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龍江詩人采風團”走進興安嶺采風紀實"/>
999精品在线视频,手机成人午夜在线视频,久久不卡国产精品无码,中日无码在线观看,成人av手机在线观看,日韩精品亚洲一区中文字幕,亚洲av无码人妻,四虎国产在线观看 ?閆善華 吳 林
尋根問源詩意濃
——“龍江詩人采風團”走進興安嶺采風紀實
閆善華 吳 林
在大興安嶺最盛情的季節里,迎來了黑龍江省詩詞協會組織的“龍江詩人采風團”一行,他們將在粗獷、純凈、雄渾的莽莽林海里開始尋找最樸實的詩意。
此行帶隊的是黑龍江詩詞協會陳修文主席。他曾在大興安嶺工作生活了多年,后來調到省里工作。無論工作和生活的地點如何變化,他對大興安嶺這片凈土依然情有獨鐘。為此,他組織這些詩人為木材停止采伐后處于經濟轉型期的大興安嶺進行實地采風,來宣傳大興安嶺地域特色、風土人情。雖已古稀之年,但文學這粒種子依然讓他激情澎湃。于是,他帶領一群詩人,一路向北,用腳步踏響一片詩情,開始尋根問源的采風之旅。
對于這次采風活動,大興安嶺地委、行署領導特別重視,地委宣傳部王利文部長親自策劃這次采風的行程,地區人大工委朱鈞副主任、地委宣傳部譚俊副部長、地區作家協會主席、宣傳部文藝科魯微科長、干事吳林、《北極光》雜志社編輯部主任敖建梅陪同。
7月30日上午,采風團首先登上了新近開發建設的天臺山景區進行采風活動。這是采風活動的首站。在天臺山景區,大美景色盡收詩人眼簾,激情、詩情讓詩人們禁不住連聲贊嘆。當日下午,采風團參觀了攝影版畫展廳。在敖榮春先生的攝影作品展廳里,大家被一幅幅攝影作品給吸引住了。這里詩情畫意,無論是在春天里盛開的映山紅,還是黑龍江大江界,濕地,飛鳥、樺林等等,這里囊括了大興安嶺的山水生靈,而且每幅作品都配上詩,并用不同的書法字體在畫面展現。敖先生寫映山紅那幅攝影作品的兩句詩:“興安樹木千萬種,唯我無葉滿身花?!边@詩句里蘊含了太多的內涵。采風團的成員在這里欣賞文學藝術大餐。目光里竭力收藏這份難得藝術作品。走進這里,感覺什么煩惱、不快都被擠出腦海,在這大自然的山水間,自我的一切都顯得十分渺小。走出這個展廳,詩人們意猶未盡,還頻頻回頭,似乎沒能收進所有的風景和詩情。
地區會展中心地下森林資源展館,是大興安嶺原始森林的一個縮影。這里有野生動物、參天大樹等等,都模擬得十分逼真。那條在黑龍江暢游的中華鱘魚標本,向人們展示了黑龍江流域富足的水產品。詩人的眼睛,在這里視乎不夠用,想把這片森林都收進眼底。走出展廳還回頭張望。
大興安嶺的文化構成中,其中有一項是知青文化。在那個歲月里,浙江、上海等地的知青在這片大森林里,接受林業工人再教育。這里留下了他們的青春年華和汗水,也留下了他們對這片森林深深的一份情。加格達奇的知青廣場,就是對這段歷史的紀念。詩人們在這個廣場漫步,仿佛回想曾經歲月里知青們在這里打拼的情景,無論是“波浪床”,還是“吃冰雪”,他們在“順山倒”的號子里磨練自己,在高寒禁區里錘煉人生。青春歲月在這里留下一首首不平凡的詩句。
北山公園里一棵棵挺拔的松樹彰顯大森林的個性。在這里最搶眼的景點是鐵道兵紀念碑,高高豎起的兩條鋼軌上鑲嵌著鐵道兵的帽徽。是人民鐵道兵用他們年輕的生命打開這座綠色的寶庫,讓這條鐵路貫穿大興安嶺。人們說,這條鐵路每一公里是一名戰士用年輕的生命鋪就的。曾經開發時鑿開的一個個山洞、架設的一道道橋梁,在這高寒地區的狂風暴雪里,那一次次的雪崩,是怎樣的艱難,才完成這祖國賦予的使命。被稱為黑龍江的三毛作家、已故呂中山先生著的《挺進高寒》就是這段歷史的真實寫照。當這段歷史呈現在龍江詩人眼前時,一份敬重,一份凝重油然而生。他們這才知道,乘坐這列通往大興安嶺的火車,竟有著這樣可歌可泣的故事。大興安嶺,你真的非同凡響!
