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英,原名石恒基,上世紀四十年代出生,中國作家協會會員。《人民日報》文藝部副主任,編審。著有長篇小說、詩集、散文集50余部。
鐵人與石油
油是鐵人的第一“嗜好”
油是鐵人的第一追求
不管后來者信不信
鐵人吃飯時想著油
睡覺時做夢也是油
就連“十年動亂”中被揪斗
他還惦著井上出不出油
他說:一想到長安街上的公共汽車
每輛馱著一個大“氣包”
比自己餓肚子更難受
那年月,人們衡量有沒有
三樣東西算最“牛”——
飛鴿牌自行車,燕牌縫紉機
手表沒有進口的至少是“海鷗”
可對鐵人而言,“有沒有”還是油
油不夠,石油工人羞不羞?
個人有沒有在其次,國家急需油
為了這,他忍著胃部劇疼
毅然跳進泥漿池,精神抖擻
事過后,二三止痛片入口
一個人,就那么重要?
事過多年,能否說得透
但說一節,當年周總理
為解決大慶問題夙夜思謀
對“兩派苦口婆心,勸不休
關鍵是:大慶紅旗不能倒,鐵人
作為旗手不能否!
萬事有根由,千軍有個頭
真相不容污,真金不能丟
當時,總理特叫鐵人坐在他身邊
事后鐵人念及此,每每熱淚流
王鐵人不是鐵做的
但志勝于鐵:信仰與追求
直到他死后傳說還流傳
說他其實并沒“走”——
伴隨附近扎龍濕地丹頂鶴
南飛,生態保護區長留
凈化空氣和湖水,幾多秋
雷鋒的微笑
一提起雷鋒
就會看到他那經典的微笑
雷鋒的微笑是真純
就像早春融雪濾過的爽風
初夏季節山尖上預示雨訊的云
秋日籽粒飽滿撐開的玉米穗
冬雪覆蓋下麥苗清甜的溫馨
雷鋒的微笑是大愛
是將津貼寄給孤貧大娘后的欣慰
是載重車馳過崎嶇的山路的輕松
是為少先隊員佩戴紅領巾的相互映照
是清晨想象天安門廣場升旗的情景
雷鋒的微笑是永恒
是他豐富的內心世界的導引
是不受時光流轉左右的青春定格
而悠然逝去升華為靈魂的雋永
一提起雷鋒
就會想到他那經典的微笑
經典之所以經典是歷史的驗證
他的品質最高卻仿佛又最普通
經典既經過錘煉又自然天成
微笑是生命開放最燦爛的花朵
一個微笑足可以代表一生
楊靖宇的最后時刻
彈匣里空空,腹中也空空
饑餓可用草根緩解
彈匣里饑餓如之奈何
暮色罩落的時分,人和槍都是赤貧
野獸是富有的,彈藥很足很足
還嚼著罐頭
不,不是通常的野獸
此時野獸都已隱遁
無論是老虎還是狗熊
卻是另一類兩足野獸,不只是吃肉
就連別人的土地和主權
統統都要侵吞
據說這就是“大東亞共榮圈”
此時就是它們,以千百個對一個
步步緊逼,四野的景物都在焦急
松風嗚嗚嚎哭
天地間的淚水都凝成冰雪
以一個對千百個,四顧無援
決不能活著落在敵人手里
倒下 大雪覆蓋,期待來春
草籽在腹中發芽