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州區建寧小學六(2)班 顏上博
指導老師 劉曉霞
我家鄉的新變化
海州區建寧小學六(2)班 顏上博
指導老師 劉曉霞
我的家鄉是連云港,在改革開放后有了許多變化。我是個吃貨,所以就先說吃的吧。大家都知道民以食為天。改革開放之后,“吃的飽”問題初步得以解決。現在,我們不但“吃的飽”,而且“吃的好”。雞、魚、蛋、肉乃至山珍海味等早已成為我們的家常便飯。我們生活質量發生了“質”的飛躍。下面來說衣服,剛剛改革開放的時候,我么們的衣著顏色基本是黑白灰藍,款式多是中山裝、學生裝,質地大多是棉布。現在,大家的衣著,已突破了顏色單調、式樣單一的舊格調。很多人的家里都有很多的衣服。而且都突破了色調單一的情況。都是色澤亮麗,非常的美麗。
現在的人們的用品從簡陋、實用變到了高檔、享受。改革開放以來,我們城鄉居民生活中最突出的變化是在“用品”方面。改革開放初期,許多城市青年結婚還僅滿足于“三轉一響三十六條腿”(即自行車、縫紉機、手表、收音機及幾件簡單的老式家具),農民家庭耐用消費品更少,近乎四壁空空。但是現在,電視機、電冰箱、洗衣機等家用電器已經就“飛入平常百姓家”,空調、組合音響、抽油煙機、熱水器、移動電話、摩托車、家用電腦等。私家車在前幾年是絕大數人都不敢想的事,目前也悄悄地駛入尋常百姓家。電器也在變化,洗衣機由單缸到全自動,電冰箱則從普通“冷凍”到“綠色保鮮”,電視機從普通彩電到等離子、液晶,其他如從電風扇到空調。
下面再說說住房。改革開放初期,我們城鄉居民的住房既擁擠又簡陋,在整個市區,比較象樣的住宅樓房屈指可數,廣大農村磚瓦房也為數不多。改革開放以來,連云港市除大力鼓勵單位和城鄉個人建房外,還集中資金重點加強對舊城區的改造。絕大多數城市家庭擁有了自己的住房。現在的房子越來越寬敞。有相當多的家庭已擁有二套甚至三套住房。房子裝修也越來越高檔。搬遷新居總是伴隨著住房條件的大幅改善。
在改革開放之后,我們城鄉居民家庭的各類財產也增加明顯,昔日 “入不敷出”、“寅吃卯糧”的現象日漸減少。可以隨意消費、能夠隨意消費的家庭越來越多。現在許多家庭已經不滿足于一套自住房,而擁有了更多的投資房產。在最近幾年里,連云港市擁有幾十萬元家產的家庭相當普遍,擁有百萬元家產的家庭也是一般水平,而擁有數百萬甚至上千萬元家產的家庭也占有相當比例。改革開放三十年,連云港市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回顧過去,成就斐然;展望未來,充滿了機遇與挑戰,任重而道遠。我們廣大城鄉居民的生活,也將會更加富裕美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