31日這天早晨,采風團一行向著中國最冷小鎮呼中區行進。
通往小鎮的路很是崎嶇,路線要在新林地界的林海處再向叢林深處。路面被永凍土層迫害得顛簸不平,在這條路上顯現的特別明顯,因為這里之所以稱為最冷小鎮,冬季最低氣溫達到零下51度,地下的永凍土成為這條路的路障。但這并未阻擋采風團前行的步履。
被海拔較高山峰呵護的呼源小鎮就在眼前,這個小鎮仿佛在搖籃里。之所以這里叫呼源,因為這里是呼瑪河的源頭。我仰視這座矗立在眼前的小白山,呼瑪河水是在這山體里沉淀出的瓊漿。這條河,從小白山腳下啟程,繞山盤嶺,跌宕起伏,一路經由塔河縣境,到呼瑪縣后,匯入黑龍江。這條河是一條母親河,它不但滋養著兩岸的樹木,也滋養著這里所有的生靈。鄂倫春人在山里過游獵生活時,就是靠這條河生活,河里的大馬哈魚、鯰魚、鯉魚等,是他們最可口的美食。劃著樺樹皮船在河里暢游,是他們最快樂的時候。如今,沿河的居民喝的都是這條河的水。它時而寬闊浩蕩奔涌向前,時而小溪般輕流。當地人走進這條河感到特別親切,不會游泳,就連沾濕的腳趾也是一種幸福。
這些年來,我們大興安嶺人就是喝著這條河水長大的,我們的骨子里已經融入這條河水的血脈,融入了山的風骨。走進這個小鎮,一種親切感油然而生。只想給這里一個擁抱,因為這空氣里都是呼瑪河水甜美的味道。
來呼源不登小白山是個遺憾。大家都有登上頂峰的愿望。登山的臺階是自然的石塊鋪就,滿山的偃松匍匐在山脊,像母親護著孩子般親切。這偃松放棄了挺拔的高峻,在寒流中守候著山嶺。匍匐,并不是懦弱,那是為了大山的崛起。不但踐行使命,還在極寒的環境里孕育生命。當一年一度的花開花落,野草一歲一枯榮時,它蘊含的生命是那樣的艱難漫長,三年等一回,那是一千個日日夜夜小心的呵護,才有千日果的凝成。那小小的松果,松香飄逸,整個山嶺都是它心情舒展那一刻的氣息。人們沉醉了,如同洗了一次松脂浴,洗掉世俗,洗掉塵土,讓身心感受從沒有的清凈。
那些采山的人,把這沉淀的果實裝滿行囊,背著一份希望。坐在山梁上歇息,目光遠望,暢想它給山里人帶來的夢想。偃松——千日果,多么和諧的兩個詞,在我心中竟是如此有重量,也把我的人生衡量。
順著樹的枝葉遠望,遠處的山連綿起伏,果然有一覽眾山小的壯觀。這時,再感悟這座小白山,我知道,它山體的植物為啥這樣單調稀少,是因為這山太高雅,不容其它浮華。只有紅豆、偃松、迎客松,才與山息息相通,似同甘共苦的姐妹弟兄!
一路上的思緒纏繞,忘記登山的疲憊,第一個登上山頂的女詩人是唐中華,第一名男詩人是張德新。當陳修文主席登上山頂時,緊接著朱鈞副主任、譚俊副部長、七臺河政協的王鳳春主席、詩詞協會胥春麗副主席等一行詩人陸續在山頂“會師”,宣傳部吳林手中舉著詩人采風團的小旗,有種勝利的感覺,更有山高人為峰的自豪感。不登上小白山,就是一種遺憾。矗立在山頂的防火瞭望塔,似在白云里晃動,在陳主席的帶動下,我們也膽怯地往上登。阿梅特別恐高,她在詩友前后的照應下,終于登到塔頂。到了塔頂她不敢走動,但畢竟站到了云端。登高不太方便的姜紅和李雪艷她們在山腳仰望,用目光在和大山交流,留下一張張珍貴的照片。
在白山腳下,以白山為背景,讓那條“龍江詩人采風團,走進最冷小鎮”的橫幅做標記,在這里留下最珍貴的合影。
在去蒼山石林的路上,像走進世外桃源般幽靜。狹窄的林間小路上空,道路兩邊互相傾慕的樹木枝葉緊緊地搭在一起,像握緊的一雙雙手,搭起一道綠色長廊,這景色讓詩人們驚嘆不已。大山的神秘和幽然竟這般的吸引著詩人的眼球。
蒼山石林景點已經來到眼前。一塊塊形狀各異的石頭在蒼山散落成永恒的信念。點將臺讓人回想烽火連三月的年代;一線天里讓人們從中走過,就不懼今后的舉步維艱;北國一柱,那是怎樣一位神仙,竟把一塊壓頂的石頭橫在豎起的石頭上,擎起一份偉岸,這是一個永不彎曲的脊梁;福壽石邊,人們把一些長短不一的木棒圍在石頭腳下,在祈福一份平安……那些低矮的杜香用花香招待前來的詩人,這些剛毅挺拔的石頭,有溫馨柔和的杜香為伴,讓這里更增添了詩的意境。走出蒼山時,回望的目光里都是對這不能言語的石林一份敬重,一份相對無語的情留在了蒼山!
