨即下發了《中共中央八項規定》《黨政機關國內公務接待管理規定》等一系列厲行勤儉節約、反對鋪張浪費的相關文件,費用及費用管理審計也成了各級審計部門的重點工作。
同時,在經濟新常態下,企業在生產經營中不僅要考慮產量和質量,還要考慮成本費用控制和精細化管理等問題,成本壓降成了當務之急。張燦松編著的《成本精細化管理》寫道:“中國企業必須馬上吹響砍掉浪費、削減成本、降低消耗的集結號,必須突破微利時代的成本瓶頸,讓消失的利潤重新回歸。”作為國有大型企業,更須立即行動,開源節流,降本增效,提高市場競爭力。
二、費用審計的范圍、內容和方法
一般來說,企業費用審計的范圍至少應包含招待、辦公、差旅、小車、通訊、運輸、三包、勞保、福利、協會會費等各種費用支出,關注重點如下述。
(1)制度設計的合理性和執行的有效性:制度是否全面,有無缺項;流程設計是否完善,是否存在管理漏洞;審批授權是否恰當,有無不相容職務的制約作用;制度執行是否嚴謹,請購、預算、審批、執行等各環節是否合法合規,能否形成管理閉環。
(2)費用支出的經濟性、效益性:采購的物品或服務價格是否偏高,如何進一步降本。
審計方法一般包括:查閱制度文件、合同協議;抽查原始憑證;檢查招投標記錄、審批單、明細賬目、合同臺賬等記錄文件;查驗發票真偽;對采購過程實施穿行測試;現場盤點;與相關人員訪談;對比價格;檢查大宗物資的采購程序和批準權限,判斷有無串標、圍標行為,等等。
三、審計中應注意的事項
(1)由于費用管理審計涉及到各級領導干部的工作作風和廉潔履職情況,關注其是否存在有章不遵、有律不循的現象,必然會存在一定難度甚至比較敏感。但為了達到增加企業價值和維護股東利益的目的,審計人員應具有高度責任感和使命感,并做好充分的心理準備:客觀公正、實事求是,堅持原則,遇到問題絕不放過;同時,還要與被審計單位充分溝通、交流,獲得理解和配合。
(2)為達到最佳效果,建議小組成員最好由審計和紀委人員共同組成,項目小組盡量抽調熟悉業務的人員參加。
(3)大型企業業務和財務數據浩瀚紛繁,只能采用重點抽查的方法。建議先從SAP導出財務數據,對各項費用的變動趨勢進行計算分析,以風險為導向,確定檢查范圍、控制目標和提升方向,再根據分析結果編制審計方案,明確審計重點、檢查方法、時間安排、人員分工等具體事項。
(4)作為審計人員,首先自己要扎實掌握費用支出和報銷要求,才能鑒定、確認被審計單位業務行為是否違規,因此外勤工作之前應全面搜集集團公司下發的各項費用管理規定文件以及各單位的費用管理制度,認真學習,熟練掌握。
(5)集團分子公司眾多,受時間限制不可能全部檢查一遍,故可以挑選集團中銷售額占比最高、代表性最強的單位實施現場審計。最后將發現的問題與集團內其他未被抽審的單位交流和共享,組織未被抽審到的單位開展自查自糾,實現審計成果最大化。
(6)被審計單位整改結束后需實施后續審計,以確保審計建議落到實處。
四、常見問題
(1)違規報銷費用:如違規購買購物卡、違規發放油補、車補等各項補貼、公款消費、公物私用、私設小金庫、違規報銷接待煙酒等違反法規制度的行為。
(2)費用控制不嚴:如招待金額、陪客人數超標、購買高檔酒品、價格審批未執行、合同執行不嚴、產品未按照市場行情及時降價等。
(3)審批手續不齊全:如業務招待費報銷清單信息不全、乘坐交通工具審批手續不全、維修費未經審批報賬、發放獎金未經審批等。
(4)管理不規范:如煙酒實物、臺賬管理不規范、車輛管理不規范、運輸管理不到位、費用報銷不及時、審批存在不相容職務、未經批準加入協、學會、未招標或招投標管理不規范等。
(5)支出缺乏經濟性、效益性:如雖然執行了采購程序但采購價格仍然偏高;經營場地未能整合調劑導致外部場地租賃費增加;人員、班次、設備優化不夠等。
另外,從集團角度看可能會忽略對各單位通用的同質化物資或服務實施集采(如汽、柴油、運輸服務、工作服定制、宣傳冊印制、模型樣機制作、盆花租賃、廠區綠化養護、保險辦理、班車租賃、出差住宿、機票代購、物業管理、職工福利用品采購、食堂食材配送等),未能利用規模優勢降本。
五、審計后應達到的效果
完成審計報告后,還要在公司領導的支持下進一步落實整改、強化監督、完善制度并建立長效機制。
1.針對問題,立行立改
完成費用審計后,各單位要對報告反映的共性和個性問題,積極制定整改措施,明確責任人和整改完成時間,第一時間整改到位。
2.舉一反三,自查自糾
除報告反映的問題之外,各單位還要組織紀檢、財務、審計等部門成立工作組,舉一反三,自查自糾,繼續查找、排除費用管理的漏洞和風險點,采取一切有效措施壓降成本費用、提高費用支出的經濟性、效益性。
3.明確責任,加強監督
加強監督審查,成立紀檢、審計、法務、財務等部門組成的聯合督查人員庫,實施定期或不定期的監督檢查,做到有案必查,有違必究。通過強化落實監督和考核職能,形成管理閉環。
4.追本溯源,整章建制
節約費用絕不能靠突擊檢查,而是需要針對各業務領域存在的制度缺失、標準不清、流程不順、執行不嚴等問題,進一步明確管理要求,清晰管理標準,修改完善流程制度,建立對費用監督檢查的長效機制。
六、結語
“歷覽前賢國與家,成由勤儉破由奢。”企業應該牢固建立艱苦奮斗的事業觀、價值觀和生活觀,自覺抵制奢侈之風、貪占之風、庸俗之風,使“勤儉光榮、浪費可恥”的理念深入人心,使“艱苦奮斗、勤儉節約”的習慣蔚然成風。作為重要的監督部門,審計人員則應加大監督力度,充分發揮職能,通過高質量的審計工作努力促使企業優化費用支出結構,降低經營運行成本,防微杜漸,嚴防“跑冒滴漏”,為企業用好錢、管好錢發揮自己的作用,切實幫助企業增加價值。
參考文獻:
[1]張燦松.成本精細化管理[M].北京:科學出版社,2011-8.
[2]周錫冰.豐田式成本管理[M].北京:中國鐵道出版社,2007-9.
(作者單位:徐工集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