在呼中這全國最冷小鎮里,那條呼瑪河就在小鎮身旁流淌。晚上的一層白霧就像她上面的一層輕紗,讓這條奔涌的河流變得更加嫵媚動人。一座高高聳立的“中國最冷小鎮”的雕塑,像舉起小鎮人堅強的個性,在最寒冷的地區打拼。這條涓涓流淌的河水,是小城一條流動的風景,和這豎起的雕塑,為小鎮增添了更深的文化底蘊。
依依惜別的那一刻,告別了這個最冷的地域,告別白山的高聳,告別了蒼山的冷峻,也告別了呼中張瑞杰部長等接待人員的一份熱情,這些都沉淀在詩人感激的情懷中。
在去往藍莓小鎮的路上,坐在車里的詩人們被這山里的景色感染,都在抒發著自己的情感,有的唱歌,有的朗誦詩。一個個空礦泉水瓶子,成了最簡單的麥克風,傳遞著詩情和友情。車里年齡最長的劉樹岐老師朗誦一首他創作的長詩,讓大家感動不已,不但詩句美麗,而且能背誦下來,那是何等的記憶和對詩的喜歡。阿梅作為鄂溫克族的精英,她的民族歌曲別有一種滋味。大家在說唱中度過通往藍莓小鎮這三個多小時行程,也成了詩人們的才華展示之旅。
當著名的藍莓小鎮標識出現在眼前時,每次都有親切感。這個小鎮我來過多次,這里的人特別淳樸熱情,一談起文學,大家眼睛里都放光。特別是這些年打造藍莓小鎮的品牌,一走進這里就有藍莓的氣息撲面而來。在街道兩邊的樓宇或電線桿上都是藍莓的元素。這里的劉波局長,不但把經濟發展放在藍莓產業,還大力發展木耳基地,發展林下經濟的產業正熱火朝天地進行。滿地的木耳,像灑了一地的烏金,開拓出一條小鎮致富的道路。在紅旗管護區,當致富的信息在圖版上一目了然時,經濟和文化已經一起展翅高飛。
走進藍莓酒莊,在這里展示了藍莓酒莊產品的經典。價格各異,包裝奇特的藍莓酒,像一架玻璃鋼琴,每一個音符都是藍色的韻律,每一個展柜,都蘊含著詩意。橡皮桶的古樸與玲瓏剔透的玻璃盛酒具,在反差中彰顯藝術魅力,詩人還沒品酒,就已經醉在藍莓展廳里。在品酒廳里,明亮的高腳杯里,那炫目的紅潤,讓人遐想聯翩,就像在愛的世界里,對視暢飲。一高一矮的高腳杯,調酒師讓大家細心品味,其中的滋味各有不同。當詩意和醉意恰到好處時,才是詩人奔放的情懷,讓詩意在心里開始醞釀。
這里的藍莓基地,不僅是藍莓果園,也是花園。那一叢虞美人花,靈動的讓人愛惜;那一盆長壽果讓詩人一飽眼福。還有海棠、玫瑰等等,都成為這藍莓基地的襯托。綴滿藍莓的枝頭,讓小鎮人以藍莓為題的夢想,在這里放飛。
詩人在品嘗這些藍莓果實,像品味小鎮人的生活那樣有滋有味。這也是一種沉醉,醉在藍莓小鎮的盛情里。
在文化發展上,一本《藍莓苑》成為其文化建設的一個陣地,也是小鎮向外宣傳的一張名片。小鎮之聲的廣播是全區唯一,每天早晨在小鎮人們的耳邊回響。
廣遠書記是一名作家,他的《北疆剿匪》小說,被人們認可。他創作的《阿木爾王子和藍莓公主》的動畫片,把藍莓的故事進行演繹。創作的《守望》劇本,拍攝成微電影,獲得全國林業系統獎項。宣傳部長婁喜春,以她女性的敏銳,將這里的經濟和文化宣傳做得有聲有色。這里的省級作家楊玉環,她的詩歌和散文作品在國內外報刊刊載,還有更多的文學愛好者,都在為宣傳小鎮做出自己應有的貢獻。
從這里流淌的額木爾河,在這里的河段是逆流而上,這無疑代表著小鎮人以水為骨的堅強個性。
那一晚是采風團詩人難忘的夜晚,廣場上的篝火晚會,點燃了詩情,點燃了激情,點燃了友情。群眾和詩人都在篝火邊盡情的歌舞,歌聲在廣場上空飄蕩。這一晚,小鎮沸騰了,因為迎來了全省各地的詩人,感受到了阿木爾人的熱情,感受了這用藍莓點燃的文化更具有地域特色。
當我們依依惜別這座藍莓小鎮時,心里都收藏一枚藍莓,就像收藏一枚藍寶石那樣珍貴。
圖強林業局離阿木爾很近,在似乎眨眼的功夫,我們已經來到了圖強地界。此行的第一站是烏蘇里淺灘。車在找北的山路上奔馳,一路上的美景從車窗掠過。在大家急切的盼望中,“卡倫”兩個字出現在眼前。這里在清朝時期商旅繁華,兩岸的船只互通商貿,卡倫小鎮曾是一片繁華的景象。而今,這里在寂靜中彰顯小鎮曾經的文化底蘊。由于地理位置最北點所居,又引來山南海北的人不辭辛苦向卡倫小鎮挺進,只為找北,使人生不再迷茫。當我們來到那個古樸且有著經緯度標志的木墩前,才找準人生真正的定位。大家在“我找到北了”大石雕前留影。不管年齡大小,都跳了起來,這一刻只能用跳躍來表示。
圖強,看似一個普通的林業局,可這里的地理位置卻有著許多珍奇的景致,龍江第一灣,就是圖強一道巧奪天工的風景區。去往第一灣的路依然很艱難,路況正在整修之中,但對美的向往,這路又怎能阻擋前行的腳步。
在一路的顛簸中,第一灣就在眼前。在路上,看到趕往第一灣的車輛絡繹不絕,有北京、上海等等。當我們登上第一灣的觀景臺,眼前景象讓人驚呆,在江中,有一塊圓形的江灣,上面是蔥翠的樹林,邊上有一層金子般的沙灘,就像金鑲玉般壯觀,還像一塊翡翠,被黑龍江銜在口中。我們的目光這一刻都投向這風光旖旎的第一灣。大自然真是大手筆,是哪位畫家醉酒后手中畫筆抖落的一點,竟點出這神奇的一道灣。江水像它飄逸的裙裾,輕輕擺動。沙灘像金子一樣閃著光環。這樣的美景,惹來天上的云也探手,想摘取這顆明珠掛在胸前。人們都在觀景臺上留影,都怕失去這次美麗邂逅的瞬間。拍照的位置常常是彼此重疊,所有的鏡頭都在這里曝光攝取。千萬里而來的人們只為這一飽眼福的相遇。
我們帶著第一灣的奇麗,帶著烏蘇里的神秘,帶著找到北的欣喜,向著魅力十足的圖強小鎮暢然歸去!
看似粗獷的圖強小鎮,可文化引發的課題卻意義深長。特別是走進林業博物館,像走進曾經的開發的歲月。原始森林、運材車、貯木場、工段、伐木工人……這些都十分逼真的在眼前展現。
走出博物館,登上高高的九曲十八灣看臺,俯瞰這片美麗的大濕地,像一塊綠色的地毯,一道道白色的緞帶像一條巨龍,在綠海中舞動。誰說這里寂靜,每天都有無數雙眼睛投向這片濕地。每一道灣,都是充盈著詩意,這里的每一次曲折,都是歷經風雨的歷練。不知是怎樣的情感,這里竟讓人千回百轉地思念,就像久別的朋友,把所有的心事都傾吐在這里。讓人們感覺到,俯首,并不是卑微,那是對人生的一次洗禮。詩人登此樓也,則有心曠神怡的感覺,大家都在這一刻,以濕地為背景,留下這珍貴的鏡頭。不僅是為了紀念,也是警示自己。
圖強的故事都是如此的傳奇,當我們來到北極泉時,汩汩的泉水在石縫里冬夏不停地奔涌。這是誰的一滴相思淚,竟這般的情深意長?詩人們捧起這大自然賜予的泉水,像飲用玉液瓊漿般甘甜。
圖強宣傳部的薛曉榮部長向我們介紹這泉水的故事,她盡管常來這里,但還是禁不住在泉水邊留下這難忘的照片。
在圖強采風晚餐后充裕的時間里,大家聚在一起高歌一曲,陳修文主席唱的《把根留住》,讓詩人更深的感受他對大興安嶺的一腔情懷。譚俊副部長拋磚引玉,把歌曲唱到極致。詩人孫洪彥與圖強宣傳部張榮副部長作為歌詠晚會臨時搭檔主持,幾分鐘的商量,就立即進入角色,使晚會圓滿進行到底。
圖強兩天,仿佛走到天邊,在最北點那一刻,人生的許多煩惱,統統釋然。
神州北極成為人們矚目的旅游勝地,我們一路向北的愿望,行程在即。
當“中國漠河”的字跡在眼前閃過,車輪越過中國最北的縣城——漠河縣,一路向北極村飛馳而去。在車里,每個人的心里都激動不已。北極村,這中國最北小鎮,究竟是什么樣的魅力竟吸引人們一路向北。總覺得這北上的山嶺都有些奇異,有的山像元寶,有的山像條魚……詩人們正在遐想中,觀音山已在眼前,這里果然不凡。晴空萬里的天氣,為這里增添了祥瑞的氣氛。觀音圣地四周的樹木都是那般的讓人肅然起敬,幾枚透紅的刺玫果,多像觀音菩薩賜予的圣果,晶瑩剔透。站在觀音菩薩的腳下,圣潔的蓮花托起妙善慈悲情懷。我仰視,沒有雙手合十的膜拜,只是用目光在交流,只想在這一刻讓自己的心靈進行洗潔,把狹隘和不快化解成寬闊的胸懷,容天下難容之事,懷悲憫之心,學會放下……她手中的經卷、蓮花、佛珠,象征智慧、平安和仁慈。與南海觀音遙相輝映,完成普渡眾生的使命。
在走向下一個景點時,腳步變得特別輕松。
站在李金庸祠堂前,目光向老金溝眺望,昔日繁華的景象歷歷在目。金子成為這里的主題。此時,腳步仿佛有些沉重,是因為金子的氣味太濃,縛住了前行的腳步,還是胭脂溝的顏色,讓人看了心疼。遠處的妓女墳蒿草已把她們的尸骨遮掩,可那雙雙渴望走出老金溝回家的眼神,至今不能安神。
如今,在李金庸的祠堂里,再看金圣的字匾,字在閃光,可那些金子早已成為流沙,在歲月的河流里消失殆盡。此時,這里只是一道五味雜陳的風景。
凌亂的思緒在這飄著金子味道的李金庸祠堂前已經飄遠,這時,地委宣傳部吳林手中的小紅旗又在揮動,隨著:“采風團的詩人上車了”的話音,離開了這滿地曾流淌金子的地方。把鞋底在地上蹭一蹭,不帶走一絲金子的氣息。
向北,向北的心思依然的濃郁!
車在駛進北極村時,詩人的眼睛一下子變得像黑眸子般明亮。這帶著農家氣息的小村落竟是這般的讓人春夏秋冬的向往。村民菜園子里果實累累,路邊幾朵黃色的罌粟花在這生機盎然的菜園子映襯下,顯得黯然失色。各家店鋪名字很質樸,大多都以姓氏命名。在這里遲子建《北極村童話》里的故事雖然淡遠,但她童年記憶中的人物,在我的猜測中一個個形象似乎更加清晰。現在,這里的孩子是否還有更多的故事可以傳播?
“神州北極”這塊碑石,曾在電視里見過,今天的詩人親臨這里,又怎能放過合影留念的機會。在此留影的人絡繹不絕,只能找個空隙,讓我們和這四個字和為一體。
在吊橋上,詩人們似喝醉了酒,都搖搖晃晃的走過。在寬窄不一豎起的木樁間,看誰是標準體型,結果,我和地區作協主席魯微都是體質偏瘦。稍胖一點的吳林有些尷尬的擠過標準。這里的每一處景點,詩人們都不曾放過拍照的機會,在作為留念的同時,更多是對這次采風活動的行程有個最實際的記錄。在象形看是北字的雕塑前,找到了這里與外界的距離。
北極村的夜顯得格外寧靜,這里沒有像大都市里的那種路燈,但臨街那些飯店和商鋪門口懸掛的各種彩燈,還有圓圓的大紅燈籠,似北極光般絢爛映紅了夜空。
今夜,住宿北極村。北極村的夜,就是這樣的寧靜。夢想,從這里開始!
興安鎮,這里是古驛路的第二十五站,早就夢想到興安看看,今天夢已成真。對岸俄羅斯小鎮,零落的幾座房屋點綴在青山碧水間,從望遠鏡里看見一個女孩是淘氣還是郁悶?竟然坐在房脊上了。漠河縣委宣傳部劉廣林部長說:“這里就要開口岸了,貿易往來能促進經濟發展。”從他的目光里,看到未來口岸將是一派繁榮景象。
江水靜靜地流淌著,這里的故事,這里的江水才能記述的更加清晰。
去古城島的路途絕非坦蕩。當我們來到江邊,需乘船才能達到彼岸。一艘看似瘦小的小船,將這個載有一輛汽車和三十多人的船體在江面牽走。走下船板,踏上古城島,踏上曾經硝煙戰火彌漫的雅克薩戰役發起之地。
島上農民種的農田綠油油一片,在綠色里,幾座木刻楞的小房像一架架古琴,似在彈撥這小島的序曲。土和石頭凝成的路把農田分割開來。正午的陽光正濃,但走向小島的腳步沒有停歇。特別是陳修文主席,他帶頭走在前面,這里的所有經歷都在他腦海里泛起漣漪。詩人們三五成群地走著,還不時看路上的石頭,也許有遇到瑪瑙的可能。走到江邊,一股玫瑰花的香味撲鼻而來。對岸的船只像江面的寵兒,悠閑行駛,這時,一群江鷗緊貼著江面飛舞,在藍天和江面之間,這道流動的風景是這樣的迷人,目光和照相機都在把這一刻攝取。
一條小漁船在江面劃槳,農閑時捕魚是這里村民的一種樂趣。
走進一座小木屋,那是漁民居住的地方。房梁的吊筐里放著食品和使用的零散物品,小島上的生活就這樣簡單,這里就是世外桃源。曾經驚恐的戰役已在時光里消失。
在江邊,詩人們尋找瑪瑙石,其中陳立東和劉向英撿到一塊形狀和質地都很好的瑪瑙石。張德新撿了許多顏色和形狀奇異的石頭。石不能言情自真。每個人都帶著滿足,離開這夢里難尋的古城島。
追根尋源是這次采風團的主要目的。這條流經在我國邊境的黑龍江,我們尋源的路上不怕遙遠,盡管雨滴陪伴,但尋源的信念不能改變。在細雨蒙蒙中我們來到了黑龍江源頭——洛古河。一塊大石頭上的一個“源”十分醒目地出現在眼前。望著遠處的額爾古納河和石勒喀河匯聚的山彎處,總感覺山的那邊還有一段故事。此時,“天水成一色,不言情自流?!?/p>
我們繼續乘車,向著下一站的景點。此時,窗外的雨時大時小,我們的車也在雨霧蒙蒙的林中穿行。終于,前面出現了一個獨具特色的觀景臺。大家下車,才知道,這里才是真正的額爾古納河和石勒喀河匯聚的地方。放眼望去,果然兩條很不起眼的小河各自分流著,在此友好地匯合了。我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原來作家遲子建獲矛盾文學獎的小說《額爾古納河右岸》里邊的這條河就在眼前。這看似極為普通的一條河,竟有這些故事在右岸里發生。這源頭之河是何等的偉大,何等的灑脫,何等的坎坷。為了成就黑龍江的澎湃,付出與石勒喀相會的艱難。此時,我的眼里又蓄滿了江水,我目不轉睛的注視這條河,一種敬重在心里攀升,那是最高的境界。人生又何不如此,踏過坎坷,才有寬闊的路在腳下延伸。
那些拍下的景色里,都是對這條河的敬重,都是對這條江源頭的追思……
回來的路上,心里一直很沉重,這條江啊,流淌的故事又豈止這些……
8月7日下午,是詩人采風開匯報會的時刻。幾天的感受,都在這一刻迸發出美麗的詩句?!懊谰叭侨俗?,賦詩酬邊陲。”這一刻,在漠河,詩人相聚,是別開生面的詩情洋溢。這為大興安嶺地委將在8月15日舉行的《詩刊》第32屆青春詩會,做個鋪墊。充滿魅力的漠河,充滿詩意的漠河,你巧奪詩句之美,填充在漠河文化建設的字典里。
在此行里,有這樣兩個小插曲。作為地區作家協會主席和地委宣傳部文藝科長的魯微,負責具體事項。他常常是正吃著飯,臨時有事就離開飯桌,因為是自助餐,等他處理完事情回來,食堂已經收拾利索,餓肚子是他常有的事兒。在圖強采風將結束后,早上就要去往漠河,這時,來自伊春的單繼芳單位有急事需要她當晚必須返程。這離漠河近在咫尺,不去又實在遺憾。有的朋友說讓她留在圖強以便晚上乘車。魯微主席想,既然是晚上的車,那么就讓她一起去漠河看看,至少她不虛此行。來到漠河,魯微主席又讓她隨車到北極村,然后再找車把她從北極村送回漠河上火車。就這樣,圓了單繼芳到祖國北極的一個夢。在北極村,她坐車轉了一圈,把北極村盡收眼底,然后,這輛車又把她送到漠河火車站,此行她也如意而歸。
回到漠河住宿那晚,從大慶來的田野風接到家里的電話,說他父親病重速回。這對于在熱望中采風的田野風來說,真是始料未及。只有乘坐當晚十一點的火車。魯微主席張羅買票,同時,他不顧一路上的疲憊,又在午夜將田野風送上返程的列車。當他從車站返回時,已是半夜子時,這一夜他又減少了睡眠。他的喉部做了手術,本不應該過多的說話,可這一路的行程里,他的嗓音又有些沙啞了,每天都在用藥來緩解喉部的不適。
漠河的采風在我們的思緒里止筆時,那個讓我熱愛了幾十年的小城,正在期待龍江詩人采風團的到來。
“我在塔河等你。”這是筆者乘坐從漠河返回的火車上,在心里對幾天來一路同行采風的詩人的一句話。但筆者沒和大家告別,因為隨后的行程就是我可愛的家鄉塔河了。
8日中午在縣賓館樓下,終于迎來了龍江詩人采風團的到來。雖然我們只分開一天半的時間,感覺時間似乎很長,握手問候,心里充滿著友情。
午餐后稍作休息,就乘車到塔河的文化驛站,這里有樺樹皮國畫基地、鄂倫春手工藝基地、攝影沙龍、油畫基地。詩人們在這里盡情地感受“大興安嶺文化高地”這一文化底蘊。這里之所以有如此高的美譽,因為這里走出作家遲子建,詩人雪村,書法家朱宏等,這里人杰地靈,蘊含更深的文化底蘊。當詩人看到這些,都感受了為這里文化引領經濟的謀略和遠識。這里的文學季刊《塔哈河》成為大興安嶺縣區局領軍期刊,這里的棲霞山植物園是集人工和自然并成的最有詩意的植物園,這里的滴翠園里有知青留下的記憶,有高高舉起的船帆,有拱橋懸空起的靈感,有西爾河流淌的故事……陳修文主席說:“不來塔河,真的很遺憾,這次對于采風團來說是畫了一個圓滿的句號,對于塔河縣來說也是一次推介宣傳的機會!”
在縣防火辦里,隊員們正在操場上操練,他們雖然不是正規軍,但有著嚴格的訓練標準,有著嚴肅的紀律,才成為能打硬仗的防火隊,守候著森林的平安。
在棲霞山植物園里,這一水水的樟子松吸引著詩人的眼球,這是怎樣的山嶺竟這般的美麗,讓這些樟子松落腳在這座山嶺上。在望塔樓上,遠眺塔河,亮麗無比,像林中仙境般美麗。在返回的棧道上,這又是怎樣返璞歸真的感覺在心里回旋。那個紅砂巖壁畫里把鄂倫春的故事刻在上面,那個扇面的廣場,像一架鋼琴,彈撥著大森林的曲目。在這里留個紀念吧,這里的景色是何等的怡人。
詩人們走進在藍莓產業比較有名望和信譽度很高的大興安嶺超越野生漿果有限公司,這里的產品是大興安嶺純野生藍莓做原料。詩人們走進車間,看到橫額上“做良心產品,成百年超越?!边@簡單的兩句話,讓詩人體會了這家企業實實在在的企業理念。這個公司不但生產藍莓系列果酒、果干等產品,他們生產的全國唯一健字號的“超越藍莓百歲健口服液”,通過消費者多年飲用反映,對輔助治療老年性癡呆、降三高、提高免疫力、延緩衰老等所有身體機能,起到激活細胞的作用。這個公司的董事長鞠聯合曾說:“做積德產品,是我最大的心愿?!痹谒{莓產品體驗展廳,人們喝著百歲健、衛視、酵素等口服液,口感都特別好。特別是藍莓干,詩人們說:“和別的品牌不一樣,這里的果肉充實飽滿,味道純正?!边@就是超越產品給人們帶來最直接的感受。走出超越公司,再回望這家企業,這不摻假的產品該是多么可貴,才有:“集寒地黑土之精華,納青山碧水之靈氣,匯天時地利之人和,秉福澤眾生之理念。”這博大情懷。
詩人們還沒到大興安嶺呼瑪河酒業,遠遠的就看到用釀酒的大缸圍起的缸墻。走進酒業,一股酒的醇香撲鼻而來。一壇壇封壇酒,不但陳釀酒香,也彰顯酒文化。這里以最北的地域環境,以純凈的呼瑪河水,以黑龍江純糧釀造,以中國釀酒大師的技術,以陶瓷大師的專門設計,使呼瑪河酒走出大山,以“緩醉快醒,好喝不上頭”的理念,得到人們的認可。一杯新流出的酒,讓詩人們一一品嘗,詩人們在醇香中醉意濃濃。一排排釀酒大缸,釀造酒業美好的未來。詩人采風團走出酒業時,都面帶紅潤,在半醉半醒中醞釀詩文。才有:“情到深處淡如水,酒到酣暢詩意濃。”的意境。
美麗夜色多沉靜,西爾河畔更醉情。塔河的夜色像海市蜃樓般讓人迷醉。別有一番風味的塔河夜色,不知讓多少人流連忘返,每一處都能撩起心中最柔軟的那份情。塔河陳鐵縣長、宣傳部夏巖部長,趙麗副部長陪同陳修文主席一行龍江詩人采風團欣賞塔河燈火輝煌的夜晚。在沿河路邊的樓宇上,從原始森林到開發建設,到最后的幸福家園,這十幾個主題都在樓宇的燈光里展示,讓人們看到大興安嶺的一部發展史,這露天的展廳更讓人感受到身臨其境,仿佛置身在大興安嶺轟轟烈烈的開發建設中,也體驗到如今幸福生活的一片祥和里。這樣的創意,別具一格,這里的文化就是與眾不同。站在西爾河拱橋上向兩邊望,樓宇的燈光都倒映在河水里,像灑落一河的珍珠般璀璨。公園門口高高挺起的吊橋上的彩燈,多像七色彩虹,在空中驚鴻。陳鐵縣長邊走邊向詩人介紹塔河的經濟和文化發展的成果,還有對未來的設想。
走到拱橋上,采風團的胥春麗副主席感慨地說:“明天就是七夕了,而明天的我們正在返程的途上。此時在橋上,花為誰紅?!边@句話剛一出口,在一旁不知誰補了句“情為誰濃”,這詩人在一起就是把氣氛調節的詩情畫意,情意濃濃。
美麗的西爾河畔的夜景,讓詩人們感慨不斷,只想摘取這些美景放在眸中,為回家的路照亮。
在這次采風活動中詩人們特別活躍,利用乘車期間大家進行溝通感情。除了唱歌、吟詩外,還介紹自己的網名來歷,加深彼此的印象,并且把網名也連成一首詩?!佰忸^香雪子元逢,駿馬彎刀田野風。秋水微瀾黑眸子,詩來運轉小九情。風景依然文竹秀,荷露清香唐塘升。小橋流水科娃影,夢吟天涯舞長空。陳年舊事默然過,天上人間看郎松。”詩人就是這樣,每到一處,都離不開詩。孫洪彥,還向大家講如何攝影,讓影像在黃金分割點定位。朱鈞、譚俊、魯微、敖建梅、于晶婧,還有我,不放棄這次介紹大興安嶺的風土人情、地域文化的機會,只想把大興安嶺的話題都傾吐給采風團的詩人,宣傳大興安嶺已經成為大興安嶺人自覺的責任感!
第二天早上4點,詩人們歷經10天的一路向北、尋根問源采風活動,在塔河畫上一個圓滿的句號。清晨的塔河細雨綿綿,似彼此的情意不愿告別。相握的手,握出一份深深的情,相對的目光里,都是一份深深的祝福。祝福大興安嶺錦上添花,祝福詩人妙筆生花?!俺匡L揮手離別意,細雨含情送君行?!眱奢v考斯特車,載著大興安嶺人滿滿的情意,載著詩人涓涓的詩意,向著返程的方向滿載而歸……
本欄編輯 韓學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